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手指轻敲桌面,眉头微蹙。
桌上的文件摊开,资金预算表的右下角赫然写着一个刺目的数字——缺口超过预期整整三成。
他抿了抿嘴,目光在表格上来回扫视,试图找出可能的压缩空间。可这项街道产业升级规划,从设备采购到技术引进,再到市场拓展,每一项都已精打细算,再压缩,只会伤筋动骨。
“林局,街道财政那边刚回话,说是今年预算已经分配完毕,短期内很难再拨出专项资金。”李倩站在门口,语气有些迟疑。
林辰点了点头,没有立刻说话。他合上表格,目光落在窗边的那叠资料上——鸿宇机械的详细情况、行业分析、技术瓶颈、市场潜力……他记得那家企业的负责人说过一句话:“只要能引进新技术,我们就能活。”
可技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有钱。
“先不急。”林辰淡淡道,语气平稳得像是在说天气,“我们还有别的路。”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专项基金、政策匹配、企业合作”。
“你去查一下,街道有没有未使用的专项扶持基金,尤其是和产业升级、中小企业扶持相关的。”他抬头看向李倩。
李倩点头,转身离开。
林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迅速回溯起街道近几年的财政报表。他有记忆过目不忘的能力,那些数字、条目、项目名称,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晰。
他记得,有一笔专项资金,是几年前省里拨下来的,专门用于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全使用。
这笔钱,或许就是突破口。
但他不能贸然开口,得先核实清楚。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刘伟的号码。
“老刘,你现在能不能去街道财政所一趟,查一下过去三年的专项基金使用情况,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扶持类的。”他的语气不急不缓,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电话那头传来刘伟的声音:“在呢,林局。我这就去。”
挂断电话后,林辰重新睁开眼,目光落在桌上的项目进度表上。
资金是个问题,但不是唯一的。
他翻开人力资源计划表,发现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的缺口同样不小。
街道办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集中在行政和后勤岗位,真正懂技术、能带队的人寥寥无几。
李倩又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表,“街道财政所那边查了,确实有一笔专项资金,金额是两百万元,用途是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但目前还没动。”
“有没有使用期限?”林辰问。
“有的,截止到明年一季度,如果没使用,就要退回省里。”
林辰嘴角微微一勾,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好,这笔钱我们得争取。”他点头,“你先整理一下这笔基金的申请条件和使用流程,看看我们能不能用在鸿宇机械的项目上。”
“明白。”李倩转身离开。
林辰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专项基金申请材料准备”。
他知道,这笔钱未必能全部用上,但哪怕能争取一部分,也能缓解燃眉之急。
可就在他准备继续翻阅资料时,李倩回来了。
“林局,我问了财政所的人,他们说这笔基金确实存在,但申请流程比较复杂,需要区级部门审核,而且街道办之前没提过申请,现在临时提出来,可能会被质疑动机。”
林辰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你去准备材料吧,我来想办法。”
说完,他离开了办公室。
林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脑后,眼神微眯。
他清楚,这笔钱的申请不是难事,真正难的是,如何让上级部门相信,这个项目值得投资。
他得找人。
王为民,区长,是关键人物。
但要让王为民点头,不能只靠一张申请表,得有说服力的数据、案例、前景。
他翻开之前区发改委发来的政策解读和参考案例,目光落在一份成功案例上——邻市某街道通过技术升级,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转型。
“把这个案例整理出来。”他把李倩叫到办公室说道,“再找几个类似的成功项目,特别是有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产业联动的。”
“好的。”李倩接过文件,快速翻阅。
林辰重新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项目亮点提炼、政策匹配点、成功案例引用”。
他知道,要争取资金,不能只靠申请,还得讲清楚这个项目的价值。
他开始构思一份项目报告,重点突出鸿宇机械的技术潜力、市场需求、带动效应,以及与政策方向的契合度。
可就在他写得专注时,刘伟来了。
“林局,人力资源那边反馈,目前街道办能调拨的人员有限,特别是技术岗位,几乎没有储备。”
林辰抬起头,眉头微皱。
“有没有什么办法?”
“他们建议我们和本地高校合作,招一批应届毕业生,或者找培训机构临时培训一批人。”
林辰沉吟片刻,点头:“这个方向可行。”
他立刻让刘伟联系本地几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看看有没有即将毕业的机械、自动化、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愿意来实习。
“另外,我们得优化流程。”他补充道,“不能等人员齐全了再推进项目,得先集中力量做核心部分。”
刘伟点头离开。
林辰重新坐回办公桌前,目光落在项目进度表上。
资金和人员,是眼下最大的两个难题。
但他知道,这两个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联动解决。
比如,如果能争取到资金,就可以用于招聘和培训;而如果能提前储备人才,也能让项目更有说服力,更容易争取资金。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资金与人才联动方案”。
然后,他组织项目组成员开会,让大家一起讨论目前的困境和可能的解决路径。
会上,有人提出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有潜力的员工进行短期培训,也有人建议与培训机构合作,开设定向班。
“还有一个点。”一位老员工开口,“我以前做过一个类似的项目,当时资金紧张,我们就采取了‘分期投入、分段验收’的方式,先启动核心部分,再逐步扩展。”
林辰眼前一亮。
“这个思路不错。”他点头,“我们可以把项目拆分成几个阶段,优先启动最能见效的部分,用阶段性成果来争取后续资金和资源。”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形成了一份初步的应对方案。
林辰看着桌上的资料,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
他决定,先整理出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突出项目的价值、政策匹配度和阶段性推进方案,然后去找王为民汇报。
同时,他也要加快与高校和培训机构的对接,确保人才储备尽快落实。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阳光洒进来,落在他的肩上。
街道上,车流如织,人来人往。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
困难重重,但他不会退缩。
他要做的,不只是推动一个项目。
他要,打造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