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十月九日,长安。

霜降已过,渭水平原的清晨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光。长安城西门的望楼之上,骠骑将军司马懿按剑而立,玄色大氅在带着寒意的秋风中微微拂动。他深邃的目光越过城垛,投向远处陇山蜿蜒的轮廓,那里是蜀军一个月前退去的方向。

“父亲,陇西最新军报。”次子司马昭踩着坚实的台阶快步上来,将一卷简册呈上,“据斥候所探,姜维退守汉中后,正在整编部队,收缩防线,眼下暂无北上迹象。另外……”他顿了顿,“蜀军撤退时焚毁了斜谷口的多处栈道,修复尚需时日。”

司马懿接过军报,却并未立即展开。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东南方向,那里是洛阳所在的方位。一个月前,他在五丈原见证了毕生大敌的陨落,又在凯旋洛阳时接受了皇帝盛大的封赏。然而,功勋卓着的背后,是他比任何人都清醒地意识到——飞鸟未尽,藏弓之念已生。

就在这时,一阵规整而有力的马蹄声与车轮声自东门方向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只见一支规模不大却仪仗鲜明的队伍,簇拥着一辆装饰着皇家徽记的马车,沿着朱雀大街不疾不徐地行来。队伍前方有骑士开道,高举着“宣慰”、“敕令”的旗牌,在晨曦中格外醒目。

司马昭眼尖,低声道:“父亲,看旗号,是洛阳的使者,像是散骑常侍王肃的车驾。”

司马懿的目光扫过那支队伍,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在这个时间点,如此规格的使者前来长安,目的不言而喻。他沉稳地转身,语气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天使将至,必是陛下有重要诏命下达。昭儿,你即刻去安排,开启府门,预备香案仪仗。师儿,你速去传令,召集府内主要属官,以及郭淮、费曜等在城的诸将,即刻至大堂等候迎诏。”

半个时辰后,骠骑将军府正堂内外,旌旗仪仗肃然陈列。司马懿身着紫色朝服,腰佩金印紫绶,率领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曜、参军司马师、司马昭等数十名文武官员,肃立于冰冷的地砖之上。整个大堂鸦雀无声,只听得见庭前旗幡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声响。

散骑常侍王肃手持代表皇权的旄节,身着庄严的朝服,缓步走入堂中。他面容清癯,神色肃穆,目光扫过堂下众臣,最后落在为首的司马懿身上,微微颔首致意,随即展开了手中那卷明黄色的诏书。

“制诏:骠骑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司马懿,忠亮允塞,器范宏深。”王肃清越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堂中清晰地回荡开,“前者西陲不靖,蜀寇凭陵,卿受阃外之重,总熊罴之师,缮甲保疆,挫其凶锋,俾烽燧得息,边氓以安,劳勋既着,朕心嘉之。”

这开篇的褒奖,用词颇为克制,仅仅肯定了司马懿镇守边疆、迫使蜀军退兵的功绩,与一月前洛阳庆功宴上那篇极尽渲染之能事的封赏诏书相比,显得格外简练,甚至带着几分刻意为之的轻描淡写。

王肃的话音在此处微微一顿,深吸一口气,声调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庄严:

“然,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兹于九月廿八日,天贶大魏,呈象告祥——有青龙见于郏县之摩陂,其形矫夭,蟠旋九渊,鳞甲炳然,光华烛天,经日不散!此盖上天眷佑,邦家贞吉之符,亦朕与卿等股肱同心,德政广被,感格苍穹之应也!”

“青龙!”

“祥瑞啊!”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抽气声。许多官员的脸上瞬间涌上激动的红潮,相互交换着难以置信又兴奋无比的眼神。青龙现世,这是载入史册的祥瑞!

王肃对下方的骚动恍若未闻,继续以更加洪亮的声音宣告:

“朕心惕然只畏,亲往摩陂瞻睹,乃顺承天意,诏告天下:自即日起,改元‘青龙’,以答休徵!布告遐迩,咸使闻知!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免今年租赋,与民更始!”

改元!赐爵!免赋!

这接连的重磅消息如同惊雷,在每一位官员心中炸响。这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而开启这个时代的,正是当今圣天子曹叡!

就在众人心潮澎湃之际,王肃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转为深沉与郑重,目光也再次聚焦于司马懿身上:

“咨尔骠骑将军司马懿,体国忠贞,文武兼资,朕委卿以萧曹之任,寄卿以方面之托,惟望卿慎终如始,夙夜匪懈,缮治甲兵,训励士卒,怀保黎元,永——固——吾——圉!卿其勉旃,无替朕命!钦此。”

“永固吾圉”四个字,如同重锤,敲在司马懿的心头。这不再是进取的号角,而是守成的敕令。

“臣,司马懿,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司马懿的声音依旧洪亮沉稳,没有丝毫波动。他一丝不苟地完成三跪九叩的大礼,双手高高举起,恭敬地接过那卷沉甸甸的、象征着无上荣宠与全新责任的诏书。

仪式既毕,凝重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众官员纷纷涌上前来,向司马懿道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喜色。祥瑞改元,让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一种节庆般的欢腾。

“恭贺都督!”

“青龙现世,此乃天意啊!”

“我大魏国运昌隆,必当万世永续!”

司马懿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煦而谦逊的笑容,与宣诏天使王肃把臂同行,言辞恳切:“王常侍一路风尘,辛苦!陛下得此祥瑞,实乃万民之福,江山之幸。懿蒙陛下信重,委以方面,敢不竭尽驽钝,以报天恩于万一?”

他亲自安排盛大的宴席,为王肃接风洗尘。席间,玉液琼浆,珍馐满案,觥筹交错,丝竹绕梁。司马懿与王肃相邻而坐,细致地询问陛下观龙时的情形、摩陂的景况、以及洛阳欢庆的盛景,言谈间充满了对天命的敬畏与对皇帝圣德的由衷赞叹。郭淮、费曜等将领也纷纷敬酒,满堂文武,皆沉浸在这“青龙出世”带来的巨大兴奋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之中。

宴席直至戌时末方散,司马懿亲自将微醺的王肃送回馆驿,并嘱咐司马师细心安排护卫与照料,务必使天使宾至如归。

当骠骑将军府的朱红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沉重地发出“咿呀”一声,彻底隔绝了门外街市上隐隐传来的、因皇帝赐爵免赋而仍在持续的欢庆喧嚣时,司马懿脸上那温和儒雅的笑意,如同被寒风瞬间冻结,继而消散无踪,只剩下深潭般的沉静。他没有回内室休息,甚至没有更换下那身繁复的朝服,便径直穿过后堂,走向了那间他日常处理军机要务的书房。司马师与司马昭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默默无声地紧随其后。

书房内,只在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案几上点了一盏青铜雁鱼灯,豆大的火苗跳跃着,散发出昏黄而局限的光晕,将三人的身影投在身后的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摇曳不定。

司马懿将那份诏书随手置于案上,那明黄的卷轴与深色的木案接触,发出“嗒”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踱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任由带着寒意的夜风涌入,吹动他花白的鬓须。他就这样望着窗外沉沉的、不见星月的夜空,久久不语。

“父亲,”年轻的司马昭终究是按捺不住,带着几分困惑,低声打破了沉默,“陛下改元青龙,普天同庆,对父亲信重之意,朝野共睹。可见陛下深知西陲安危,系于父亲一身,为何父亲……”

司马师相较于弟弟更为持重,他若有所思地接口道,声音低沉:“二弟,你细品诏书之言。陛下对父亲迫退诸葛亮、稳定西陲之大功,仅以‘朕心嘉之’四字带过,轻描淡写。反而,不惜笔墨,极力渲染青龙祥瑞,借改元、赐爵、免赋之举,将天下万民之心尽收于己身。这‘永固吾圉’四字,重在守成,意在告诫,而非鼓励我等乘胜进取了。”

司马懿缓缓转过身,昏黄的灯光从他侧后方照来,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使得那沟壑纵横的皱纹更显深刻,而那双深陷的眼眸,却在阴影中锐利得惊人,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

“你们要记住,”他的声音低沉而冷澈,如同窗隙间渗入的寒风,“陛下此刻需要的,不再是一个能征善战、功高震主的征西统帅,而是一个能为他看好家、护好院、确保西陲无虞的雍凉都督。”

“青龙?”他嘴角极其微小的牵动了一下,带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混合着嘲弄与冷然的意味,“这祥瑞来得真是时候啊。它是在告诉天下人,诸葛孔明之死,非我司马懿一人浴血奋战之功,乃是陛下他德配天地,天命所归,方有此吉兆。我等将士在五丈原下的血汗功勋,已被这铺天盖地的‘青龙’之光,轻而易举地覆盖、冲刷、乃至淡化了。”

他走到案前,枯瘦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那卷明黄诏书之上:“陛下借祥瑞改元,布德天下,是要昭示,这‘青龙’之世,是他曹睿的盛世。我等往日功绩,已融入这‘天命所归’的喧嚣之中。飞鸟尚未尽,藏弓之心已起。这,才是帝王心术。”

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只听得见灯芯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以及窗外愈发凄紧的风声。司马师与司马昭屏息静气,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自尾椎骨悄然爬升,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噔,噔噔。”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三声轻重有序的叩击声。从事中郎王观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都督,今日抵达的各方文书舆图,已整理完毕,是否此刻呈入?”

“拿进来。”司马懿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淡漠。

王观无声地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摞半尺高的文书,将其轻轻放在案几空着的一角,随即又无声地躬身退了出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司马懿的目光在那堆文书上扫过,大部分是来自洛阳各官署的例行公文副本,以及各州郡上呈的、内容千篇一律的贺表。他的手指在翻动时,在一封由他麾下负责情报汇总的东曹属呈上的例行简报上停住。简报中,夹着一页抄录的文书,末尾注明“录自幽州刺史府呈送朝廷之副本”。

他拿起,迅速浏览起来。这正是一份关于辽东近况的抄录:公孙渊愈发跋扈,私授鲜卑部首领印绶,广征民夫,大量囤积粮草于辽隧城,且往来海路与江东孙吴交通频繁,虽表文言辞依旧恭顺,“然其阴养死士,缮甲日盛,反迹日彰,不可不防”。显然,这是幽州刺史王雄按流程上报朝廷的公文,其副本作为边境动态,被例行送至都督雍凉军事的骠骑将军府备案。

司马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拢了一下,随即将这页抄录递给了身旁的司马师。

司马师接过,就着灯光细细看罢,面色不由得凝重起来,又沉默地转递给一旁的司马昭。司马昭快速阅毕,抬起眼,压低声音道:“父亲,公孙渊狼子野心,恐酿成大患!王雄的这份奏报,想必也已送达洛阳。朝廷应早有决断了吧?”

司马懿没有立刻回答。他缓步走回那盏青铜雁鱼灯旁,用一旁的银签轻轻拨动了一下灯芯,让火光更明亮了些。他重新拿起那份抄录,指尖在“反迹日彰,不可不防”那几个字上轻轻敲击着。

“王雄的奏报,此刻定然已混杂在无数恭贺祥瑞的表章之中,躺在尚书台的某个角落里。”他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冰冷的讥诮,“在这举朝欢庆‘青龙出世’的时刻,谁的眼角余光,又会瞥见这远在辽东、尚属疥癣之疾的警示?”

他拿起笔,在那份简报的空白处,用力写下了两个瘦硬的小字:“存览”。

“归档吧,”他将文书轻轻推回到案几那堆已处理文卷的最上方,语气恢复了一贯的沉稳,“记住今日辽东之事。且看朝廷,需要多久才会想起这条藏在贺表之下的毒蛇。”

窗外,秋风骤紧,呼啸着掠过庭中的松柏,带起一阵汹涌如涛的呜咽之声。一阵更强的风猛地灌入书房,吹得案头灯盏的火苗剧烈地摇曳挣扎,明灭不定,将司马懿投在墙壁上的身影扭曲、拉长,恍惚间,竟如一头蛰伏于光影交错之中的庞然巨兽,正无声地呑吐着时代的云雨。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