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的甘霖滋养着扶风郡,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试图滋生。利益的重新分配,权力的交接过渡,难免让一些心思活络之人,看到了“机遇”。
这一日,薛冉如同往常一样,将一份密报呈送至沈昭宁案头。与以往多是外敌动向或民生不同,这份密报的内容,让沈昭宁的眉头微微蹙起。
密报指向扶风郡下辖的安平城。城主周显,是原扶风郡守萧彻一手提拔的旧吏,新政推行以来,表现颇为“积极”。
然而,薛冉手下的人却查获,此人利用负责分发新式农具和登记垦荒田亩之便,暗中向农户索取“手续费”,并虚报垦荒亩数,企图套取官府更多的粮种补贴,中饱私囊。
他甚至与小舅子,也就是县丞赵德合谋,在城内市集巧立名目,收取“摊位整理费”、“卫生管理费”,引得小商贩怨声载道。
几乎同时,另一份来自军中清风卫的密报也送达了。负责新兵招募和军饷发放的一名原扶风军旧部校尉,被查出克扣兵饷,并虚报名额,吃空饷。
沈昭宁将密报轻轻放在桌上,目光微冷。她深知,新政之利,如同肥美的鲜肉,总会引来苍蝇。若不能及时拍死第一只,后续便会蜂拥而至,最终腐蚀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和根基。
“薛冉,”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证据可都确凿?”
“人证、物证、账册,均已暗中掌控,铁证如山。”薛冉平静的声音毫无波澜。
“好。”沈昭宁站起身,“立刻拿人!通知诃鲁掌使、郭主簿、萧太守,还有……请王爷移步安平城。”
她没有选择在天水城悄无声息地处置,而是要亲赴安平城,主持一场公开的审理。她要借此机会,让所有人都看清楚,清风卫的剑,有多锋利,新政的底线,又在哪里!
命令下达后,她雷厉风行。薛冉亲自带队,直奔安平城。周显还在城主府与小舅子赵德得意地计算着此次的“收益”,盘算着如何打点上官,便被破门而入的黑衣卫士直接按倒在地,抄家封库。同一时间,那名军中校尉,也在军营中被直接拿下。
消息如同炸雷,瞬间在扶风郡官场和军中引起了巨大震动。
安平城城主府前的广场,被临时布置成了公审现场。听闻这里要亲审贪官,四面八方的百姓蜂拥而至,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拓跋隽与沈昭宁高坐台上,诃鲁、郭涛、萧彻、萧然、陆砚辞等文武官员分列两侧,面色肃然。薛冉率清风卫维持秩序,黑衣黑甲,杀气凛然。
周显、赵德及那名军中校尉被押解上台,跪在众人面前。他们面如死灰,浑身抖如筛糠。
沈昭宁没有急着开口,而是让清风卫的吏员,将查抄的账册、搜出的赃银、以及受害农户和商贩的证词,一一当众宣读、展示。
当听到周显如何巧立名目,盘剥百姓;听到赵德如何狐假虎威,欺压商贩;听到那校尉如何喝兵血,损公肥私……台下百姓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了!
“狗官!还我血汗钱!”
“打死这些贪官污吏!”
群情激愤,声浪几乎要掀翻广场。
沈昭宁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她的目光如同冰锥,刺向跪地的三人。
“周显,你身为父母官,不思报效朝廷,抚恤百姓,反而利用新政之机,中饱私囊,盘剥黎民,你可知罪?”她的声音清越,带着凛冽的寒意。
周显磕头如捣蒜:“王妃饶命!王妃饶命啊!下官……下官一时糊涂,鬼迷心窍……求王妃看在萧太守的面子上,饶下官一命……”
一旁的萧彻脸色铁青,又羞又怒。周显是他旧部,做出此等事,他脸上无光,更觉辜负了拓跋隽和沈昭宁的信任。他猛地出列,跪倒在地:“王爷,王妃!臣识人不明,御下不严,致使此獠祸害百姓,臣有失察之罪,请王爷、王妃责罚!”
拓跋隽沉声道:“萧太守请起。此事与你无关,是此人丧心病狂。”他看向周显,眼神冰冷,“求饶?你盘剥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时,可曾想过饶过他们?”
沈昭宁接着审问赵德和那名校尉,二人亦是罪证确凿,无可辩驳。
审问完毕,沈昭宁站起身,面向台下黑压压的百姓,朗声道:“诸位乡亲!新政推行,旨在惠民,旨在公正!凡隽王府治下,绝不容许此等蛀虫,啃食民脂民膏,败坏新政声誉!”
她目光扫过台下所有官员和将领,声音陡然转厉:“今日,借此三人之头,明我法度之严!清风卫所至,无论官职大小,无论出身新旧,但有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败坏纲纪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依《安民疏》附律及军法,周显、赵德,贪墨害民,罪证确凿,判处斩立决,家产抄没,充入府库!涉案校尉,克扣军饷,动摇军心,判处斩立决,悬首军营三日,以儆效尤!”
判决一下,台下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王妃英明!”
“隽王万岁!”
“杀得好!”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雪亮的刀光闪过,周显、赵德的人头落地。那名校尉亦被军法处置。
血淋淋的场面,震慑了所有心怀侥幸的官吏,也极大地振奋了民心!
萧彻看着那滚落的人头,心中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一种凛然。他彻底明白,在这位看似温和的王妃和那位威严的隽王麾下,法度之剑,悬于每一个人头顶,绝无例外。
公审结束后,沈昭宁又下令,将周显、赵德贪墨所得,按照记录,尽可能返还给被盘剥的农户和商贩。同时,宣布由陆砚辞暂代安平城城主,彻底清查贪腐,确保新政落到实处。
一场雷霆般的肃贪行动,如同凛冽的秋风,扫除了试图附着在新政肌体上的蛀虫。清风肃纪,不仅赢得了百姓更深的赞誉和信赖,更如同一次淬火,让整个官僚体系和军队的纪律性为之一振,使得新政的根基,在法律的守护下,变得更加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