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串Ip溯源的最终出口方向,竟指向地下深处某段早已注销的工业通信协议频段。
小林的手凝固在半空,呼吸都仿佛停滞了一瞬。
这种频段就像城市地下的幽灵血管,理论上早已废弃,却在黑暗中依然输送着不为人知的数据。
“锅炉房。”陆昭的声音打破了技术室的死寂,清晰而冷静,“宿舍楼的地下锅炉房。那个频段的物理接入点,历史上只可能在那里。”
没有多余的废话,突击指令迅速下达。
数辆警车无声地滑入夜色,在宿舍楼外围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包围圈。
全副武装的特警队员鱼贯而入,直扑那栋老旧建筑的心脏。
地下锅炉房的铁门锈迹斑斑,门锁却崭新得刺眼。
强行破门后,一股混杂着铁锈、尘埃与设备过热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
巨大的废弃锅炉在中央,而在它身后,一排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黑色机柜正闪烁着幽蓝色的指示灯,嗡嗡作响。
三台高性能服务器,被无数线缆连接,构成一个独立的微型数据中心。
“现场已控制,发现服务器阵列,嫌疑人不在。”耳机里传来队长简短的报告。
小林早已通过远程接入端口强行夺取了系统权限。
当服务器内部的景象投射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时,连见惯了网络世界光怪陆离的他,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屏幕上,五个独立的虚拟环境正在高速运行,每个环境的标题都触目惊心。
“陆昭人格模型b:创伤后应激受害者(脆弱版)”
“陆昭人格模型c:体制内改革者(理想版)”
“陆昭人格模型E:忏悔的赎罪者(崩溃版)”
每一个模型都在实时演算着。
程序调取着海量的数据库——从陆昭公开发表的论文,到他参与的所有案件的侧写报告,甚至包括了大量未公开的庭审录像、媒体访谈、乃至他童年时期接受心理辅导的零碎音频片段。
小林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脸色越来越白。
他调出一段代码的核心结构,放大在屏幕中央。
“这不是伪造……”他的声音干涩而震惊,“这不是AI凭空生成,这是……人格复制工程。Echo利用这些数据,重构了不同情境下的‘陆昭’,预测甚至引导你的每一种可能反应。”
沈清的目光落在屏幕下方一行不起眼的小字上,那是所有模型的统一终止指令。
她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当目标‘陆昭’被官方逮捕,或社会信用评级归零时,所有模型自动销毁,任务完成。”
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这场阴谋的真正目的。
这不是简单的模仿杀人,也不是单纯的栽赃陷害。
Echo想做的,是在现实中彻底“杀死”陆昭这个社会符号,用他亲手创造的虚假“陆昭”来取而代之,证明他那套扭曲的理论——人性是可以被完全预测、操控和替代的。
“疯子。”唐律师低声咒骂了一句。
陆昭却异常平静,他审视着服务器的后台日志,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一条规律性的记录吸引了他的注意。
“每日凌晨三点整,”他指着屏幕上那条不断重复的数据流,“都有一段大小约1.7mb的加密数据包向外传输,持续了整整三个月,从未中断。”
“我来试试。”小林立刻接手,开始破解那层层嵌套的传输协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终于,在绕过最后一层伪装路由后,最终的接收地址清晰地显现出来。
那是一个内部邮箱中转站,隶属于——监狱管理局。
而接收邮箱的用户名,只有一串简单的字符:h.m.Y.23。
韩明远。11月23日。
陆昭的瞳孔猛然收缩。
谜底在这一刻轰然揭晓,所有碎片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
那个在网络世界呼风唤雨,将警方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神秘“Echo”,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敌人。
“他是韩明远的精神代理人。”陆昭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了然,“韩明远人在狱中,无法直接行动。他就通过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隐秘渠道,联系上了他的旧部或是信徒,授意他制造了这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在精神和舆论上彻底摧毁我,动摇我追查下去的根基,从而保护他自己尚未暴露的秘密。这场认知战,从头到尾,都是他复仇的延续。”
指挥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一个身陷囹圄的阶下囚,竟然能遥控一场如此精密的心理战,这份智谋与能量令人不寒而栗。
必须终结这一切。
陆昭深吸一口气,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他转向小林:“立刻通过张薇的渠道放出假消息,就说警方取得了重大突破,将在明天上午十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展示一批刚刚从境外截获的、关于韩明远利用‘明远慈善基金会’进行跨国洗钱的原始账本。”
小林一怔,随即明白了过来。这是在敲山震虎。
消息如一颗深水炸弹,在午夜的网络世界瞬间引爆。
各大媒体平台纷纷转载。
不到半小时,那个一直保持沉默、代表着绝对理性的“陆昭人格模型A”账号,罕见地转发了这条新闻,并附上了一句评论:
“真相,不该由胜利者来书写。”
语气依旧冷静,却透出了一丝无法掩饰的情绪波动。
“他上钩了。”陆昭的嘴角勾起一抹锋利的弧度,“他在害怕。他怕我们真的揭开比‘Echo’计划更深的东西,那会污染他引以为傲的‘红眼计划’的纯粹性。”陆昭韩明远的脏钱,会玷污他的‘实验’。”
凌晨两点,城市陷入最沉的睡眠。
陆昭独自一人,潜入了市图书馆的顶楼天台。
这里是全市少数几个仍保留着老式短波发射设备的地方,也是唯一可能绕过监狱严密通讯管制的信号节点。
冷风呼啸,天台边缘,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人正背对着他,调试着一部便携式发信机,企图将最后的信息发送出去。
陆昭从阴影中走出,没有掏出武器,只是平静地开口,声音清晰地压过了风声:“陈默,你知道为什么你永远也造不出一个真正的我吗?”
那人动作一僵。
“因为你复制了我的语言,分析了我的行为,却永远不懂我的动机。”
黑衣男人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清秀而苍白的脸,正是“红眼计划”中那个最出色的研究员,陈默。
他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反而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动机?你所谓的动机是正义吗?不,是复仇。和我一样。”
“对,我们都在复仇。”陆昭坦然点头,向前走了一步,“但区别在于,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将罪恶送上法庭,并随时准备好为我的行为接受审判。而你,只想成为审判本身。”
陈默的眼神变得疯狂,他猛地伸出手指,准备按下发信机上的发送键。
就在那一瞬间,整栋图书馆大楼的灯光骤然大亮!
紧接着,天台的应急照明灯也全部开启,将两人照得无所遁形。
警方早已切断了整片区域的外部常规电源,并启用了独立的备用供电系统。
与此同时,强效的信号屏蔽装置启动,所有未经许可的无线电波都被瞬间压制。
陈默脸色剧变,低头看向自己的设备,却惊愕地发现,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信号已发送,连接成功”。
他不知道,陆昭在踏上天台前,已经让小林调包了这台发信机的核心芯片。
它连接的根本不是韩明远的秘密信箱,而是一个由警方构建的虚拟接收端。
刚才发送出去的,是一段由陆昭和小林联手伪造的、模仿陈默语气的预录音频:
“我是Echo。任务失败,服务器阵列暴露,‘人格复制’计划已完全泄露。韩先生,组织暴露了。”
三分钟后,监狱最高安全级别的探视室监控画面,实时传回了指挥中心。
画面中,韩明远正独自阅览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加密邮件。
他脸上的平静优雅瞬间崩塌,猛然从椅子上站起,双目赤红,状若疯虎。
他一把抓起桌上的玻璃水杯,狠狠砸向探视窗的防弹玻璃,发出一声困兽般的嘶吼:“废物!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完美的实验!”
指挥中心里,陆昭静静地看着屏幕上那个彻底失态的伪君子,拿起对讲机,声音平静而有力。
“审判开始了,但这次,规则由我来定。”
窗外,天际线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
这座沉睡的城市,即将在黎明中苏醒,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