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那阵子,朝堂上有个特别拧巴的局面——皇帝孝庄帝坐在龙椅上,可手里的实权还没一个外臣多,这个外臣就是尔朱荣。尔朱荣这人,有点像搁现在公司里“手握核心资源、能架空老板”的高管,虽然常年待在自己的封地,没在京城办公,可朝廷里的大小事,他都能隔着老远管得明明白白。
更让人憋屈的是,孝庄帝身边的人,十个里有八个是尔朱荣安插的“眼线”——吃饭时旁边伺候的太监,说不定转头就把皇帝吃了几碗饭告诉尔朱荣;上朝时大臣们说的话,当天就能传到尔朱荣耳朵里。孝庄帝每天过得跟“透明人”似的,连跟皇后说句悄悄话都得提心吊胆,生怕哪句话得罪了那位“幕后大佬”。
要说这尔朱荣也确实霸道,有一回他觉得河南那几个州的官员不靠谱,想把自己老家的北方人派过去任职,直接就给孝庄帝递了份名单,语气里带着“你照办就行”的意思。孝庄帝虽说窝囊,可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心里嘀咕:“我才是皇帝,任命官员轮得到你指手画脚?”当场就把名单给退回去了,说“河南官员做得好好的,没必要换”。
这一下可把尔朱荣惹火了,私下里没少跟人抱怨孝庄帝“不识抬举”,甚至放话“要是不听话,换个皇帝也不是不行”。这话传到孝庄帝耳朵里,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再这么下去,别说当皇帝了,说不定连小命都保不住。他越想越怕,最后咬咬牙:“与其等着被他收拾,不如我先下手为强!”
可尔朱荣势力大,身边护卫又多,怎么才能让他放下戒备呢?孝庄帝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点子——打皇后的主意。这尔朱皇后不是别人,正是尔朱荣的女儿,当时刚嫁给孝庄帝没两年。孝庄帝就想:“要是说皇后生了太子,尔朱荣作为外公,肯定会高兴得晕头转向,说不定就会放松警惕。”
于是他让人给尔朱荣捎信,说“皇后诞下皇子,是天大的喜事,您作为国丈,得来宫里沾沾喜气,也让太子见见外公”。尔朱荣收到信,果然乐坏了——他早就盼着女儿能生个男孩,以后外孙说不定还能继承皇位,自己的势力就能更稳固。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入宫。
身边的谋士劝他:“皇帝最近对你态度不对劲,你还是多带点人,带上武器,小心有诈。”可尔朱荣正得意着呢,摆摆手说:“我女儿刚生了太子,皇帝巴结我还来不及,能有什么诈?带那么多人反而显得我不信任他,没必要!”最后就带了几十个随从,连刀剑都没带,大摇大摆往皇宫走。
到了宫门口,随从被拦在外面,只让尔朱荣一个人进去。尔朱荣虽说有点疑惑,但想着“皇宫里都是自己人”,也就没多想,跟着太监往里走。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平时热闹的宫殿,今天安静得吓人,连个宫女太监都少见。
等他走到大殿门口,刚要推门进去,突然从两边冲出十几个武士,手里拿着刀,一下子就把他围了起来。尔朱荣这才反应过来:“不好,中计了!”他想喊人,可已经来不及了。孝庄帝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手里握着一把剑,脸色铁青地说:“尔朱荣,你专权乱政,觊觎皇位,今天我就替天行道,除了你这个奸臣!”
尔朱荣还想辩解,可孝庄帝没给他机会,亲自挥剑冲了上去。尔朱荣没带武器,又被武士们围着,没几下就被砍倒在地,当场没了气。等外面的随从听到动静想冲进来,皇宫的侍卫早就把宫门关上了,那几十个随从也很快被制服。
就这么着,孝庄帝靠着一个“诞子”的谎言,在皇宫里上演了一场“反杀”大戏,除掉了压在自己头上多年的“大山”。只不过他当时没料到,尔朱荣虽然死了,他的侄子尔朱兆很快就带着兵马杀回京城,最后还是没能保住自己的皇位——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至少在那一刻,孝庄帝终于找回了一点当皇帝的尊严。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载孝庄帝杀尔朱荣事,叹其“勇而寡谋”。尔朱荣专权擅势,已犯君上之忌,却恃亲而骄,不察帝之杀意,轻身入宫,终致身死;孝庄帝虽有除奸之志,却未虑及后续之祸,杀荣之后无安内攘外之策,终致国乱身危。夫君臣相疑,势同水火,若权臣无戒惧之心,人主无万全之谋,纵一时得手,亦难避覆亡之患。乱世之君,非唯需勇,更需谋深虑远也。
作者说
孝庄帝这波操作,像极了被逼到墙角的人“破釜沉舟”,可细想下来,更像是一场“只顾眼前、不管以后”的冒险。他最聪明的地方,是抓住了尔朱荣“重亲情、轻防备”的弱点——知道对方会因为“外孙出生”放松警惕,所以用最亲近的关系当“诱饵”,这比任何武力威胁都管用。
但有意思的是,这场“反杀”更像一次“情绪爆发”而非“理性布局”。孝庄帝只想着“除掉尔朱荣”,却没考虑过“除掉之后怎么办”——就像咱们平时遇到麻烦,只想着“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却没规划好后续的路,最后往往会陷入更大的困境。其实真正的“破局”,不该只靠“一时的狠劲”,更需要“长远的盘算”:如果孝庄帝在杀尔朱荣之前,先拉拢其他势力、巩固自己的兵权,或许结局就会不一样。这也提醒咱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压力,别被情绪冲昏头,先想清楚“下一步怎么走”,才是真的聪明。
本章金句
谋事者,不唯求一时之快,更需虑长远之安;除患若只斩其首,不除其根,终会引祸上身。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是像孝庄帝一样,用“诞子”的谎言诱杀尔朱荣,还是会先暗中积蓄力量,等有十足把握再动手?要是你是尔朱荣,收到入宫的邀请,会选择相信孝庄帝,还是会多带人手、做好防备呢?欢迎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