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看着秦氏也站在院子里,赶紧走几步,上前轻扶着秦氏,她是从小在秦氏身边长大的,主仆情深,自然而然就这么做了,
“夫人,我刚从永安坊侯府过来,那边对于裴家的年礼不是很明白,我就顺手帮忙整理了一下,又写了礼单,正好顺路到这里,您也帮我看着点。这是府上大事,不敢出差错了。“
“呵,我这把你给了赵瑞,结果好啊,你倒是开始来使唤我了,“
“夫人哪里话,我哪敢啊,只是我很多东西也不是很懂,怕出错嘛,请夫人帮忙把关“。
二人说笑着看着礼单,商量着里面的东西是否够分量,合乎礼节。最后芍药又说道,
“幽州传来消息,公爷已经安全到了幽州,不日将回太原,但过年又是回不来了,唉,这一大家子功劳是有了,可是公爷这几年从没有在家过年,想想也是伤神。“
说着一伸手,拿过一个包裹递了上来,秦氏旁边的丫鬟赶紧接了过去,放在一边,并没有打开,她知道这肯定是丹阳郡公送回来给夫人的。
秦氏一听也是,好好的孩子,为了家里的荣光,几年了都不曾在家过个年,都是在外出征,这富贵看似耀眼,可是哪有不付出就有回报的?想想自家现在也沾着赵瑞的光,笑着说道,
“你最近寄东西过去了么“?
“正打算将公爷的一些衣服送过去,不用到幽州,直接到洛阳就行,纪娘会带着前往太原去,哼,两个都是不中用的,说是让去照顾公爷,结果都在洛阳待着享福,却让公爷去草原冰天雪地挨冻受饿,等回来看我怎么收拾她们“。
“好了吧,他那是去打仗,怎么带着她们,你虽然管着家,也不要太苛责她们。传出去可不好,尤其是你现在还没个身份,要是有人说你奴大欺主,有你受的。“
秦氏说着让人去拿过一个包裹,交给芍药,也没说话,芍药便明白了,这是要寄给赵瑞的,赶忙接了。
朝堂之上这些天风平浪静,尤其是马上要过年了,一些衙门都在整理一年的工作情况,该歌功颂德的要提出来大讲特讲,该掩饰的赶紧毁灭证据,总之要形势一片大好才行。
自从上次在朝会上提出不要赏赐的李元吉,反而被李渊大大奖励和赏赐了一番,最近也算是老实,不在胡乱莽撞走鸡斗狗,除了不理政务之外,就是给李世民添堵这点爱好了。每次都搞得李世民头大,还拿他没有办法,前两天竟然怂恿尹妃的父亲尹阿鼠像李世民索贿,而且还要安排几个家人在军中入职。
尹阿鼠本来就是泼皮无赖,靠着尹妃得封,从他的名字就知道这个人本身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不过是小人得志罢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八竿子打不到的亲友前来投奔,尹阿鼠呢,总想着在这些人面前表现一二,于是胡乱允诺。
这次李世民班师回朝,虽说被李元吉横插了一杠子,但还是赏赐下来了,尹阿鼠就想着让李世民帮忙解决一些朋友职位,而且既然是他的亲属来了还要给个面子,最起码是个小官,李世民哪里能愿意,结果尹阿鼠小人之心泛滥,跑到尹妃那里哭诉,搞得李世民又被李渊拉去太极宫骂一顿。
听说此事,李元吉很开心,回到武德殿,发现杨妃正穿着一件白狐皮的裘衣,外面套着一件孔雀羽毛绣制的金丝锦缎大氅,正在院里赏梅,杨妃本身条件就好,身材婀娜,再加上这样装饰,让李元吉目旷神怡。
“看看,这是瑞哥儿从幽州给我送来的,怎么样?这孩子跑那么远的路,还要和突厥打仗,抢到好东西,还想着我,听说这次又立功劳,你在朝堂上可要好好帮他说说话,不要每次立了功劳,朝堂就以年纪小为由,不赏赐,就凭瑞哥儿的功劳,封国公都够了。“
李元吉笑道,
“你妇道人家懂什么,他功劳是不小,但年纪太小,不能封赏太多,封赏太多对他才是不利的,不过这次的确是他进入草原进攻突厥才解了长安这边的压力,李世民带着那么多人要不是赵瑞,现在还在北边吃雪呢。还以为自己立了多少功劳似的,狗一样的东西,我呸。”
说到这里,转身又往外走,找他的狐朋狗友出主意怎么给李世民添堵去了。
平阳公主的奏折已经递了上来,这次平阳公主作为河东道行军大总管,这是主帅。不但击溃突厥,还深入草原内部,将草原搅得天翻地覆,连同忻州之战,缴获了三万多匹战马,牛羊等物资无数,这时候战马可是重要军事资源,既是缴获,肯定要归公,当然,兵部也不可能全部收回,按规矩还是要返回缴获的一半作为赏赐的,但剩下的一半大约一万五千多匹战马,那就是众人追逐的目标了。
这些战马,就连李世民也不能例外的想要啊。要知道目前李世民真正掌控在手中的骑兵也不过是马军总管程咬金率领不到六千骑兵。
朝堂上商议平阳公主的封赏,这没有生争议,不过是田地,财帛之类,已经贵为公主了,其他的品级职位已经到顶,不过加了一个开府的权利,这个权利就很大了,可以自置属官,但以平阳公主的个性,估计不会使用。
赵瑞的封赏也很简单,增加了两百户的食邑,和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文散官,另外就是金银布帛之类,职位爵位不变,另外根据平阳公主的建议,把前隋的皇女杨秀赐给赵瑞为妾室。赵瑞很是郁闷,来了唐朝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合法的老婆了,却还是个处男,真真是难受的要命。
其余将士各自封赏,不过一般不会再拿到朝堂上讨论了,最后是分配胜利果实了,平阳公主很是无私,早早地将战马和其他缴获一起,在军报送往长安的时候就起运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已经由幽州抵达了临汾,这也成了朝堂之上争抢的导火索。
各卫都提出了战马需求,这样的肥肉谁不想咬一口,李世民肯定不想放过,他能影响的各卫都提出了增加骑兵的要求,
李渊作为皇帝又开始搞平衡那一套,准备将这些战马平均分配就好,各卫及太子率,天策上将府都给一些,兄弟之间谁也别想多占,李建成这次倒是无所谓,能平均分配最好,因为在他心中左骁卫是他的班底,已经占了绝对的大头,所以在这分配上并无异议,认为是占了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