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的马车一路向西北行进。车轮碾过官道,尘土飞扬。随行的除了李沐风和他的亲卫,还有几辆载满工具与物资的马车。他坐在车厢里,手中摊开一张西北地区的舆图,指尖轻点,勾勒出那座废弃矿山的位置。
那地方,离最近的县城也有数十里,人烟稀少,确是个绝佳的秘密基地。
一路上,杨昭并未闲着。他调阅系统【知识库】中关于地质勘探、矿产分布的资料,结合舆图上的标识,对沿途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他清楚,工业的起步,离不开充足的原材料。煤炭、铁矿石,这些是重中之重。他甚至在某些路段,让马车停下,亲自下车,观察裸露的岩石层,取样辨别。李沐风起初不解,只当昭爷对山石有特殊癖好,后来见他神色认真,便也只得守在一旁,默默护卫。
十日后,马车队终于抵达了杨氏那座废弃的矿山。
眼前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山体裸露,风蚀严重。几处废弃的矿洞口黑黢黢的,洞口堆满了碎石和枯枝。曾经的矿工棚屋大多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在风中摇摇欲坠。这里,确实是杨氏的耻辱,一座吞噬了大量财富却未能带来回报的废矿。
“昭爷,这里便是了。”李沐风指着前方,声音中带了一丝感慨。他能想见当年杨氏在此投入的巨大亏损。
杨昭下了马车,脚下的土地松软,混杂着碎石。他抬头望向山顶,又低头观察地表。系统【数据沙盘】此刻在他的脑海中悄然启动,对这片区域进行着初步的扫描和评估。
“这里有煤,也有铁。”杨昭轻声说,话语里没有疑问,只有肯定。
李沐风愣了愣,他可看不出这荒山野岭有什么矿产。
“苏墨先生调集的人,何时能到?”杨昭问。
“回昭爷,苏墨先生已安排妥当,工匠与苦力们分批出发,约莫再过两日,便能陆续抵达。”李沐风回答。
杨昭点头。他没有急于进入矿洞,而是绕着矿山走了一圈。他需要先确定最佳的开采点,以及未来工坊的建设位置。系统【数据沙盘】给出的反馈不断在他脑中呈现:地质结构、地下水系、矿脉走向、甚至风向。这些信息交织,为他勾勒出了一幅详尽的蓝图。
两天后,第一批工匠和苦力陆续抵达。他们大多是杨氏的家生子,或是签了死契的苦力,对杨昭绝对忠诚。但他们也带着对这片废矿的普遍认知:这里没油水,只是来做苦力活。
杨昭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召集了其中几位看起来经验丰富的工匠。
“我需要你们做几件事。”杨昭指着一张他连夜绘制的草图,“首先,对这几个位置的矿洞进行清理和加固。这不是简单的支护,我需要你们按照这张图纸上的结构来搭建,尤其是通风口的位置,要严格按照要求来。”
工匠们接过图纸,面面相觑。图纸上的支护结构复杂且闻所未闻,通风口的设计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中一位老工匠斗胆出声:“昭爷,这……这与我们惯用的法子不同,这般搭建,是否太费料?”
杨昭平静地看着他:“按照图纸来。我保证,这会比你们以往的法子更稳固,也能让矿洞内的空气更流通,减少矿难。”
老工匠们将信将疑,但杨昭的威望摆在那里,他们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去准备。
紧接着,杨昭又交代了第二件事。他指着矿山另一侧,那里有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
“在这片区域,我需要你们建造一座特殊的炉子。”他拿出了另一张图纸,上面是焦炭炉的简易结构图。
“这炉子,是用来烧制一种特殊的燃料,叫‘焦炭’。它比普通的木炭火力更猛,也更纯净。”杨昭解释道。
工匠们看着那奇怪的炉子结构,更是满头雾水。他们从未听说过“焦炭”,也从未见过这种烧制方式。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炉子的认知。
“昭爷,这……这炉子形状怪异,恐怕不能烧火啊。”一个年轻的工匠忍不住说。
杨昭没有争辩,只是指了指图纸上的关键点:“按照我说的尺寸和材料来。第一次烧制,我会亲自指导。”
工匠们带着满腹疑问和一丝困惑离开了。李沐风在一旁,也有些不解。他见杨昭如此笃定,却又不说清缘由,只得压下心中好奇。
接下来的几日,杨昭便在矿山里忙碌起来。他亲自监督矿洞的加固工程,纠正工匠们的偏差。他指导他们如何铺设更合理的轨道,如何利用简易的滑轮组提升效率。他甚至亲自下矿,勘察矿脉的走向,并用粉笔在岩壁上画出开采的路线。
起初,工匠们对杨昭的指令阳奉阴违,觉得这些新奇的法子都是瞎折腾。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按照杨昭的方法加固的矿洞,确实比以往更坚固,塌方事故明显减少。而他指出的煤层,往往储量更丰厚,品相也更好。
尤其是在焦炭炉的建造上。炉子建成后,杨昭亲自指导他们将煤炭放入其中,并控制火候。几天后,当炉子冷却,他们打开炉门,取出那黑乎乎、硬邦邦的“焦炭”时,所有工匠都惊呆了。这东西,确实比木炭更密实,也更轻巧。
“这……这真是煤炭烧出来的?”老工匠捧着一块焦炭,满脸不可思议。
杨昭没有多说,他让人将焦炭投入火炉,瞬间,熊熊烈火燃烧起来,温度远超寻常木炭。工匠们亲眼看到,原本难以烧红的铁块,在这焦炭的炙烤下,迅速变得通红。
这一刻,所有人心中的疑惑和不解,都化作了震惊和敬佩。他们开始明白,这位昭爷,不仅仅是会做生意的奇才,他似乎还掌握着某种……超越他们认知的“仙术”。
工昭匠们对杨昭的指令,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变成了言听计从。他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仿佛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李沐风则默默看着这一切。他看到杨昭在荒山野岭中,凭借几张图纸和几句话,便让一群经验老到的工匠心悦诚服。他看到那些不可能的设想,在杨昭手中一步步变为现实。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杨昭身上那股改变天地的力量。
他知道,昭爷此行,绝非小事。这荒山,正在昭爷手中,悄然发生着蜕变。一场不为人知的变革,已在这西北的深山中,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