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的烛影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剪影,李天泽望着殿外整装待发的匠人兵团,忽然觉得那些扛着铁锤、推着神火雷的汉子,比任何精装骑兵都更像铁铸的长城。李大宝正在给匠兵们分发护心镜,镜面映着漫天飞雪,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雪亮。
“殿下,” 狗剩抱着账本凑过来,鼻尖冻得通红,“匠人兵团的花名册造好了,您瞧 ——” 他指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张铁匠的儿子报了‘神火队’,卖炊饼的王老汉非要加入‘豆苗队’,说要让柔然人尝尝炊饼模子的厉害。”李天泽摸着花名册上晕开的墨迹,忽然想起在郓城看见的场景:百姓们举着农具加入护堤队,如今这些农具换成了神火雷和叠火箭头。他忽然轻笑,指尖划过 “李大宝” 三个字:“告诉弟兄们,护心镜上的名字,就是咱们的军旗,比任何帅字旗都金贵。”
殿内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是太子摔了茶盏。李天泽转身,正见李承乾盯着匠人兵团的方向,玉扳指在掌心掐出深深的印子:“二弟,你当真要带一群铁匠上战场?他们连马都不会骑,还不如给本太子的骑兵牵马!”“皇兄说错了,” 李天泽拍了拍李大宝的肩膀,后者正笨拙地往护心镜上刻 “杀” 字,“当年大禹治水,靠的是万民同心;如今退敌,靠的是万匠同锤。再说了 ——” 他指向匠兵们推着的神火雷车,“他们不会骑马,却会埋雷;不懂兵法,却懂铁矿 —— 柔然人的马蹄,踩得响草原的草,踩不响咱们的神火雷。”
二皇叔李世璟的笑声突然炸开,震得殿角冰棱坠落:“好!老子的骑兵正缺这样的先锋。” 他拍着李大宝的护心镜,甲胄上的鎏金虎头与镜上的 “豆” 字相映成趣,“明儿个出发,你带你的‘豆苗队’走水路,老子的骑兵走旱路,咱们在老龙弯碰头,让柔然人尝尝铁水和血水的滋味!”
朝会的余韵在风雪中消散,李天泽带着李大宝走进神火坊时,正见波斯老者在锻铁炉前祷告。老人的波斯语混着河南腔,在跳动的火舌间显得格外庄严:“火神在上,护佑这些握铁锤的手,让他们打出的不是兵器,是和平。”李大宝摸着炉边未刻完的 “淑妃闸” 铁模,忽然开口:“老先生,您说咱们刻在水闸上的名字,百年后还能看见不?”波斯老者用火钳翻动铁坯,火星子溅在他雪白的胡子上:“傻小子,当年大禹的治水碑被洪水冲毁了,可百姓嘴里的故事还在。咱们的名字刻在铁上,刻在百姓心里,便是洪水冲不毁的丰碑。”
是夜,李天泽在书房摊开老龙弯地图,吕嫣然正给铁苗缝制绣着神火纹的小战旗。烛火忽明忽暗,映得妻子眼中波光流转:“殿下,你还记得在郓城时说的话吗?说铁桩是百姓的骨头,神火是百姓的魂。” 她忽然轻笑,针线穿过绣布的声音像极了锻铁炉的节拍,“如今咱们的孩子,怕是要在神火雷的爆炸声中长牙了。”
李天泽望着女儿熟睡的小脸,忽然想起母妃留下的治水图,图角处有行小字:“民为水,君为舟,匠人作楫。” 他忽然握住吕嫣然的手,绣针在护心镜纹路上留下细密的针脚:“等退了柔然,咱们在老龙弯建所学校,就叫‘楫舟书院’,让孩子们知道,匠人手中的楫,既能划船,也能护船。”
更漏声中,猫妖如夜枭般落在窗外,送来的密信让李天泽瞳孔骤缩:三皇叔余孽买通了神火坊的伙夫,试图在匠人兵团的炊饼里下蛊。他忽然轻笑,将密信凑近烛火,火光照亮信末的菊花印 —— 那是林玲儿父亲书房的火漆。
“去告诉猫妖,” 李天泽望着窗外飘雪,“把下蛊的炊饼送给柔然使者,就说这是大魏的‘神火酥’,吃了能刀枪不入。” 他忽然想起白天林玲儿欲言又止的模样,袖中藏着的玉扳指硌得掌心发疼 —— 那是她今早塞给他的,刻着半朵玉兰。
雪越下越大,神火坊的锻铁声却愈发清晰。李天泽站在窗前,看着匠人兵团的火把在雪地里连成一条红线,忽然觉得这不是军队,而是一条流动的铁河,每条支流都连着千万百姓的炉灶。当第一声神火雷在老龙弯炸响时,这些来自民间的铁匠、炊饼师傅、豆腐郎,便会让柔然人明白:大魏的神火,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私产,而是千万双手捧出的太阳。
次日清晨,李天泽在城门口送别匠人兵团,李大宝的护心镜在朝阳下闪着光,镜面上新刻的 “民” 字还带着锻铁的余热。他忽然想起在旧书市遇见林玲儿的场景,她当时说的 “春风化雨”,此刻竟在漫天飞雪中化作了护民的铠甲。
“殿下,” 李大宝忽然跪下,护心镜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越的响,“小的不识几个字,但小的知道,咱们这一去,是给天下的铁匠争口气,给天下的百姓守个家。”李天泽扶起他,看着匠人兵团迈着参差不齐的步伐出城,忽然觉得这便是大魏的希望 —— 没有华丽的甲胄,没有显赫的出身,只有一颗颗滚烫的心,和一双双磨出老茧的手。
金銮殿的铜钟敲响出征的号令时,李天泽摸着腰间的百工总督令牌,忽然轻笑。这令牌不再是官爵的象征,而是块烧红的铁,连着神火坊的炉火,连着老龙弯的河水,连着千万百姓的期盼。当他翻身上马,看见远处铁花书院的学子们举着火把送行,忽然明白,这场战役的胜负,早已写在每个匠人掌心的老茧里,写在每个百姓眼中的信任里。
雪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神火雷的引信上。李天泽望着老龙弯方向,忽然想起波斯老者的话:“火,能烧尽寒冬,也能照亮春天。” 而他知道,当神火在老龙弯炸响时,照亮的不仅是战场,更是大魏的未来 —— 一个匠人有尊严、百姓有希望、皇权有温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