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彝宪的人头与漕帮的覆灭,如同凛冬的寒风,涤荡了京通铁路沿线的最后一丝阴霾。在皇帝无可动摇的意志与林宸冷酷无情的铁腕护航下,这条承载着帝国未来希望的钢铁动脉,终于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古老的华北平原上顽强地延伸、成型。
一、 铁轨铺就,奇迹诞生
通州河畔,巨大的工地日夜喧嚣。不再是当初零星的勘测队伍,而是成千上万的工匠、民夫,在统一指挥下,如同精密的器械般协作。
铺设碎石路基,架设沉重的榆木枕木,然后将那些在格物院附属工坊里经过初步标准化锻造、闪着冷冽寒光的钢轨,用特制的道钉牢牢固定。
“一二!嘿呦!”号子声震天动地,巨大的蒸汽起重机(由固定式蒸汽机驱动)轰鸣着,将一段段预制好的钢轨吊装到位。效率远超以往任何一项工程。
林萧常驻通州,他已不再是单纯的协调者,更像是这条铁路的“总督”。他建立起严格的质量巡查制度,亲自查验每一段路基的夯实程度,每一颗道钉的紧固情况。他脸上少了几分少年的跳脱,多了几分沉静与威严,处理起各类突发问题——从材料供应短缺到工人纠纷——已显得游刃有余。
二、 “龙吟号”咆哮,时代强音
格物院内,改进型的蒸汽机车“龙吟号”终于下线。它比“曙光号”更庞大,功率更强,林玥主导设计的减震垫片和初步的消音器也已安装到位。
当“龙吟号”被小心翼翼地运抵通州,组装在已经铺设了数十里的轨道上时,引来了无数人围观。有恐惧,有好奇,更有对那冰冷钢铁巨兽本能的敬畏。
点火,升压!
呜——!!!
一声前所未有、浑厚悠长、仿佛真龙咆哮的汽笛声,撕裂了天空的宁静,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强势降临!围观的民众被这声音震得心神摇曳,不少人下意识地后退,更有老者直接跪地叩拜。
随着阀门开启,浓密的白色蒸汽喷涌而出,“龙吟号”庞大的身躯在连杆的驱动下,开始缓缓移动,然后逐渐加速。它牵引着后面数节满载石料和木材的平板车,沿着铁轨平稳而有力地向京城方向驶去,速度远超最快的驿马!
“动了!真的动了!”
“还拉着这么多东西!这力气……太大了!”
“好像……也没那么吓人,跑得还挺稳当……”
最初的恐惧过后,是难以置信的惊叹。效率,是最有力的说服工具。亲眼目睹这钢铁巨兽不知疲倦地奔驰、运载,许多根深蒂固的偏见开始松动。
三、 朝堂震动,人心向背
“龙吟号”成功运行、运载能力惊人的消息,以及通州百姓态度转变的汇报,很快传回朝堂。这一次,引起的震动远超以往。
那些曾经激烈反对的保守派官员,面对着这实实在在、无可辩驳的“奇迹”,大多陷入了沉默。少数人依旧嘴硬,嘀咕着“耗资巨万”、“恐非长久”,但声音已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
而更多原本中立或持观望态度的官员,态度开始发生微妙转变。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铁马”背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运输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全新的、强大的力量。若能掌握这股力量,于国于己,皆大有可为。
崇祯皇帝的心情更是复杂难言。他亲临刚刚建成的京城火车站(临时站台),看着那喷吐白烟、气势磅礴的“龙吟号”,心中充满了作为君主的自豪,但看着陪同在侧、平静地向她讲解机车原理的小林玥,以及沉稳干练、汇报工程进展的林萧,那股对林宸及其家族影响力的忌惮,也如同细微的冰刺,再次扎入心底。
他赏赐了格物院有功人员,褒奖了林萧,却对林宸只是例行公事的勉励。这份刻意的“平衡”,被许多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四、 经济暗流,利益重构
铁路的威力,首先冲击的是原有的经济格局。
京通线尚未完全贯通,其效应已开始显现。通州作为漕运终点站的战略地位受到挑战,部分货物开始转向更快捷、受天气影响更小的铁路运输进行短途集散。运河沿岸依靠压榨纤夫、盘剥客商的部分胥吏和行会,感到了阵阵寒意。
相反,铁路沿线原本偏僻的土地开始升值,新的货栈、工坊开始在预定的车站周边规划。一些嗅觉敏锐的商贾,已经开始打听铁路未来的延伸计划和客货运价格。
林宸府上,相关的汇报文书堆积如山。他指示林萧和苏明远,开始着手研究制定铁路运营章程、客货运价标准,以及如何利用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并妥善安置受冲击的运河从业人员,将其转化为支持新秩序的力量。这已远超单纯的工程建设,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
五、 林家新篇,各展所长
林萧大部分时间泡在通州工地和协调各方事务上,皮肤晒得黝黑,眼神却愈发锐利。他亲自撰写的《京通铁路运营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已初具雏形,其细致与前瞻性,让工部老吏都为之咋舌。
小林玥则彻底沉浸在技术优化的世界里。“龙吟号”的成功只是开始,她对更高速度、更大牵引力、更低燃料消耗的追求永无止境。同时,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能否用蒸汽机驱动矿山抽水?驱动纺织工厂的机器?她的思维火花,已开始点燃工业革命的星星之火。
六、 帝国前路,任重道远
京通铁路,这条短短的钢铁动脉,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正扩散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新技术的力量,也预示着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变革即将到来。
旧的利益格局正在瓦解,新的秩序正在孕育。林宸站在时代浪潮之巅,清晰地感受到脚下传来的、源自社会深层结构的震动。他知道,铺设铁轨易,改变人心、重构利益难。这条刚刚初现峥嵘的钢铁动脉,前方仍有无数艰难险阻。
但它的出现,已然为这个古老的帝国,指明了一条通往更强盛未来的、不可逆转的道路。帝国的车轮,正沿着这冰冷的钢铁轨道,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轰鸣向前的征程。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星火燎原,工业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