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手指在终端上划过,将坐标发送出去不到十分钟,程雪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信号源确认。”她说,“中非共和国边境,废弃军事基地。建筑结构正在重构。”
屏幕上开始生成三维模型。墙体厚度、通风管道走向、电力线路分布,全部以灰蓝色线条快速勾勒出来。热力图同步加载,显示内部有三十七个生命体征,集中在中央大厅和地下二层。
陈默没有说话,只是按下通讯键,接通安保指挥频道。
三分钟后,雷虎走进指挥中心。他手里拿着战术背包,肩上搭着一件深灰色作战服。衣服左臂位置绣着凤凰徽记,右臂是褪色的特种兵编号。
“西非那边情况不明。”陈默说,“但信号频率和涅盘峰事件有关联。”
雷虎点头。他走到屏幕前,盯着那组坐标看了五秒,然后开始换装。脱下西装,拉上作战服拉链,扣紧护膝和战术腰带。最后从包里取出军用匕首,插进小腿外侧的刀鞘。
“我带四人小组出发。”他说,“运输机已经准备好了。”
陈默递出一份文件。上面是联合国特派团成员名单和儿童医院人质信息。各国反恐部门已签署联合行动授权书,加盖电子签章。
“这不是公司任务。”雷虎抬头看着他。
“也不是私人恩怨。”陈默回应,“是必须做的事。”
雷虎没再说话。他拿起头盔,转身走出指挥室。电梯门关闭前,他的手在军徽上停了一瞬。
飞机起飞两小时后,程雪完成了建筑内部结构建模。量子计算机逆向解析了三十年前的原始施工图纸,结合卫星热成像,生成了实时动态拓扑图。她启动仿生蜂群无人机,十二只微型飞行器从邻国秘密基地升空,借夜色飞向目标区域。
无人机通过通风口进入建筑内部。画面传回指挥中心时,所有人都看到了被绑在柱子上的人质。孩子们戴着黑色头套,手腕被塑料束带固定。两名武装分子持枪巡逻,身上穿着改装过的防弹背心。
程雪放大其中一人脸部。系统比对成功——曾出现在三年前端掉陈氏海外服务器的境外武装名单中,代号“蝰蛇”。
同一时间,雷虎的小队已潜入基地外围。他们避开主路,沿着干涸的排水渠前进。地面温度高达四十度,但没人停下。雷虎用手势下达指令,四人呈扇形散开,贴墙移动。
通讯频道保持静默。只有心跳监测数据在后台跳动。
突袭行动在凌晨两点零七分开始。雷虎从地下排水管破口进入,用匕首割开金属隔板。其他队员同步切断外部电源和通讯基站。整栋建筑陷入黑暗。
程雪远程操控蜂群无人机释放干扰气体。无色无味的雾气顺着通风系统扩散,让敌方电子设备出现短暂失灵。三名哨兵在走廊倒下,连警报都没来得及触发。
雷虎摸到中央大厅外。他贴墙蹲伏,听里面动静。一名人质正在被拖行,脚步声杂乱。接着是打火机点燃的声音,有人要引爆炸药。
他不再等待。一脚踹开侧门,翻滚入内。第一枪未响,第二枪击落对方手中的遥控器。突击队员紧随其后,控制两侧出口。
武装分子反应很快。一人扑向引爆装置,手指刚碰到按钮,就被雷虎飞身撞开。两人在地上扭打。对方抽出短刀刺来,雷虎侧身避过,反手用匕首卡住对方手腕,一记肘击将其制服。
整个过程持续不到四分钟。
人质全部救出,无伤亡。医疗小组在外围接应,直升机将伤员送往最近的医院。联合国特派团团长在获救后当场打电话给秘书长,要求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天亮前,行动视频片段开始在网络上传播。一段十秒的夜视镜头显示一名战士背着孩子冲出火场,身后墙体轰然倒塌。画面模糊,但凤凰徽记清晰可见。
陈默坐在指挥中心,面前大屏播放全球新闻直播。多家媒体打出标题:“私营安保力量完成不可能任务”“谁给了他们执法权?”
他打开全球发布会通道。
“我们接到的是求救信号。”他说,“不是商业订单。”
镜头前,他展示各国联合授权文件、行动时间轴、无人机取证记录。每一帧都有时间戳和地理标记。
“当孩子被绑在炸弹旁边直播,而我们知道位置,有能力行动,不去做才是犯罪。”
现场记者无人提问。
当天下午,#thankYouLeihu 话题登上七国热搜。获救人质家属联名写信致谢。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声明,称此次行动“重新定义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安全中的角色”。
次日上午十点,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特别会议。秘书长亲自为雷虎颁发“国际反恐杰出贡献勋章”。全场起立鼓掌。
雷虎站在台上,只说了一句:“我只是完成了该做的事。”
他没有多看镜头一秒,转身离开会场。专机已在机场待命,返程航线已规划完毕。
陈默一直守在指挥中心。大屏切换到雷虎授勋画面时,程雪突然出声。
“发现异常数据流。”
她调出监控窗口。一组加密Ip正在尝试接入陈氏核心数据库,来源地与刚才的军事基地不在同一区域。但信号特征相似,都是低频跳变模式。
“不是巧合。”陈默站起身。
程雪已经开始追踪。量子系统捕捉到数据包的微小延迟,逆向定位到西非另一处隐藏节点。地图上,红点闪烁起来。
陈默抓起通讯器。
“通知雷虎,落地后直接转场。”
他的手指落在执行键上。
屏幕上的红点又多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