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温酒斩华雄”的壮举,如同在沉闷的联军大营中投下了一颗惊雷,迅速传遍各营。益州牧刘隆及其麾下猛将赵云之名,一夜之间响彻全军。原本对刘隆这个“西陲州牧”不甚在意的关东诸侯们,纷纷收起了轻视之心。接连几日,前来刘隆营中拜访、道贺的诸侯使者络绎不绝。
刘隆对此应对得体,既不骄矜,也不过分热络,保持着一种沉稳有礼的态度。他深知,在这鱼龙混杂的联军大营中,声望是一把双刃剑。
这一日午后,刘隆正与郭嘉、戏志才、法正在帐中议事,亲卫来报:“主公,营外有三人求见,自称是平原相刘备及其义弟关羽、张飞。”
帐内顿时一静。郭嘉眼中精光一闪,戏志才抚须微笑,法正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刘隆心中一动,暗道:“终于来了。” 他对于这位历史上的蜀汉昭烈帝,充满了复杂的好奇。此刻的刘备,虽有关羽、张飞万人敌的兄弟,但自身势力单薄,仅凭一个“汉室宗亲”的空头名分和一个小小的平原相职位,在诸侯中并不起眼,甚至常遭袁术等显贵白眼。他能主动来访,目的不言而喻——结交新近声名鹊起的刘隆。
“有请。”刘隆整理了一下衣冠,沉声道。
片刻,帐帘掀起,三人步入帐中。为首一人,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虽然衣着简朴,甚至带着几分风尘仆仆,但眉宇间自有一股温和而坚韧的气度,令人心折。正是刘备刘玄德。
其身后左侧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不怒自威,正是刚斩了华雄的关羽关云长。右侧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正是猛张飞。
“备,闻刘使君麾下赵将军斩将扬威,特来道贺!冒昧来访,还望使君海涵。”刘备拱手施礼,态度不卑不亢,言辞恳切。
关羽、张飞亦随之行礼,关羽目光沉静,在刘隆和其身后赵云身上扫过,微微颔首;张飞则瞪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帐内陈设和刘隆等人。
“玄德公客气了!快请坐!”刘隆起身相迎,笑容和煦,“云长兄前日欲斩华雄之勇,隆亦钦佩不已!这位想必就是翼德将军吧?果然虎将!” 他先提及关羽,既示好,也暗中点出赵云之功,分寸拿捏得极好。
双方分宾主落座,寒暄几句后,刘备叹道:“董卓篡逆,人神共愤。备虽不才,亦愿效绵薄之力,奈何人微言轻,唯有与二位义弟,凭一腔热血,追随盟主,以尽臣节。今日见使君麾下人才济济,将士用命,方知汉室气运未绝,备心甚慰!”
刘隆心中暗赞刘备会说话,明明自身势单,却将姿态放得极低,以“汉室宗亲”共勉,拉近关系。他笑道:“玄德公过谦了。公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血统尊贵,更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兄弟辅佐,他日必非池中之物!隆虽得据益州,然根基浅薄,日后还需玄德公这样的宗亲英杰,多多扶持才是。”
这话看似抬举,却将刘备的“宗亲”身份高高架起,与其现实窘境形成微妙对比。刘备面色如常,连称不敢。
郭嘉、戏志才等人静坐一旁,默默观察。郭嘉忽然轻咳一声,看似无意地对法正低语(声音却足以让刘备听见):“孝直,我观关云长将军,有国士之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乃世之虎将!可惜……若得遇明主,假以兵马,其功业当不止于此啊。”
这话听起来是夸赞关羽,但“若得遇明主”几个字,却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一下。关羽闻言,丹凤眼微微开合,瞥了郭嘉一眼,神色不变,但握着酒杯的手指却微微紧了一下。刘备端坐不动,恍若未闻。
戏志才接口,对刘隆笑道:“主公,张翼德将军性如烈火,声若雷霆,乃冲锋陷阵之奇才。如此猛将,世间罕有。玄德公能得关、张二位生死相随,真乃福缘深厚。”
这话则点出关张之勇,并强调刘备的“福缘”,隐隐有关张之能胜过刘备之能的意思。
刘隆会意,举杯对关羽、张飞道:“云长兄、翼德兄,隆敬二位是英雄!我益州别的不敢说,但最是敬重英雄好汉!他日若有机会,二位将军可愿来我益州盘桓些时日,也让隆一尽地主之谊,与二位切磋武艺,畅谈天下?”
这话直接越过刘备,向关张二人发出邀请,虽是客套,但在当前语境下,意味深长。
张飞心直口快,闻言哈哈一笑:“刘使君豪气!有机会定去益州叨扰,尝尝蜀中美酒!”
关羽则沉稳得多,拱手道:“刘使君厚意,羽心领了。然羽与大哥、三弟誓同生死,共扶汉室,大哥在何处,羽便在何处。”
刘备此时方开口,笑容温和:“使君美意,备代二位贤弟谢过。他日若有机缘,定当拜访。” 轻易将话题带过,彰显了兄弟情谊,也化解了潜在的尴尬。
刘隆心中暗凛,刘备的沉稳和关张的忠诚,果然名不虚传,非轻易可动。但他本意也非立刻离间,只是埋下一颗种子。
接下来,双方又聊了些天下大势、讨董策略,气氛看似融洽。刘备言辞间,对刘隆治理益州、麾下精兵强将表示钦佩,隐隐有依附求助之意,但又不失气节。刘隆则始终保持着礼貌性的热情,对刘备的暗示,只表示“同为汉臣,理当互相扶持”,却无实质承诺。
约莫半个时辰后,刘备起身告辞。刘隆亲自送至营门。
临别时,刘隆握着刘备的手,诚恳道:“玄德公,关东联军,鱼龙混杂,非久留之地。公乃汉室宗亲,身系天下之望,当善自珍重。若有难处,可遣人至益州寻我。”
这话半是关心,半是提醒,甚至带有一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暗示。
刘备深深看了刘隆一眼,拱手道:“使君金玉良言,备铭记于心。保重!”
送走刘备三人,刘隆回到帐中。郭嘉微笑道:“主公,此刘备,喜怒不形于色,能屈能伸,关张万人敌,且忠心不二,真枭雄之姿也。然其眼下势微,根基全无,如无根之萍。嘉观其志不小,绝非久居人下者。”
戏志才道:“方才寥寥数语,虽未能动摇其根本,然‘明珠暗投’之念,或已在关、张心中留下痕迹。尤其云长,心高气傲,见主公如此看重,而刘备却处处受制,对比之下,难免心生感慨。此乃慢工细活。”
法正道:“主公今日之举,恰到好处。既示好结纳,又暗藏机锋。刘备此人,可用而不可信,可交而不可依。日后对其,当以羁縻为主,若其势大,则需早做防备。”
刘隆点头,目光深邃:“我知此人,乃当世英雄。今日种因,他日或能得果。眼下,且看这联军大戏,如何收场吧。”
他走到帐外,望向刘备营寨的方向。乱世之中,英雄并起,今日把酒言欢,他日或许就是疆场对手。今日埋下的种子,不知会在未来,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
而联军大营上空,看似因斩华雄而高涨的士气之下,更大的暗流,正在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