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麾下那位以勇猛着称的先锋将张锐,率领五千精选的山地营兵,作为第一柄刺向金川的尖刀,沿着崎岖的牛肠小道,率先进入了促浸部的外围峡谷。初时进展顺利,偶有小股蕃兵骚扰,皆被宋军锐士击溃。张锐志得意满,认为蕃人不过如此,轻敌之心渐生。
第一次挫败:黑云峡的陷阱
情报显示,前方名为“黑云峡”的隘口,是通往促浸核心区域的门户,仅有数座中型碉楼扼守。张锐求胜心切,未等后续携带“旋风炮”的工兵营跟上,便下令强攻。
战斗伊始,宋军悍勇,床弩齐射,压制碉楼箭孔,步兵扛着云梯,呐喊而上。然而,就在他们接近碉楼底部,以为胜利在望时,异变陡生!
碉楼并非孤立的防御点。其周边的山坡、石缝、甚至看似天然的地洞中,突然冒出了无数蕃兵身影。他们并不与宋军正面接战,而是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将漫天的礌石、滚木推下!更可怕的是,他们投掷一种浸满油脂、点燃后黏着燃烧的松木火把,以及用硬木和兽筋制成的强力弹弓,发射棱角尖锐的碎石,劈头盖脸砸向密集的宋军队列。
宋军瞬间陷入混乱。峡谷狭窄,退路被自家后续部队堵塞,前进之路被火海和石雨封锁。床弩仰角不足,无法有效打击两侧山坡的散兵。士兵们身着的轻便皮甲,在沉重的滚石面前如同纸糊,被砸中者非死即残。惨叫声、骨骼碎裂声、火焰燃烧皮肉的滋滋声,在山谷中回荡,盖过了战鼓与号角。
张锐身先士卒,左臂被一块飞石击中,骨裂声清晰可闻。亲兵拼死护卫,拖着他在混乱中后撤。此役,五千先锋折损近半,大量装备遗弃,士气遭受重创。消息传回中军,王坚脸色铁青,斩了两名冒进的低级军官,却未深责张锐,只是沉声道:“莽勇非真勇,知败而后胜。” 但初战失利的阴影,已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第二次挫败:血染的“降寨”
吸取了黑云峡的教训,王坚更加坚定了“堡垒推进”的策略。宋军主力缓缓前行,如同巨龟,每至一处险要,必先立稳营寨,架起“旋风炮”清除周边威胁,再修筑坚固的前进兵站,步步为营。
数月后,大军逼近促浸部另一重镇区域。根据韩震手下“山民”冒死送回的情报,前方一座名为“石鹰寨”的大型寨落,其头人与促浸大头人素有嫌隙,有归顺之意。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此寨,将成为插入促浸腹地的一颗关键楔子。
陆弘毅与王坚商议后,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能言善辩的使者携重礼入寨游说;另一方面,王坚派遣麾下另一员大将,以稳健着称的赵安,率八千兵马,前往石鹰寨外“接受归降”,实则暗中布防,以防有变。
使者入寨,受到了头人“热情”接待,酒肉款待,言辞恳切,声称三日后即可举行归顺仪式。消息传回,赵安虽未全信,但警惕之心也稍有松懈。他将军队驻扎在寨外一处相对开阔的河滩地,背靠山林,以为万全。
第三日拂晓,大雾弥漫,十步之外不见人影。约定的时辰已到,寨门却迟迟未开。赵安心知有异,急令全军戒备。然而,已经太晚了。
雾霭之中,四面八方响起了凄厉的牛角号和摄人心魄的战鼓声。不是来自石鹰寨,而是来自他们背后的山林,两侧的悬崖!无数促浸精锐战士,如同鬼魅般从雾中涌出,他们赤足踏地,悄无声息,直到近前才发出震天的喊杀声。石鹰寨寨门洞开,里面的“归顺者”也变成了凶狠的敌人,箭矢如瓢泼大雨般射向混乱的宋军。
原来,这根本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所谓的“嫌隙”、“归顺”,全是促浸大头人与石鹰寨头人合演的一出好戏,目的就是引诱宋军主力一部进入这预设的屠宰场!
河滩地无处可守,宋军阵型在大雾和突袭下瞬间崩溃。赵安拼命组织抵抗,命令结阵自保,但蕃兵极其悍勇,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分成小股,如同狼群撕咬巨兽,不断冲击宋军阵型的薄弱环节。宋军弓弩在浓雾中威力大减,而敌人的碎石、毒箭却从意想不到的角度飞来。
战斗从拂晓持续到午后,大雾渐散,河滩已被鲜血染红,宋军尸横遍野,辎重损失无数。赵安身被数创,在亲兵死战下才杀出一条血路,狼狈逃回主营。
败后的阴霾与转变
连续两次惨败,如两记重锤,狠狠砸在宋军心头。兵力损失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那初出成都时的昂扬士气,那“天兵一至,望风披靡”的自信,被彻底打碎。军中开始弥漫一种畏敌如虎、谈碉色变的情绪。甚至有小道消息流传,说金川蕃人得了山神庇佑,宋军此战必败。
陆弘毅的帅帐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王坚一言不发,只是死死盯着沙盘,那双惯常稳定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两次失败,固然有敌军狡诈、地形不利的因素,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自己和整个宋军指挥体系,对金川之战的特殊性和残酷性,估计得远远不足。
“我们……小看他们了。”陆弘毅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连日未曾安眠,眼窝深陷。“他们并非乌合之众,其据险而守、诱敌深入的策略,其对地形利用之妙,远超我等预估。”
王坚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但那股刚毅之气未曾消散:“败了,就是败了!找借口无用!现在要想的,是如何不再败第三次!”
他走到帐外,看着那些带伤、疲惫、眼神中带着惶恐的士兵,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传令下去:
第一,暂停一切大规模军事行动。各营固守现有堡垒兵站,没有我的将令,擅自出击者,斩!
第二,所有‘旋风炮’阵地,必须配备双倍警戒,防止敌军偷袭。
第三,从今日起,各营选拔机敏敢战之士,组成‘探山队’,由韩震的人负责训练,专司侦察。我要知道每一条猎户小径,每一处可能设伏的山坳,每一座碉楼的确切守军数量和补给情况!做不到,就不要回来见我!”
第四,厚抚阵亡将士,将他们的骨灰……妥善保管,待凯旋之日,带他们回家。”
命令一道道传达下去,宋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经历了两番重创后,并没有崩溃,而是在痛苦中开始了艰难的转变。他们放下了天朝上国的傲慢,开始真正以学徒的心态,去重新认识这片嗜血的群山,去学习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战斗、生存,直至……征服。
战争的齿轮,在沾染了鲜血与泪水后,发出了更为沉重、但也更加坚韧的磨合之声。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