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社的活动室里,十二张椅子围绕着中央的长条桌整齐摆放,所有成员都已到齐。苏晴站在桌前,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集训计划表,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 。
“距离院系挑战赛还有一个月,从今天起,我们启动为期两周的专项集训。” 苏晴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她将集训计划表分发给众人,“这次集训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打破精英社对空间系赛事的垄断,争取拿到空间秘境的进入资格。”
“凌夜,这次集训,我想任命你为战术指导。” 苏晴突然说道,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凌夜身上,“你有炎城的实战经验,对空间技能的运用精准,还能快速制定应对策略,由你负责设计团队战术,最合适不过。”
凌夜有些意外,但很快反应过来,起身点头:“请苏社长放心,我会全力以赴,设计出最适合我们研究社的战术。”
林小雨立刻举手附和:“我支持凌夜!上次废土任务,要是没有他的战术,我们根本打不过铁脊兽!” 张昊也跟着点头,其他成员见状,也纷纷表示认可 —— 经过废土任务的并肩作战,凌夜早已用实力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集训正式启动,第一阶段的基础技能强化在训练馆展开。凌夜根据每个成员的异能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空间系成员重点练习能量压缩与瞬移精准度,土系成员强化陷阱布置速度与防御强度,水系成员提升冰冻控制的范围与时长,木系成员则专注于治疗效率与辅助控制技能。
每天清晨,训练馆还没开门,研究社的成员就已在门口等候;直到傍晚闭馆,馆内依旧能看到他们训练的身影。凌夜除了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还会穿梭在各个训练台之间,为成员们提供指导 —— 他教空间系的成员用 “能量丝” 提升切割精准度,帮土系的张昊优化土刺陷阱的触发机制,给水系的李娜演示如何用空间标记定位,辅助冰冻射线命中目标。在凌夜的指导下,成员们的基础技能进步神速,短短五天,整体实力就提升了一个档次。
很快,集训进入第二阶段 —— 跨系配合训练,这也是最关键、最困难的阶段。研究社成员包含空间系(4 人)、土系(3 人)、水系(3 人)、木系(2 人),不同系别的异能特性差异巨大,想要实现无缝衔接,绝非易事。
训练第一天,问题就暴露出来。张昊释放 “土墙防御” 后,空间系的林小雨想通过瞬移穿过土墙支援队友,却因土墙能量过于密集,瞬移到一半被弹了回来,差点撞到墙上;水系的李娜释放 “冰冻射线” 冻结敌方模拟目标后,凌夜准备用空间切割补刀,却因冰冻效果消失太快,错过了最佳攻击时机。类似的失误接连发生,成员们的积极性逐渐低落,连张昊都忍不住抱怨:“跨系配合也太难了,根本找不到节奏!”
凌夜看着沮丧的众人,没有慌乱。他召集所有人围坐在一起,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画了一个表格:“我有个想法,我们做一份‘技能衔接表’,把每种技能的释放时间、覆盖范围、持续效果都标注清楚,然后按表练习,逐步找到配合节奏。”
说着,凌夜在表格上写下 “土系 - 土墙防御”:释放时间 2 秒,覆盖范围 5 米 x3 米,持续时间 10 秒,能量波动强度中等,可预留 1 米宽的瞬移通道。接着又写下 “水系 - 冰冻射线”:释放时间 1.5 秒,覆盖范围 10 米直线,持续时间 8 秒,冻结后目标防御降低 30%,最佳补刀时间为冻结后 3-5 秒。他一边写,一边解释:“比如张昊释放土墙时,提前在右侧预留 1 米通道,林小雨就能在土墙成型后 0.5 秒,从通道瞬移支援;李娜冻结目标后,立刻用能量信号通知空间系成员,3 秒内完成补刀,这样就能避免失误。”
成员们看着表格,眼前豁然开朗。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按照 “技能衔接表” 反复练习:土系成员释放陷阱后,用能量波动传递信号;水系成员控制目标后,立刻标记补刀点;空间系成员根据信号瞬移配合;木系成员则在固定区域设置治疗点,确保队友的能量补给。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流畅配合,只用了三天时间,跨系技能的衔接效率就提升了 60%。
第二阶段结束后,凌夜根据精英社 “空间系为主,攻击强势,防御薄弱” 的特点,设计了一套 “防御反击” 战术:战斗开始后,土系成员在战场外围布置 “大范围土刺陷阱”,限制敌方空间系成员的瞬移范围;水系成员隐藏在陷阱后方,用 “冰冻射线” 精准冻结敌方核心输出的技能,打断其攻击节奏;空间系成员则借助陷阱掩护,瞬移到敌方侧翼或后方,用空间切割攻击敌方防御薄弱的背部,同时保护水系与木系成员;木系成员在战场中央设置 “环形治疗场”,持续为队友补充能量,并用 “藤蔓缠绕” 辅助控制漏网之鱼。
“这套战术的关键,在于‘快、准、稳’。” 凌夜在战术讲解会上说道,“土系陷阱要快,30 秒内完成布置;水系冰冻要准,锁定敌方核心输出;空间系偷袭要稳,一击必中后立刻撤离,避免被包围。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三点,就能在面对精英社时占据主动。”
集训第五天,研究社进行了首次模拟对抗 —— 凌夜带领一队(2 空间 + 2 土 + 1 水 + 1 木),苏晴带领另一队(模拟精英社,3 空间 + 1 土 + 1 水 + 1 木),战场设置为学院的标准对战台,规则与院系挑战赛一致。
“模拟对抗开始!” 随着苏晴的一声令下,战斗正式打响。凌夜队的土系成员立刻行动,30 秒内就在对战台边缘布置了一圈土刺陷阱,形成了一道防御线。苏晴队的空间系成员试图瞬移突袭,却被土刺陷阱限制了范围,只能在陷阱外围徘徊。
“水系,冰冻左侧目标!” 凌夜的声音响起,水系成员立刻锁定苏晴队的空间系核心,释放冰冻射线。目标被冻结后,凌夜立刻瞬移到其后方,空间切割刃精准刺入目标背部,“击杀” 一名空间系成员。苏晴队见状,立刻调整战术,集中攻击凌夜队的土系防御,试图突破陷阱。
“木系,治疗土系成员!空间系,绕后偷袭水系!” 凌夜快速调整指令,木系成员的治疗场瞬间覆盖土系成员,补充其消耗的能量;两名空间系成员则瞬移到苏晴队的水系成员身后,打断其攻击技能。失去水系支援后,苏晴队的攻击节奏被彻底打乱,凌夜队趁机发起反击,短短十分钟,就 “击败” 了苏晴队的四名成员。
“模拟对抗结束,凌夜队获胜!” 裁判宣布结果时,凌夜队的成员们激动地欢呼起来,苏晴队的成员也笑着鼓掌。
苏晴走到凌夜身边,眼中满是欣慰:“战术设计很合理,针对性很强,完美克制了精英社的攻击风格。虽然你们在配合上还有些生疏,比如土系陷阱的覆盖范围偏差了 1 米,水系冰冻晚了 0.3 秒,但整体表现已经超出预期。只要再加强一周的配合训练,你们完全有机会在院系挑战赛中,击败精英社的二线队伍,甚至和他们的主力队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