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族技艺市集的第二日,驿站中央的空地上搭起了四座木台,分别对应 “木作”“绣艺”“农植”“器造” 四项比拼。晨光刚洒在萤光藤上,台下就挤满了围观的人,凡界村民和魔族弟子凑在一起,指着木台讨论得热火朝天 —— 连幽萤部落的白发老人都拄着灵植杖来了,手里还攥着片幽萤花花瓣,说是要给优胜者当彩头。
“第一项,木作比拼!” 凌玥站在高台上,声音清亮,“规则很简单:两族匠人合作,用魔渊灵木和凡界硬木,做一件能体现‘共生’的器物,半个时辰为限!”
周伯和幽萤部落的木匠阿榕立刻跳上木台。周伯掏出墨斗,在凡界的枣木上弹出笔直的线;阿榕则举起 “灵植锯”,锯刃上缠着淡蓝的魔气,锯起魔渊的 “透灵木” 时,木屑都泛着微光。两人没多说废话,周伯负责打榫卯,阿榕用魔气软化木纤维 —— 没过多久,一个双层木架的雏形就出来了。
“周伯,这层板要留个凹槽,我种点‘缠枝藤’进去!” 阿榕突然开口,指尖魔气一点,木架内侧就浮现出细密的槽纹。她从怀里掏出颗藤种,埋进槽里,又滴了滴灵植露 —— 不过片刻,嫩绿的藤蔓就顺着槽纹爬开,刚好绕成个 “和” 字。
台下顿时响起掌声。周伯看着藤蔓,笑得眼睛都眯了:“阿榕姑娘这手艺,比凡界的‘活嵌术’还厉害!以后咱们可以一起做灵植家具,保准受欢迎!”
另一边的绣艺台上,阿绣和凡界的绣娘李婶正凑在一起。李婶手里拿着凡界的 “彩棉线”,阿绣则握着泛着魔气的 “萤光丝”,两人面前的绷架上,一半绣着凡界的麦穗,一半绣着魔渊的幽萤花。
“李婶,您这‘盘金绣’得再松点,我这萤光丝才能绕进去。” 阿绣指着麦穗的边缘,指尖轻轻一点,萤光丝就自动缠上彩棉线,像是两条小蛇在跳舞。李婶试着调整针法,果然,两种线缠在一起后,麦穗的麦芒竟泛出了淡蓝的光,夜里看像是缀了星星。
“农植比拼” 的场地在驿站后的田垄里。黑石和张老汉蹲在田埂上,面前各摆着半亩地,地里都种着凡界的麦种 —— 黑石的地里掺了魔壤,还撒了幽萤花的孢子;张老汉则按凡界的老法子,在麦种旁埋了草木灰。两人都盯着地里的麦苗,手里攥着水壶,时不时浇点水。
“黑石,你这孢子撒多了,麦苗该长得太密了!” 张老汉突然提醒。黑石低头一看,果然,他的麦苗比张老汉的高出半指,叶片都快贴在一起了。他急得额头冒汗,突然想起绿芜说的 “控灵术”,连忙指尖魔气一点,麦苗顶端的嫩芽竟慢慢收敛,间距也匀称起来。
“好家伙!这魔气还能当‘间苗’用?” 张老汉看得直咋舌,“以后我种麦子,也得请你过来帮忙!”
就在四项比拼快结束时,苏晚晴胸前的玉佩突然发烫。她低头一看,玉佩的青光正朝着 “器造” 比拼的木台闪 —— 那里,凡界的铁匠王师傅和魔族的器匠铁山,正合力打造一把铜壶。王师傅负责锻打壶身,铁山则用魔气在壶身上刻纹。
“你们快看那把壶!” 苏晚晴拉着叶青雨跑过去。只见铜壶的壶身上,铁山刻的魔纹正泛着黑光,而王师傅锻打的凡界云纹泛着金光,两种纹路交汇的地方,竟和幽萤部落的灵契柱碎片纹路一模一样!更奇的是,玉佩的青光一靠近,铜壶和碎片就同时发出嗡鸣,淡蓝的光纹在两者之间连成了线。
“这纹路…… 是灵契柱的!” 白发老人拄着灵植杖走过来,颤巍巍地摸了摸铜壶,“当年灵契柱碎裂时,我见过这样的纹路,只是没想到,竟能在器物上重现。”
铁山愣住了,手里的刻刀都掉在了地上:“我这魔纹是部落祖传的,说是‘护灵纹’,能保器物不腐,没想到和灵契柱有关……”
王师傅也挠了挠头:“我这云纹是凡界的‘镇宅纹’,祖辈说能聚灵气,哪知道还有这讲究!”
凌玥突然眼睛一亮:“既然铜壶能和碎片共鸣,说不定我们能做个小型灵契柱模型,把碎片的纹路拓上去,看看能不能激活更多线索!”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匠人们都围了过来,周伯和阿榕负责做模型的木芯,王师傅和铁山用铜片打造外层,阿绣和李婶则用萤光丝和彩棉线,把碎片的纹路绣在丝绢上,再贴到铜片外侧。苏晚晴握着玉佩,时不时将青光注入模型,帮大家校准纹路 —— 连之前在比拼中没轮到的匠人,都主动过来搭手,有的磨铜片,有的剪丝绢,木台周围挤满了人。
“还差最后一步!” 白发老人突然开口,从怀里掏出个小木盒,里面装着些细碎的灵契柱粉末,“把这些粉末混在灵植胶里,涂在纹路处,能让共鸣更强。”
绿芜立刻接过木盒,将粉末和灵植胶调成糊状,阿绣则用细毛笔,小心翼翼地把胶涂在丝绢的纹路上。当最后一笔涂完,苏晚晴将玉佩贴在模型顶端 —— 刹那间,淡蓝的光芒从模型上爆发开来,周围的萤光藤、幽萤花都跟着亮了,连田垄里的麦苗都朝着模型的方向倾斜。
更令人惊讶的是,模型的光纹中,竟浮现出了一幅模糊的地图!地图上标着三个光点,一个是和平驿站(对应幽萤部落的碎片),一个在北方的 “岩晶山脉”,一个在西方的 “雾沼湿地”—— 显然,那两个地方也藏着灵契柱碎片。
“岩晶山脉是岩晶部落的地盘!” 黑石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激动,“我之前在魔渊当兵时,听老兵说过,那个部落世代守护着‘会发光的石头’,说不定就是碎片!”
绿芜也凑过来,指着雾沼湿地的光点:“我娘说过,雾沼里有个‘水泽部落’,他们能操控沼泽里的灵气,要是碎片在那儿,肯定被他们好好护着呢!”
台下的人顿时热闹起来,有的说要去岩晶山脉,有的说先找水泽部落。叶青雨笑着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碎片的线索既然找到了,我们就慢慢来。接下来,先把这个模型送到共管会,让墨尘用罗盘再校准下位置,等市集结束,就派小队去接触这两个部落。”
这时,凌玥突然发现模型底部的纹路变了 —— 原本模糊的线条,竟清晰地画出了灵契柱的完整轮廓,还有一行小字:“三碎聚,灵契初;六碎合,两界通。”
“看来要集齐六块碎片,才能让灵契柱初步恢复。” 苏晚晴摸了摸玉佩,青光依旧温和,“不过没关系,我们已经有了一块,还知道另外两块的位置,剩下的总会找到的。”
比拼的结果出来了 —— 四项比拼没有胜负,所有匠人都得了奖:白发老人把幽萤花花瓣做成的香囊,分给了每个参与者;张老汉则抱来一筐新烤的麦饼,让大家趁热吃;黑石还提议,以后每月都办一次 “小市集”,让两族匠人随时交流技艺。
夕阳西下时,匠人们把小型灵契柱模型抬到了驿站的最高处。模型上的光纹映着萤光藤,将整个驿站都染成了淡蓝色。周伯和阿榕还在讨论下次要做 “灵植书架”,阿绣和李婶约好一起绣块 “两族共生图” 挂在驿站大厅,黑石则拉着张老汉,说要去田垄里试试新的 “魔壤种植法”。
苏晚晴和叶青雨站在模型旁,看着眼前忙碌又热闹的景象,嘴角都带着笑。玉佩轻轻贴在模型上,光纹如同水流般在两者间流转 —— 仿佛在说,这小小的模型,不仅是匠艺的结晶,更是两族通往真正和平的第一步。
“以后,会有更多部落带着碎片来的。” 苏晚晴轻声说。
叶青雨点头,握住她的手:“会的,因为他们会看到,人魔共生,不是传说,是我们正在过的日子。”
远处,幽萤部落的孩子们正围着模型转圈,手里拿着凡界的麦芽糖,嘴里唱着魔族的灵植歌。淡蓝的光纹落在他们身上,像是给每个孩子都镀上了一层希望的光晕 —— 灵契柱的碎片还没集齐,但和平的种子,早已在这片土地上,长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