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那会儿有个叫周处的小伙子,天生一副好身板——据传能单手举起村口的碾盘,跑起来能追上受惊的马。他老爹周鲂也是位东吴职场的狠人,官至鄱阳太守,最擅长的不是舞刀弄枪,而是玩“心理战”和“谍中谍”,当年孙权想搞定曹魏的大司马曹休,周鲂主动站出来挑大梁,上演了一出“苦肉计”连环套,然后被升官加职。
按说周处这条件搁哪儿都是香饽饽,可他偏不按常理出牌:没事就揪着小孩的辫子问“我帅不帅”,见了卖糖葫芦的直接拿两串还说“记账上”,最绝的是有回跟人下棋输了,当场把棋盘劈成柴火。久而久之,乡亲们看见他就跟见了冰雹似的,立马关门闭户,连狗都不敢叫。
那会儿阳羡县(今江苏宜兴)有“三大顶流”,只不过是负面的——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龙,再加上周处,合称“三害”。这排名还挺讲究,老虎吃人得看心情,蛟龙兴风得等雨季,唯独周处,全年无休地在村里“活跃气氛”,堪称“行走的麻烦制造机”。
有年秋收后,周处扛着刚打下来的猎物溜达,见村口老槐树下一群人唉声叹气,桌上的新米都蒙上了灰。他大大咧咧凑过去:“今年收成不错啊,咋一个个跟丢了魂似的?”有个豁牙老头捋着胡子,叹得更凶了:“收成再好有啥用?三害不除,日子没法过哟!”
周处一听来了劲:“哪三害?我去收拾它们!”老头眯着眼看他,那眼神跟看傻子似的:“南山那老虎,一口能叼走一头牛;长桥底下那蛟龙,能把船掀翻当玩具;还有……”老头顿了顿,旁边的人赶紧踩他脚,“还有就是……唉,不说了。”
周处这暴脾气哪忍得住,揪着老头胳膊晃:“快说!是不是还有哪个不长眼的敢称‘害’?”人群里不知谁小声嘀咕了一句:“还有你啊……”声音不大,却像扔了个炮仗,瞬间安静得能听见蚊子叫。
周处当时就懵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村霸”界的顶流,没想到在乡亲眼里,自己跟吃人的老虎、作乱的蛟龙是一个段位。这打击比输了棋还难受,他脸涨得通红,把猎物往地上一摔:“等着!我这就去把那俩畜生收拾了,让你们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害!”
第二天一早,周处揣着弓箭进了南山。那白额虎也是个狠角色,见了人不躲不闪,直接扑过来。周处仗着力气大,跟老虎周旋了半天,最后瞅准机会,一箭射穿了老虎的眼睛。据说那老虎倒地时,整个南山的鸟都惊飞了,跟放烟花似的。
收拾完老虎,周处没歇着,拎着把砍刀就跳进了长桥底下的河。那蛟龙更难缠,一会儿把他拖到深水区,一会儿又往礁石上撞,俩人跟打水仗似的,从早折腾到晚,水面上一会儿冒血,一会儿冒泡,看得岸上的人直咋舌。
这一架足足打了三天三夜。刚开始还有人在河边观望,后来见水面没了动静,就有人说:“估摸着是同归于尽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全村人跟过年似的,杀了猪宰了羊,在祠堂摆了几十桌,就差敲锣打鼓放鞭炮了。有个老太太边吃边哭:“可算能睡个安稳觉了,老天爷开眼啊!”
结果第四天头上,周处拖着半死不活的蛟龙爬上岸了。他浑身是伤,本来想听听乡亲们的夸奖,一进村子就听见祠堂里的欢声笑语。有个小孩看见他,手里的馒头都吓掉了,哭着喊:“周处没死!快跑啊!”周处这才明白,敢情大家庆祝的不是他除了蛟龙,是庆祝他也没了。
换作一般人,估计得气得当场掀桌子。但周处站在祠堂外,听着里面的划拳声,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摸着脸上的伤口,第一次琢磨:“我这辈子,难道就为了让别人怕我?”
后来有人跟他说:“你要真想改,不如去见见陆机、陆云两兄弟,那可是有学问的人。”周处还真去了,只不过找陆机那天,人家刚好出门了,只见到了陆云。他耷拉着脑袋,跟做错事的小孩似的:“我以前净干混账事,现在想学好,可年纪不小了,来得及吗?”
陆云正练字呢,听了这话,把笔一放:“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你这年纪算啥?怕的不是犯错,是知错不改。”周处一听,跟被点醒了似的,当场就给陆云磕了个头,说啥也要留下来读书。
刚开始读书那阵子,周处闹了不少笑话。他拿毛笔跟握砍刀似的,写的字跟蚯蚓爬似的,还总把“之乎者也”念成“之乎者呀”。有回陆机给他讲《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琢磨了半天,一拍大腿:“哦!就是我不爱被人抢糖葫芦,也别去抢别人的,对不?”逗得陆机直乐。
但他这人有股狠劲,别人读一遍,他就读十遍;别人写一页字,他就写一卷。晚上看书犯困,就用冷水浇脸,后来干脆把头发绑在房梁上,一低头就扯得头皮疼。就这么着,过了一年多,周处不仅能背《诗经》,写的文章还被陆云夸“有股子野劲,比那些酸文强”。
更重要的是,他的脾气也变了。有回上街,以前被他欺负过的卖菜老汉不小心把菜洒了,吓得直哆嗦。周处赶紧蹲下去帮忙捡,还掏出钱说:“这些我都买了,您别慌。”老汉愣了半天,眼圈都红了。
没过多久,州府就派人来请他做官。乡亲们听说了,又摆了酒席,这次是真的敲锣打鼓,拉着周处的手说:“以前是我们有眼无珠,你现在可是咱们村的骄傲!”周处端着酒碗,脸又红了,不过这次是不好意思的红。
司马光说:“周处之改过,过于克己。夫过者,人之所难免,然能悔之、改之,斯为贵矣。处之勇,初用于暴,后施于学,是以凶顽化为良才,此非大勇不能及也。”
作者说
周处的故事,最妙的不是“除三害”的勇猛,而是“被庆祝死亡”时的那份清醒。我们总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回头的关键,往往不是别人的劝诫,而是自己撞了南墙后的顿悟。他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在于,改起错来跟打架似的,带着股不管不顾的莽劲——这种“笨拙的真诚”,比那些精致的自我修正更有力量。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点“周处基因”:有时是职场上的“愣头青”,有时是生活里的“麻烦制造者”,但只要肯停下脚步,听听那些“庆祝你消失”的声音,或许就能找到转身的方向。
本章金句: 真正的勇敢,不是打败老虎蛟龙,是敢直面那个被人讨厌的自己。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周处,听到乡亲们在庆祝自己的“死亡”,会怎么选择?你有周处直面现实敢于改过的勇气吗?欢迎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