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暗藏未了情 铁蹄踏碎相思梦
次日黄昏,暮色如纱,将京都的街巷染成一片朦胧的淡紫。琴妤特意换了件淡紫色访问着,衣袂间绣着几缕银线暗纹,在暮光中若隐若现,宛如她心中那缕难以言说的情愫。她站在松琴亭的廊下,望着八坂神社方向的石阶,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不安。
周珏早已在石阶下等候,他身着笔挺的西装,手中却攥着一封电报,电报纸的边缘已被揉得发皱。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忧虑,仿佛这封电报里藏着什么不祥的预兆。
“家父急召我回国。”周珏的声音有些发涩,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千斤重担,“卢沟桥……开战了。”
琴妤闻言,脚下一滑,险些摔倒。周珏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就在这一瞬间,她腰间的古锦囊掉了出来,落在石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周珏弯腰拾起锦囊,目光落在囊口那金线绣着的“建安十三年冬”六个小字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这是……”
“先祖遗物。”琴妤抢回锦囊,动作中带着一丝慌乱。她轻轻抚摸着锦囊,仿佛在抚摸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里面装着周瑜的断箭簇和她的一缕青丝,这一千七百年来,她从未离身。这锦囊,是她与先祖之间唯一的联系,也是她心中最珍贵的宝物。
祭典的鼓声从远处传来,掩盖了两人急促的心跳声。琴妤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跟我来。”她轻声说道,带着周珏登上五重塔。
五重塔高耸入云,站在塔顶,整个京都尽收眼底。华灯初上时分,京都的夜景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琴妤突然指向东南方,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那里本该是朱雀大街。”
周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寻常街巷,并无特别之处。可当祭典焰火升空时,奇迹发生了。他竟看见幻影般的盛唐长安:朱雀门上旌旗猎猎,一队骑兵踏着《兰陵王入阵曲》的节拍驰过,马蹄声、鼓声、号角声交织在一起,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琴妤!”周珏突然用中文喊她的名字,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们是不是……”
话音未落,防空警报撕裂夜空,如同一把利刃,划破了这短暂的宁静。远处传来爆炸声,京都站方向腾起黑烟,仿佛一头凶猛的野兽,正吞噬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回松琴亭的路上,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宪兵正在挨户搜查,他们的眼神冷酷无情,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周珏的留学生证件被扣留,勒令他三日内离境。阿部夫人哭着说松琴亭被征为军官俱乐部,艺伎们都要疏散。
“跟我走。”深夜,琴妤带着周珏来到储藏室。她小心翼翼地解开三层袱纱,取出一件青色吴服。这件吴服是她照着《三国志》记载仿制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周珏抚过衣服上的云纹,突然感到一阵头痛欲裂。破碎的画面涌入脑海:长江上的火船、中箭坠马的将军、城楼上抚琴的女子……这些画面如同碎片一般,在他的脑海中拼凑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景。
他踉跄着抓住琴架,三味线轰然倒地,琴柱摔出暗格里的竹简。周珏颤抖着展开斑驳的竹简,上面用隶书写着:“瑜此生唯负小乔,来世当偿琴娘。”
这一刻,周珏仿佛明白了什么。他转头看向琴妤,眼中满是震惊与感动。而琴妤,早已泪流满面。
院外传来摩托声,由远及近,仿佛死神的脚步。琴妤急忙推周珏进密道。密道里昏暗无光,只有微弱的烛光摇曳着。隔着木板,她听见军官的咆哮和瓷器碎裂声,仿佛每一声都敲击在她的心上。
当三味线被砸碎的声响传来时,她咬破嘴唇才忍住呜咽。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滴在衣襟上,宛如一朵朵盛开的红梅。
密道里,周珏紧紧握着琴妤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给她力量。“琴妤,别怕。”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保护你。”
琴妤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却也带着一丝笑意。“我相信你。”她轻声说道,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恐惧与不安都烟消云散了。
两人沿着密道前行,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了出口。出口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仿佛为他们铺就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他们走出密道,回头望去,只见松琴亭的方向火光冲天,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悲壮的历史。琴妤默默地闭上眼睛,心中默念:“先祖,您看到了吗?这一千七百年来,我从未忘记过您。如今,我找到了他,那个与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请保佑我们,能够平安度过这场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