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风暴愈演愈烈,将《我不是药神》和《药王》双双架在了舆论的火炉上。
天马影业那边趁热打铁,不断放出《药王》剧组的各种正面物料:
主演梁栋为角色查阅资料到深夜、导演顾长风亲临科研一线采风、剧组邀请顶级科学家担任顾问…
每一条都透着“严谨”、“正统”和“高尚”。
相比之下,《我不是药神》剧组在开机仪式那句“他们拍神,我们拍人”之后,就彻底没了声息,仿佛从人间蒸发。
这种极致的沉默,在喧嚣的对比下,反倒生出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实际上,剧组只是用最快的速度,进入了拍摄状态。
影视城,一处按照旧年代风格搭建的街区。
一家门脸狭小、招牌油腻的“王子神油店”里,道具组把环境做到了极致的逼真。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劣质香薰和灰尘混合的怪味,货架上稀稀拉拉摆着几盒包装浮夸的保健品。
这里是程勇的主场,也是电影的第一场戏。
没有清场,没有喊话,所有工作人员都像是屏住了呼吸,各自在岗位上准备就绪。
王锴、谭静、周放没有戏份,却都早早地来到现场,找了个不碍事的角落,准备观摩学习。
他们都想亲眼看看,那个传说中的影帝,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负责场记的陈雅打了板,清脆的“啪”的一声之后,整个片场陷入了绝对的安静。
监视器前,凌夜的表情没有任何波澜,只是静静地看着画面。
镜头里,徐闻山穿着一身睡衣睡裤,身上半披着一件外套,整个人陷在一张的皮椅里。
他不是在“演”一个颓废的中年人,他就是。
肩膀是垮的,肚腩是松弛的,连头发丝都透着一股油腻的、放弃挣扎的味道。
一个同样油腻的中年男人从门口探进头来,是隔壁‘情缘宾馆’的老板,也是程勇的邻居。
“老程,房东电话又打我那儿来了。”
邻居的语气里带着点不耐烦,但更多的是一种街坊间的无奈。
皮椅上的徐闻山半耷拉着眼睛,从电脑屏幕前探出头看向邻居,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邻居继续说:“我说你没开门。”
徐闻山这才有了点反应。
他把烟叼回嘴里,空出两只手在胸前合十,对着邻居的方向举了举,做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感谢手势。
整个动作懒散、敷衍,却又带着市井小人物特有的那种圆滑和一点点无奈的幽默。
“谢了。”
他的声音沙哑,像是没睡醒,又像是被生活磨得失去了所有棱角。
“房租赶紧付吧。”邻居叹了口气。
徐闻山靠在椅背上,就着嘴里叼着的烟用力吸了一口,然后对着门口吐出一个烟圈,那烟圈散开,仿佛是他此刻人生的写照——空洞,且转瞬即逝。
“交不出来啊。”
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相。
“没钱了,东西卖得又不好咯。”
他的尾音带着点自嘲的笑意,眼神却是一片麻木,像一潭看不见底的死水。
那种被生活反复捶打后,连挣扎都懒得挣扎的疲态,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活生生地立在了所有人面前。
监视器后的凌夜,嘴角不易察觉地牵动了一下。
完美。
这不是表演,这是附身。
徐闻山已经不是徐闻山了,他就是那个被房租、离婚、失败的事业和即将到来的更大危机死死压住的程勇。
“过!”
凌夜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定心丸,让整个片场紧绷的空气瞬间松弛下来。
工作人员们这才敢大口喘气,但看向徐闻山的眼神里,已经全是敬畏。
太强了,强到让人窒息。
他们拍过无数的戏,见过无数的演员,但从未见过有人能用如此生活、如此不着痕迹的方式,将一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角落里,王锴、谭静、周放三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
王锴的后背有点发凉。
他一直以为自己演技不错,能吃透角色。
但今天看了徐闻山的表演,他才知道什么是“人戏合一”。
徐闻山根本没有“演”,他只是坐在那里,就已经是程勇了。
王锴再去看剧本里关于吕受益的描写,忽然觉得手心冒汗,这个角色,自己真的能演好吗?
谭静则在细细回味。
徐闻山表演时,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但他眉宇间一闪而过的烦躁,和听到房租时眼神里那一丝微弱的波动,都精准地传达了角色的内心。
这让谭静想起了自己在夜场观察到的那些女孩,她们在后台补妆时,脸上那种一瞬间的疲惫和麻木,与程勇此刻的状态何其相似。
她忽然领悟到,真实的情感,往往藏在最细微的地方。
周放更是感觉自己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他以前理解的“演戏”,是设计,是爆发,是让观众看到自己的技巧。
但徐闻山让他明白,最高级的表演,是“消失”。
消失在角色里,让观众忘记演员本身。
他之前为了争取角色而做的那些“努力”,在徐闻山这种润物无声的境界面前,显得那么的刻意和可笑。
这一场戏,像一堂价值千金的大师课,让剧组所有年轻演员都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拍摄,徐闻山的状态越来越好。
无论是面对前妻时的愤怒,还是在父亲病床前的无力与焦灼,他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外科医生,精准地解剖着程勇这个人物的每一寸肌理。
剧组的氛围也因此变得异常专注。
没有人敢迟到早退,没有人敢在片场嬉笑打闹。
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齿轮,精准而高效地运转着。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正在参与一部了不得的作品。
徐闻山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台词和剧本的细节琢磨了一遍又一遍。
有这样的主心骨在,谁还敢懈怠?
网络上的喧嚣似乎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偶尔有工作人员在休息时刷手机,看到《药王》又发了什么“正能量”通稿,或者看到又有大V在唱衰《药神》,也只是撇撇嘴,然后更加投入地干活。
“让他们吵去。”一个灯光师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对旁边的同事说。
“等电影出来,看谁被打脸。”
他的话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
这份底气,来自监视器里那个叫“程勇”的男人,也来自监视器后那个叫“凌夜”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