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并没有太多高层建筑,而是以一种边疆特有的方式铺开着,许多建筑还带着苏联风格,尤其多用红砖,便显得很是厚重。道路修得很宽,但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也并不算太多。
孙祥会和四川兄弟从远处走了过来,各提了一个不大的包裹,走近了时,孙祥会朝李世英摇了摇头:“跟咱们想法一样的人太多了,像章很不好买啊,就抢着这么一小包。”
李世英接过来掂量了一番,笑着说:“可以了。先去吃饭,下午再逛一逛。”
到了市区,自然是不可能再生火自己摊煎饼吃了,于是四个人先找了个国营小饭馆,吃了饭,各自付钱,下午接着逛。
然后他们与四川两兄弟便就此告别,李世英又买了些领袖画像,这个也是极好卖的,哪怕是天山上的哈萨克牧民们,往往也会在自家帐篷里挂上一幅。
两个人这一次来,明显地感觉到,市场似乎更活跃了,但又带着一股莫名的混乱感,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的。
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两个人大包小包地弄了整整一马车,孙祥会起初还担心进货太多要被人查问,但是发现有人进货比他们还要过分,在马车上叠得像是柴火垛似的,顿时放下心来。
往宁远县家里赶去的时候,李世英一直抱着枪,孙祥会也将他带出来的那杆步枪就放在手边,马车上装着两个人的全部家当,不能不谨慎。
好在一路上仍旧很安全,遇到的人们依旧很热情,人民的领袖虽然离去了,但领袖的光芒仍旧按照惯性引导着人民。
为了省钱,俩人依旧是夜宿野外,被冻得睡不着,干脆就凑在火堆旁畅想未来,然后白天的时候补一会儿觉,路过自家叔叔家里时,孙祥会也没有过多停留。
进入东方红公社辖区时,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也顾不得去六大队卢林或者江少安家里蹭饭,便径直向一大队而去。
到了一大队时,已经是近黄昏时分了,孙祥会担心被人举报,所以便先说好了,把货物都放在李世英家里。
两个人风尘仆仆地赶着马车进了院子,叶娟看到李世英神情疲惫、眼睛发红、还有些蓬头垢面,顿时心疼不已。
李世英笑着说:“先给我们俩做顿饭,下面条就行,多煮些挂面。”俩人把货卸了,堆放到李世英家的西屋,便坐在东屋休息。
叶娟做好饭,进了东屋看时,李世英和孙祥会已经躺在床上和躺椅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喊,但孙祥会却先惊醒了,把李世英叫醒,吃了饭,他就扛着铺盖摇摇晃晃地回家继续睡觉去了。
“快看看缝纫机好用不!”李世英使劲儿揉了揉脸,笑呵呵地说。
他和孙祥会赶着马车回来时,专门往县里拐了一趟,买了一台熊猫牌的缝纫机,这是他早就跟叶娟许诺了、但耽误了一个多月才买回来的。
叶娟只是心疼地看着李世英,李世英笑了笑,先去烧了热水、洗了澡,换了身衣服,舒舒服服地躺在椅子上,说:“我看去市区进货的人真不少,各个县、公社的人都碰到了,市场那里也放开了,我估摸着啊,这做生意再过三五年就彻底放开,到时候咱们就能赚大钱喽!”
接下来几年的事态肯定是有反复的,但李世英仍旧很乐观,因为他曾经看到过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所以对此向来都不曾有半点怀疑。
看到李世英恢复了精神,叶娟的心情总算有所好转,她坐在缝纫机前,仔细摸了一遍,笑了起来:“以后我们的衣服就自己买布料来做!”
乡村的供销社买布也是需要布票的,这些票据是按照家庭人口以一定的分配额度定量发放,主流的生活日用品、家电等还是需要凭票,但这些年随着商品逐渐丰富,要求也不那么严格了。
孙祥会先前做小买卖,不少货物他都是允许老百姓们用凭票抵价的,然后他再把这些凭票卖出去。
先前李世英和孙祥会卖胶鞋,李世英手里也存了些布票、肥皂票、糖票等,粮票和油票到处都紧缺,反而是其他一些与吃不相关的凭票容易入手。
“家里有布票,下个巴扎咱们去买些布料,我听说棉布还需要票,的确良、涤纶、腈纶已经不咋需要布票了。”
叶娟顿时笑了起来:“的确良就是涤纶,我还以为你什么都懂呢。”
李世英一把揽住她的腰:“有些事情我懂得更多呢。”叶娟轻轻捶了他一下:“说什么胡话!”
一夜无话,第二天孙祥会和章进兴就凑到了李世英家里,先将进的货都分类摆放了,李世英便说:“我和进兴去巴扎上卖,老孙你就别出面了,你往东边跑一趟,到时候我们送货上门。”
孙祥会点点头:“中。”他知道若是去六大队的巴扎上卖货,难免会被六大队的个别人认出来,再把他举报了就真的恶心人了。
“我找些木头钉几个货架子,以后家里也用得上。咱们商量一下定价,然后开卖。”
于是很快地,李世英家里那个木工棚便被收拾了出来,他家里也再次热闹了起来,不少下山了的哈萨克牧民们都听说了消息,跑过来买几个像章、一幅画像,便跑回家挂在了屋子里。
张全义也来了,看了一圈,买了三个像章,把李世英拉到一边:“别搞太大的动静。”
李世英点着头:“领导放心,都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张全义笑了笑,便不再理会。
张全义离开后,李世英又捧着个笔记本,但凡有社员们想买、但是在场部和六大队的供销社买不到的东西,他都记下来,准备下一次去市里或者县里帮着大家买回来。
孙祥会则骑着马,到处找各个公社、大队认识的朋友,把他们这里要卖的货物都宣扬了出去,收集好了名单,三个人就骑马或者赶车送一批出去。
几天后,便是六大队的巴扎日,一大早李世英和叶娟就收拾妥当,连同章进兴、杨玉琼夫妻两个,便赶着马车向六大队而去。
同样去赶集的社员也不少,都骑着马或是赶着驴车、马车,向着六大队陆陆续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