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听到这个消息,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抓捕无辜百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治斗争,而是在践踏王法。
“他们抓了几个人?”
“三个,都是城中的普通商贩,平时靠卖报纸赚点小钱补贴家用。”苏墨咬牙切齿,“陈文渊的人说他们传播妖言惑众,要押回京城治罪。”
赵大人听完,也是怒不可遏:“岂有此理!区区太师府长史,竟敢随意抓捕百姓!这是目无王法!”
杨昭却冷静下来,脑中快速思考着对策。
陈文渊这一招确实毒辣,抓捕几个小商贩,既能震慑其他人不敢再传播《汝州新报》,又能给杨氏扣上“蛊惑民心”的帽子。
但他显然低估了汝州百姓对杨氏的感情。
“家主,城中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他们都在为那三个人鸣不平。”李沐风匆匆赶来汇报,“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出乱子。”
杨昭站起身来:“走,我们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城中心的广场,只见黑压压聚集了数百名百姓,群情激愤。
“凭什么抓我们的人!”
“那三个兄弟什么坏事都没做,就是帮着卖报纸!”
“杨家主的报纸教我们种地,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这也有错?”
人群中,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农站在石台上,声音颤抖却坚定:“乡亲们,我活了七十多岁,见过多少贪官污吏!可杨家主不一样,他是真心为我们好的!”
“老张头说得对!”另一个中年汉子接过话头,“我家用了杨家主教的新农具,今年收成比往年多了一倍!”
“我儿子在杨家主的工坊做工,一个月能赚三两银子,比以前种地强多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全都在为杨昭辩护。
赵大人在旁边听着,心中震撼不已。
他在朝中多年,见过太多官员,但从未见过哪个官员能得到百姓如此发自内心的拥护。
就在这时,陈文渊带着一队人马出现在广场边缘。
“都散了!不许聚众闹事!”陈文渊厉声喝道。
百姓们看到他,情绪更加激动。
“放了我们的兄弟!”
“你们凭什么抓人!”
“滚出汝州!”
陈文渊脸色铁青,没想到这些刁民竟敢如此大胆。
“大胆刁民!竟敢冲撞朝廷命官!”他挥手示意手下,“给我抓几个带头的!”
太师府的护卫刚要动手,杨昭的声音响起:“住手!”
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道路,杨昭大步走到广场中央。
“乡亲们,大家先静一静。”杨昭的声音不大,但奇迹般地让整个广场安静下来。
“杨家主!”百姓们激动地喊道。
“您可要为那三个兄弟做主啊!”
杨昭向众人拱手:“乡亲们的心意,杨昭心中有数。但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大家相信杨昭,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说完,他转身面对陈文渊:“陈长史,你抓捕的那三个人,都是汝州良民,他们何罪之有?”
“何罪之有?”陈文渊冷笑,“传播妖言惑众,蛊惑民心,这还不够吗?”
“那请问陈长史,《汝州新报》哪句话是妖言?哪个内容蛊惑民心了?”杨昭步步紧逼。
陈文渊一时语塞。
他虽然带着任务而来,但确实没有仔细研读过《汝州新报》的内容。
赵大人这时站了出来:“陈长史,本官已经详细查看过《汝州新报》,其内容皆是有益农桑的知识,并无任何妖言惑众之处。你凭什么抓人?”
“赵侍郎,你…”陈文渊没想到赵大人会如此明确地站在杨昭一边。
“我什么?”赵大人怒道,“身为朝廷命官,岂能颠倒黑白?《汝州新报》的内容我都看过,句句都是为民造福的良言,你却说是妖言惑众,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周围的百姓听到这话,纷纷叫好。
“赵大人说得对!”
“什么妖言惑众,分明是嫉妒我们过上好日子!”
陈文渊脸色涨红,进退两难。
杨昭趁热打铁:“陈长史,既然你说《汝州新报》是妖言惑众,那不如当着所有人的面,指出哪句话有问题。如果你能指出来,杨昭甘愿受罚。但如果指不出来,那就请你放了那三个无辜的百姓。”
这话一出,全场寂静。
所有人都盯着陈文渊,等待他的回答。
陈文渊心中暗骂,他哪里研究过什么报纸内容,完全是奉太师之命来找茬的。
但现在骑虎难下,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承认自己是来栽赃陷害的。
“这…”陈文渊支支吾吾,“报纸的事情,自有朝廷定夺,岂是你一个商人能够置喙的?”
“哈哈哈!”杨昭大笑,“陈长史这话有趣。既然要朝廷定夺,那你凭什么抓人?难道太师府已经能够代表朝廷了?”
这话说得陈文渊哑口无言。
按照大乾王朝的制度,即便是太师,也不能随意抓捕百姓,更何况是太师府的一个长史。
赵大人抓住机会:“陈文渊,你私自抓捕百姓,已经是违法乱纪。本官现在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命令你,立刻释放那三个无辜百姓!”
“你…”陈文渊想要反驳,但看到周围数百双愤怒的眼睛,心中发虚。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在京城,他可以仗着太师的威势横行霸道,但在这汝州,民心所向,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好!很好!”陈文渊咬牙切齿,“既然赵侍郎如此说,那本官就给赵侍郎一个面子。”
他挥手示意手下:“放人!”
不一会儿,三个被抓的商贩被带了过来。
百姓们看到他们安然无恙,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杨家主万岁!”
“赵大人英明!”
陈文渊脸色阴沉如水,恶狠狠地瞪了杨昭一眼:“杨昭,你不要得意太早。这件事,还没完!”
说完,他带着人马匆匆离去。
等陈文渊走远,百姓们才渐渐散去,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胜利的笑容。
赵大人感慨万千:“杨家主,今日一见,本官算是明白了什么叫民心所向。”
杨昭谦逊地笑道:“都是乡亲们厚爱,杨昭惭愧。”
“你不必谦虚。”赵大人正色道,“能得到百姓如此拥护,绝非偶然。本官回京后,一定会如实向皇上禀报汝州的情况。”
就在这时,李沐风快步走来,脸色凝重:“家主,刚收到消息,陈文渊虽然放了人,但他已经派快马回京城报信了。而且…”
他压低声音:“据说太师已经在朝中放出风声,说要彻查杨氏,甚至要派御史台的人来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