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坐在《大明风华》剧组的化妆间里,冰凉的脂粉落在脸颊上,化妆师正拿着眉笔细细勾勒,笔尖划过眉骨时,他忍不住轻轻眨了眨眼。
镜子里的人渐渐褪去了平日里的清爽模样,墨色的发冠束起长发,明黄色的常服衬得肩线愈发挺拔,眉眼间多了几分古装特有的温润,却又藏着一丝未脱的少年气——这是他第二次穿古装。
上一次还是《密室大逃脱》第三季第五期,彼时穿着粗布古装在密室里解谜的慌乱,和此刻坐在化妆镜前、即将诠释一代帝王的郑重,截然不同。
“唐老师,您这古装扮相也太绝了!”化妆师一边给唐宇调整发饰,一边忍不住赞叹,“等会儿开机仪式一亮相,肯定能上热搜!”
唐宇对着镜子笑了笑,指尖轻轻碰了碰衣领上绣着的云纹,脑海里却先想起了杨蜜。
他拿出手机,对着镜子拍了张侧颜照,特意把发冠和衣摆的细节都拍进去,编辑消息时嘴角还带着笑意:“刚化完妆,你看看朱瞻基的雏形,等会儿开机仪式结束,跟你视频细说。”
消息发出去没几秒,杨蜜的回复就跳了出来,还附带了一个花痴的表情:“救命!我家宇哥穿古装也太帅了吧!可惜今天要录《密逃》,不然肯定去现场给你撑场子!”
看到“录《密逃》”三个字,唐宇才想起要跟干妈何书说清楚情况。
何书是《密室大逃脱》的总导演,也是原主母亲最好的闺蜜——原主出生那天,何书就抱着襁褓里的孩子认了干儿子,后来原主父母意外离世,亲人接连离开让他郁郁寡欢,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公寓里。
而自己能找到这位“干妈”,还要多亏了系统给的那封《密逃》第三季邀请函,在节目里见到何书的那一刻,对方看着他的眼神里满是心疼,一句“小宇,这么多年你受苦了”,才让他知道原主还有这样一位疼他的亲人。
唐宇拨通了何书的电话,电话刚接通,就传来何书爽朗的声音:“小宇,今天开机仪式顺利吗?我这边刚准备好,就等嘉宾到齐了开始录新一期,还想着等你拍完戏,再约你补录一期呢。”
“干妈,”唐宇的语气带着几分歉意,“跟您说个事,我这进组拍《大明风华》,戏份比较重,接下来几个月可能没办法去录《密逃》了,只能跟您说声抱歉。”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的声音依旧温和,没有丝毫不满:“傻孩子,跟干妈客气什么?拍戏是正事,《密逃》什么时候录都行,你的事业才最重要。”
她顿了顿,又忍不住叮嘱,“剧组里不比家里,记得按时吃饭,别熬夜背剧本,要是受了委屈,随时跟干妈说。”
“知道了干妈,您放心吧。”唐宇心里一阵暖意,“等我拍完这部戏,一定去《密逃》探班,跟大家一起玩一期。”
挂了电话,杨绵绵抱着保温杯和剧本走了进来,把杯子递给唐宇:“宇哥,这是温好的蜂蜜水,你化妆化了快一个小时,喝点水润润嗓子。
另外,刚才副导演来说,十分钟后去开机仪式现场,等会儿要跟饰演幼年朱瞻基的小童星拍个同框照。”
唐宇接过保温杯,喝了一口,看向杨绵绵手里的剧本:“那个小童星到了吗?我还没见过他,等会儿跟他聊聊,也好衔接一下角色的情绪。”
“已经到了,在外面候着呢,是个叫林小满的小朋友,才十岁,演过好几部古装剧,名气和演技都在线,昨天还特意跟他妈妈一起过来,提前熟悉了一下场景。”
杨绵绵一边帮唐宇整理剧本里的标注,一边说道,“他妈妈还说,小满是你的粉丝,早就想跟你合作了。”
正说着,化妆间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天蓝色小常服的小男孩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签名照,怯生生地看着唐宇:“唐宇哥哥好,我是林小满,饰演幼年朱瞻基。”
唐宇赶紧起身,蹲下身跟他平视,语气放得温柔:“小满你好,以后我们就是‘同一个人’啦,接下来要一起把朱瞻基这个角色演好哦。”
林小满没想到唐宇这么亲切,瞬间放松下来,把签名照递过去:“唐宇哥哥,我能跟你合张影吗?我妈妈说,跟你多交流,我的演技会进步更快。”
“当然可以。”唐宇笑着接过签名照,签上名字后还给小满,又让杨绵绵帮忙拍了张合影,“以后在剧组,要是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找哥哥,我们一起讨论。”
开机仪式现场早已布置妥当,红色的背景板上写着“《大明风华》开机大吉”,周围摆满了鲜花和花篮,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都陆续到场。
唐宇跟着导演张黎一起走上台,手里拿着香,对着镜头露出得体的笑容。
阳光洒在他的古装扮相上,明黄色的衣摆随风轻轻晃动,不少工作人员都拿出手机拍照,还有几个粉丝站在警戒线外,小声喊着他的名字。
仪式结束后,唐宇刚走下台,就收到了杨蜜的视频电话。
他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起,屏幕里立刻出现了杨蜜带着笑意的脸,身后还有《密逃》节目组的布景:
“刚看了开机仪式的直播,你站在台上也太耀眼了!对了,我刚才跟干妈聊了,她说等你有空,带你去吃你小时候爱吃的糖醋排骨。”
“真的?那我可要好好期待一下。”唐宇看着屏幕里的杨蜜,眼底满是温柔,“你们录节目别太累了,尤其是解谜的时候,别又像上次一样,蹲在地上看线索看半天,腰会疼的。”
“知道啦,你比我妈还啰嗦。”杨蜜笑着翻了个白眼,却难掩语气里的甜蜜,“等我录完这期节目,明天就去剧组探班,给你和小满小朋友带好吃的,还有剧组的工作人员,也都要照顾到。”
两人又聊了几句,直到杨蜜被工作人员叫去准备录制,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杨绵绵走过来,把剧本递给唐宇:
“宇哥,下午两点开始拍第一场戏,是成年朱瞻基刚回到京城,跟爷爷朱棣见面的戏份,张导让你现在去片场熟悉一下走位。”
唐宇接过剧本,翻到对应的页码,指尖划过台词,脑海里开始构思朱瞻基当时的情绪——离开京城多年,再次见到威严的爷爷,既有少年归乡的喜悦,又有面对帝王的敬畏,还有一丝想要证明自己的迫切。
他一边走,一边低声念着台词,偶尔停下来,对着空气模拟着行礼、抬头的动作,眼神也渐渐从平日里的温和,变得多了几分层次感。
片场已经搭好了宫殿的布景,红色的柱子,金色的匾额,还有穿着古装的群演们在来回走动,一派热闹的景象。
张黎导演看到唐宇过来,笑着招了招手:“唐宇,过来看看,这个走位你觉得怎么样?等会儿朱棣的扮演者李老师过来,你们先对一遍戏,找找感觉。”
唐宇走到布景里,按照导演指的路线走了一遍,又跟导演讨论起来:
“张导,我觉得朱瞻基刚进殿的时候,脚步可以慢一点,眼神先扫过殿内的摆设,再落到朱棣身上,这样能更突出他多年未归的陌生感,也能体现出他的谨慎。”
张黎导演点了点头,眼里满是赞许:
“这个想法好,就按你说的来。等会儿对戏的时候,注意跟李老师的眼神互动,朱棣对朱瞻基是寄予厚望的,既有严厉,也有疼爱,你们要把这种复杂的祖孙情表现出来。”
下午两点,第一场戏正式开拍。唐宇穿着明黄色常服,从殿外缓缓走进来,脚步沉稳,眼神从最初的扫过殿内。
慢慢落到坐在龙椅上的李老师身上,随即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恭敬:“孙儿朱瞻基,拜见爷爷。”
李老师饰演的朱棣,眼神威严,却在看到朱瞻基的那一刻,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回来就好,这些年在外面,有没有好好读书,好好习武?”
唐宇抬起头,眼神里满是认真:“孙儿不敢懈怠,每日读书习武,只为将来能帮爷爷分忧,为大明尽一份力。”
他的语气不卑不亢,既有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又有着对长辈的敬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贴合着朱瞻基的角色设定。
张黎导演坐在监视器后,看着屏幕里的画面,忍不住点了点头,对着身边的副导演说:“唐宇这悟性,果然没看错他,朱瞻基这个角色,他一定能演好。”
一场戏拍下来,唐宇没有NG一次,顺利通过。
工作人员们都忍不住鼓掌,李老师也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啊小伙子,第一次拍古装剧就能这么稳,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唐宇笑着道谢,刚走到休息区,就看到杨绵绵拿着手机跑过来:
“宇哥,蜜姐刚才给你发了好多消息,还发了她在《密逃》里解谜的照片,说等会儿录完就订票,明天一早就来剧组。”
唐宇接过手机,看着杨蜜发来的照片——照片里的杨蜜扎着高马尾,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放大镜看着线索,脸上带着认真的表情,还配了文字:
“等我明天过去,给你带好吃的,顺便探探班,看看我们‘朱瞻基陛下’拍戏的样子!”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指尖在屏幕上敲打着回复:
“好,我等你。明天拍戏间隙,带你去剧组附近的小吃街逛逛,听说那里的糖炒栗子特别好吃。”
夕阳西下,片场的灯光渐渐亮起,唐宇坐在休息区,一边背对着明天的台词,一边想着杨蜜明天过来的场景,心里满是期待。
他知道,接下来的拍戏日子或许会很辛苦,要背大量的台词,要反复琢磨角色的情绪,要适应剧组的作息,但只要想到有杨蜜的陪伴,有干妈和杨绵绵的支持,还有身边敬业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他就充满了动力。
夜色渐浓,唐宇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回到剧组安排的酒店房间。
他洗漱完,躺在床上,拨通了杨蜜的视频电话。
屏幕里的杨蜜刚录完节目,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笑着说:“今天录节目超累,不过很开心,等我明天过去,跟你好好说说今天的趣事。”
“好,”唐宇看着她,语气里带着心疼,“录了一天肯定累了,早点休息,明天路上注意安全。”
“知道啦,你也早点休息,别又熬夜背台词。”杨蜜叮嘱道,“晚安,我的‘朱瞻基陛下’。”
“晚安,我的杨小姐。”
挂了电话,唐宇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脑海里既想着明天的戏份,又想着杨蜜的到来。
他知道,无论是戏里朱瞻基波澜壮阔的人生,还是戏外自己充满温暖的生活,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进。
而这份温暖与热爱,也会支撑着他,在演艺和音乐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