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两人回到江家以后,江家那些族叔看在以往的面子上还是接纳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容身之所。
但是在江友华知道当初家里还有部分家产是给了他们之后,那自然就闹起来了。
毕竟在江友华眼里,那些东西原本可都是属于他的,现在变成了别人的,他怎么可能会如愿。
一开始的时候,族里确实觉得心虚,可是江友华回来的太晚了,原本那些早就已经被划分的干干净净,吃到嘴巴里的东西哪里还有吐出来的道理。
更何况,江家老两口已经没了,江家最大的靠山也无力孝敬了,谁会为江友华出头呢?
没有出头的人,他江友华现在不过是一个没钱没势的普通人,他们还怕什么呢?
就这样,打发了江友华一笔钱,江家族老就把他们轰了出去。
那个时候,周淑怡已经把孩子给生了下来,由于月子里面没有受到良好的照顾,周淑华身体颇为孱弱。
在江家的那么多天,周淑怡也算是看明白了,他们回来的太晚了,江家早就已经被瓜分的干干净净了,哪里还有留给他们的道理。
就连江友华所知道的江家藏有好东西的几个秘密地点,也都已经易主,里面的东西,怎么可能还会有?
周淑怡几乎是被她自己当初的举动蠢到了。
不过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悔又有什么用。
周淑怡只能随着江友华回到沪市,可是带过来的那些钱,哪里够用呢?
江友华又是个花钱如流水的性子,没过多长时间,江友华手里的钱就快花光了。
还好江友华原先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买下了他们所住的这套房子,这才不至于露宿街头。
江友华已经不再是个金龟婿了,这让一心只想要做富太太的周淑怡如何能够接受,所以很快周淑华就找上了新的冤大头。
一个由周淑怡亲妈介绍的来自外地的富商,周淑怡还是走上了她亲妈的老路。
为了摆脱江友华,也为了不让自己的事情被外地富商给发现,周淑怡在一个夜里,跟着富商离开了沪市。
江友华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相信周淑怡会抛下他和孩子,毕竟他和周淑怡可是“两情相悦”,许下过“永不分离”的誓言呢!
江友华最终找上了周淑怡亲妈,非但被周淑怡亲妈给羞辱了一顿,知道了周淑怡和别人跑掉的事情。
还知道了屋里那个周淑怡的“弟弟”,其实是周淑怡生下的孩子。
知道了所有真相的江友华绝望了,天天借酒浇愁,喝的醉醺醺的,烂醉如泥。
最后还是在友人的痛骂之下才振作了起来,毕竟他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养活。
友人也是倒霉,碰上了江友华这样的人。
江友华把孩子送到了友人家里,之后就不管不问了。
听到友人的话,再看到唯唯诺诺的孩子。
虽然痛恨周淑华,但是江友华还是放不下孩子。
最终将家里的一楼租了出去,每个月也能得上几块大洋,至少能够饱腹。
但是想要过上原来的生活可就难了。
江友华毕竟也是读过书的,所以找了几个活,挣来的钱也能稍微养家糊口。
要不是伊人这次意外看到他,恐怕真的就要把他给忘记了。
渣男虽然看起来挺悲惨的,但是哪里有原主惨,他只不过是失去了爱情,可是原主可是失去了所有啊!
对他仁慈,可就是对原主残忍了。
上辈子,原主会落到那样一个结局,可没见有谁可怜过原主呢?
可怜他们?洗洗脑子吧!
周淑怡坏在明处,他就坏在暗处。
世人总是把一切错误放在女人身上,就连女人也是如此。
男人出轨小三,小三有错,那男人就没有错吗?
不,都有错,所以怎么可以顾此失彼呢?
在原主的悲惨命运中,他美美的隐身了。
周淑怡让他把原主卖给苗大癞子,他同意了,要不是他的同意,周淑怡敢这么有底气吗?
可以说,周淑怡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他的默认下进行的。
上辈子的安安是如此,原主也是如此。
可是这样的人,却活得那叫一个幸福。
建国之前,人家就带着不少的好东西和一大家子去了国外。
等改革开放之后,人家又带着不少的资金回来投资国内,国家更是给了他不少的优待和实惠的政策。
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他没有出现,等国家的日子变得好起来,他却又适时的出现了。
凭借着海外华侨这一身份,他们建立的工厂更是频频绿灯通过。
在国外过的是好日子,国内依旧也是如此。
作为国内最早富起来的那批人,人家是吃尽了时代的红利。
生活惩罚他了吗?并没有。
像他这样的人,在国内太多了,他也只是其中一个。
不过伊人也就特别针对他这一个而已。
哎呀,他们两个可是真爱,真爱怎么可以分开呢?
伊人把周淑华的地址送到江友华那里,不怕江友华不心动。
果不其然,江友华在收到地址的第二天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前往寻找周淑怡。
又是为他们的绝美爱情可歌可泣的一天呢!
希望他们两个锁死,千万不要分开。
后面吗?伊人可不会让他们继续好过,江友华为了凑足路费,就把房子给卖了。
结果刚到手的钱,还没有暖热呢,就被抢走了,伊人还是给他留下了几个的,毕竟没有路费,怎么去找周淑怡呢?
身无分文的江友华看到过上好日子的周淑怡,哪里会愿意放手呢?
伊人很拭目以待以后的情况了。
很快,新末民政府成立,国内的局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上更是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口号,解放思想的风潮逐渐从北到南,依次进行。
即使在沪市,也能感觉到一场思想上的变革正在发生。
与此同时,国内也在悄悄发生着某种变化。
但是伊人这边,还是依旧支持沪市和京都等地方的学校工作,伊人的助学堂也已经开展到很多省市,为此伊人的投资那是越来越多。
各个地方的工厂,也在逐渐兴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