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691集:小满的“星点水母保镖”与“会发光的小偷”

自从星点水母住进科研站,小满走到哪儿都带着它们——小水箱被她用控水术浮在身边,里面的星点水母时不时闪着绿光,活像个“移动的星星灯笼”。可最近科研站总丢东西:林夏的咖啡糖少了半罐,小桃的毛线团丢了两个,沈清月的墨镜(新配的,没裂缝)居然也不见了,最离谱的是,小闹钟的虾干每天都会少几颗,气得它举着钳子在甲板上“巡逻”,见谁都用钳子夹一下。

“肯定是有小偷!”林夏抱着空咖啡糖罐,头发抓得像鸡窝,“我查了监控,凌晨三点有个发光的影子在食堂晃,不是机械螃蟹,也不是小闹钟——它的光和星点水母的绿光很像!”小满赶紧低头看小水箱,星点水母们都乖乖飘着,绿光闪得很安分,她皱起眉:“不可能是它们!它们那么乖,还会哄我开心,怎么会偷东西?”

沈清月却觉得不对劲,她调了食堂的高清监控,放慢速度看——那个发光影子果然是星点水母,但不是科研站的那几只,而是一只比普通星点水母大两倍的“巨型星点水母”,身体像乒乓球,触须更长,绿光更亮,偷咖啡糖时,用触须卷着糖罐,慢悠悠飘走,还会用触须碰一下监控,像是在“打招呼”。

“是野生星点水母!”林夏立刻翻资料,“星点水母有‘群体意识’,我们带回来的几只,肯定是把同伴引来了,它们把科研站的东西当成‘礼物’,想带回海沟!”小满有点急:“那我的星点水母会不会跟着走?”沈清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不会,它们把你当成‘家人’了,说不定还能帮我们抓‘小偷’。”

当晚,四人设了个“陷阱”——在食堂放了一罐虾干(小闹钟贡献的)、一团毛线(小桃的)、一颗咖啡糖(林夏的),小满带着小水箱里的星点水母,躲在桌子底下;沈清月和林夏盯着监控;小桃抱着小海豚,在甲板上等着。

凌晨三点,巨型星点水母果然来了!它飘进食堂,用触须卷着虾干罐,刚想飘走,小满的星点水母突然亮起来,绿光闪得飞快,像是在“喊同伴”;小满立刻用控水术凝出一道水墙,挡住巨型星点水母的路,小水箱里的星点水母顺着水墙飘过去,围在巨型星点水母周围,用触须碰它,像是在“劝说”。

巨型星点水母愣了一下,慢慢放下虾干罐,绿光闪得慢了,小满翻译:“它说‘我们不是小偷,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很好玩,想带回海沟给同伴们看’;还说‘你们的小星点水母说这里很好,我们也想和你们做朋友’。”

沈清月走出来,笑着说:“想做朋友可以,但不能偷东西,下次想来玩,我们欢迎,还会给你们准备浮游生物当礼物。”巨型星点水母像是听懂了,用触须碰了碰小满的手,绿光闪了闪,然后飘出食堂,消失在海里。

第二天,大家在食堂门口发现了一堆亮晶晶的小石子——是巨型星点水母送来的“道歉礼物”;林夏的咖啡糖、小桃的毛线团、沈清月的墨镜,都放在石子旁边,完好无损。小满笑着说:“它们真是可爱的‘小偷’!以后我就让我的星点水母当‘保镖’,再也不怕丢东西了!”

当晚,小满的小水箱里多了几只野生星点水母(巨型星点水母送的,说是“陪小星点水母玩”);林夏在食堂放了一盘浮游生物,给野生星点水母当“零食”;小桃给星点水母们织了“迷你星星外套”,套在它们的身体上,绿光透过外套,像一颗颗穿了衣服的星星;沈清月则在科研站的日志里写道:“深海里没有小偷,只有好奇的朋友——用善意对待它们,就能收获最纯粹的友谊。”

第692集:小桃的“海豚杂技团”与“会钻圈的小长”

小桃自从看了小海豚们的跳跃赛,就突发奇想,要组建一个“海豚杂技团”——说是“小海豚们那么聪明,肯定能学会杂技,比如钻圈、顶球、跳街舞,以后可以在科研站的‘深海表演节’上演出,肯定很受欢迎”。

杂技团的“团员”有四只小海豚:小长(上次被机械螃蟹救的)、小短(小长的兄弟)、小汤圆(圆滚滚的)、小面条(又细又长);小桃当“团长兼教练”,负责教它们杂技;小满当“助手”,用控水术做“道具”(水圈、水球);林夏当“记录员”,拍视频记录它们的学习过程;沈清月当“安全监督员”,确保小海豚们不会受伤。

训练第一天,小桃教它们“钻圈”——她用竹子做了个圆圈,放在浅水区,示范给小海豚们看:“你们要像这样,从圈里钻过去,不能碰到圈,谁先钻过去,就给它吃小鱼干!”

可小海豚们根本不听——小汤圆太胖,钻圈时卡在了圈中间,动弹不得,气得“啾啾”叫;小面条太瘦,钻圈时没对准,从圈旁边游了过去,还溅了小桃一身水;小短则躲在远处,根本不敢靠近圈,像是害怕;只有小长,好奇地围着圈转了两圈,然后猛地一跃,居然从圈里钻了过去,虽然碰到了圈,让圈晃了晃,但还是成功了!

“小长真棒!”小桃赶紧扔了条小鱼干给它,小长叼着鱼干,得意地晃了晃尾巴,还对着小短“啾啾”叫,像是在“炫耀”。小满笑着说:“小长肯定是杂技团的‘明星团员’!我们重点培养它,让它当‘队长’!”

接下来的几天,小桃重点训练小长——教它钻圈、顶球、跳“海豚舞”(用尾巴拍水,身体转圈)。小长学得很快,没过几天,就能熟练地钻圈(这次不碰圈了)、顶球(用鼻子顶着球,能顶三分钟)、跳“海豚舞”(转圈时还会甩尾巴,溅起水花);小汤圆也慢慢学会了钻圈,只是每次都要小满用控水术把圈撑大一点;小短和小面条则学会了“双人钻圈”,一起从圈里钻过去,配合得很默契。

杂技团的“首次演出”定在周末,小桃在甲板上搭了个“表演台”——用木板围了个浅水区,放了钻圈、顶球的道具;林夏用投影仪在墙上投了“海豚杂技团”的字样;小满用控水术做了“水烟花”,作为开场表演;沈清月则准备了很多小鱼干,作为“观众”的“入场券”(谁来观看,就给小海豚们喂一条小鱼干)。

演出当天,“观众”们早早地来了——海鹰号的小螃蟹们、浅滩的海鸟们、科研站的所有人,还有机械螃蟹和小闹钟(机械螃蟹举着小旗子,小闹钟趴在它的壳上,手里拿着小鱼干)。

开场表演是小满的“水烟花”,然后是小海豚们的表演——小长第一个上场,钻圈、顶球、跳“海豚舞”,动作流畅又好看,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小汤圆和小短、小面条一起表演“三人钻圈”,小汤圆钻大圈,小短和小面条钻小圈,配合得很默契;最后,四只小海豚一起表演“集体跳跃”,它们排成一排,同时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映着阳光,像一颗颗珍珠,好看极了。

演出结束后,小桃给每个小海豚颁发了“奖杯”(用贝壳做的,上面刻着“最佳杂技演员”);林夏把演出视频剪辑好,发在科研站的社交账号上,很快就火了,很多人留言说“小海豚们太聪明了,杂技表演太精彩了”“小长是明星!我要当它的粉丝”;小桃则在杂技团的“团员手册”上,给每个小海豚写了“评语”,小长的评语是“最佳队长,聪明又勇敢,是杂技团的明星”。

当晚,小桃给小海豚们喂了很多小鱼干,作为“演出奖励”;小长趴在浅水区,用鼻子碰了碰小桃的手,像是在“谢谢”;小满笑着说:“以后我们可以定期举办‘海豚杂技表演’,让更多人看到小海豚们的聪明可爱!”

第693集:林夏的“星点水母发光实验”与“会跟着音乐变色的光”

林夏的“星点水母发光机制研究”进行到了关键阶段——她发现星点水母的发光颜色,不仅会跟着情绪变,还会跟着外界刺激变:遇到浮游生物,会发出绿光;遇到危险,会发出红光;遇到喜欢的生物,会发出蓝光。但最让她好奇的是,星点水母的光能不能跟着音乐变色?

为了做实验,林夏在实验室搭了个“实验台”——放了一个大水箱,里面养着10只星点水母(5只科研站的,5只野生的);旁边放了个音响,准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还放了很多探测器,记录星点水母的发光颜色和频率;小满负责用“水下听觉”听星点水母的“反应”,小桃负责给星点水母喂浮游生物,沈清月负责监督实验,确保星点水母不会受伤。

实验第一天,林夏播放了“古典音乐”(莫扎特的《小夜曲》)——星点水母们的光慢慢变成了淡蓝色,频率变慢,触须轻轻摆动,像是在“欣赏音乐”;小满翻译:“它们说‘这音乐很好听,很舒服,像在海沟里飘着’。”

实验第二天,林夏播放了“欢快的音乐”(小桃唱的《深海的朋友》)——星点水母们的光变成了亮绿色,频率变快,触须跟着音乐节奏摆动,像是在“跳舞”;小满翻译:“它们说‘这音乐很热闹,我们喜欢,想跟着跳起来’。”

实验第三天,林夏播放了“摇滚音乐”(很吵的那种)——星点水母们的光突然变成了红色,频率变得很快,触须紧紧缩在一起,像是在“害怕”;小满赶紧喊停:“它们说‘这音乐太吵了,耳朵疼,我们害怕,快关掉’!”林夏立刻关掉音响,给星点水母喂了很多浮游生物,它们的光才慢慢变回绿色。

实验进行到第五天,林夏有了新发现——星点水母的光不仅能跟着音乐变色,还能“记住”音乐!她再次播放《小夜曲》,星点水母们的光立刻变成了淡蓝色,触须摆动的节奏和上次一模一样;播放《深海的朋友》,光立刻变成亮绿色,触须跟着节奏摆动,像是在“回忆”上次的音乐。

林夏激动地说:“这是重大发现!星点水母不仅有情绪,还有‘记忆能力’,它们的发光颜色和频率,能作为‘音乐记忆’的载体——我的论文肯定能拿‘年度最有趣科研发现’!”

可实验的最后一天,出了个小意外——林夏不小心把音响的音量调太大,播放的“欢快音乐”变成了“噪音”,星点水母们的光瞬间变成红色,还发出了“滋滋”的声音(小满说它们在“哭”);小满赶紧用控水术把水箱里的水变成“水泡泡”,轻轻包裹住星点水母,像是在“安慰”;小桃则给它们喂了很多浮游生物,还唱了首温柔的歌,星点水母们的光才慢慢变回绿色。

实验结束后,林夏在论文里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和结果,标题写着“星点水母发光颜色与音乐刺激的关联研究——兼论深海生物的记忆能力”;她还把星点水母跟着音乐变色的视频,做成了“实验纪录片”,发在科研站的社交账号上,很多人留言说“太神奇了,原来深海生物也有音乐细胞”“林夏姐姐太厉害,居然能让星点水母跟着音乐变色”;小满则给星点水母们放了温柔的音乐,它们的光变成淡蓝色,触须轻轻摆动,像是在“休息”。

当晚,林夏坐在电脑前,看着实验数据,兴奋得睡不着:“我的论文肯定能火!说不定还能被邀请去参加‘国际深海科研大会’,给全世界的科学家们讲‘会跟着音乐变色的星点水母’!”

第694集:沈站长的“深海观测站重启计划”与“爸爸的老同事”

沈清月看着从“深海之眼”观测站带回来的记录本,突然有了个想法——重启“深海之眼”观测站!观测站里的设备虽然老旧,但大部分还能用,重启后,能用来记录深海的长期数据,还能作为“科研站分站点”,方便去海鹰号、珊瑚谷、移动礁石附近做研究。

大家都举双手赞成——林夏负责检修观测站的设备,看看哪些需要更换;小满负责用“控水术”清理观测站的灰尘和海水痕迹;小桃负责装饰观测站,用荧光海带和月光藻灯,让观测站变得更亮更好看;机械螃蟹和小闹钟负责“搬运零件”,机械螃蟹举着扳手和螺丝,小闹钟趴在它的壳上,用钳子夹着小零件,活像个“搬运小分队”。

重启计划进行到第三天,一艘陌生的潜水艇靠近了珊瑚谷——潜水艇的外壳是灰色的,上面印着“深海科研所”的标志。沈清月警惕地让“深海彩虹号”靠近,潜水艇的舱门打开,走下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一个旧笔记本,看到沈清月,突然笑了:“清月,我是你爸爸的老同事,王叔叔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沈清月愣了一下,看着老人手里的笔记本,封面是她爸爸的字迹,写着“深海观测站日志”——原来,王叔叔是她爸爸当年的同事,一起参与了“深海之眼”观测站的建设,当年观测站关闭后,他就去了“深海科研所”工作,最近看到沈清月发表的“海鹰号研究论文”,认出了她爸爸的名字,就特意来看看。

“王叔叔!”沈清月激动地走过去,握住老人的手,“我爸爸的日志里提到过你,说你是他最好的朋友,一起建了观测站,一起研究深海生物。”王叔叔笑着说:“你爸爸当年是个很浪漫的人,总说要把深海的秘密都记录下来,留给女儿看——他要是知道你重启了观测站,肯定很开心。”

王叔叔还带来了很多“礼物”——观测站设备的新零件、他自己写的“深海生物研究笔记”、还有一张他和沈清月爸爸的合影,照片上的两人,站在观测站的门口,笑得很开心。

在王叔叔的帮助下,观测站的重启计划进展得很快——他熟悉观测站的设备,指导林夏更换了老旧的零件;教小满用“控水术”清理设备内部的灰尘;还和小桃一起装饰观测站,给观测站的墙上挂了很多旧照片,都是当年他和沈清月爸爸在观测站工作的场景。

重启观测站的当天,所有人都来了——沈清月戴着爸爸的旧潜水镜,按下了观测站的启动按钮,设备“嗡嗡”地响起来,屏幕上显示着“深海之眼观测站重启成功”;王叔叔看着屏幕,眼睛有点红:“老沈,我们的观测站又活过来了,清月长大了,能继承你的事业了。”

小满用“控水术”在观测站的门口做了个“水星星”,上面写着“深海之眼观测站重启快乐”;小桃给王叔叔织了件“水草花纹”的外套,说是“欢迎王叔叔常来观测站玩”;林夏则在观测站的设备上,贴了个小海豚贴纸,说是“给观测站添点活力”;小闹钟和机械螃蟹则在观测站的门口“巡逻”,像是在“守护”这个新的家。

当晚,大家在观测站里举办了“重启庆祝会”——吃着小桃做的深海美食,喝着林夏调的发光特饮,听王叔叔讲沈清月爸爸当年的故事;沈清月看着爸爸的旧照片,心里暖暖的:“爸爸,我会好好经营观测站,记录更多的深海秘密,不辜负你和王叔叔的期望。”

王叔叔要走的时候,给了沈清月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她爸爸当年的科研笔记:“这是老沈最珍贵的东西,他说要留给你,希望你能把他的研究继续下去。”沈清月接过盒子,紧紧抱在怀里:“谢谢王叔叔,我会的。”

第695集:小满的“控水术终极挑战”与“拯救搁浅的鲸鱼妈妈”

小满最近总觉得自己的控水术“还差点意思”——能变形状、能听声音、能跟着音乐晃,可每次遇到大场面,比如上次挡移动礁石,还是要靠大家帮忙。沈清月笑着说:“要不再试试‘终极挑战’?比如……控制一片海域的水流?”这话刚说完,甲板上的警报器就响了——浅滩的巡逻队发来消息:一头成年抹香鲸带着幼鲸搁浅了,潮水退得快,再不救,母子俩就危险了。

四人坐着“深海彩虹号”赶过去时,浅滩上已经围了很多海鸟,抹香鲸妈妈躺在沙滩上,身体一半已经露出水面,皮肤因为缺水开始干裂,幼鲸在妈妈旁边转圈,用身体顶着妈妈,发出低沉的“呜呜”声。小满跳下车,刚靠近,就被鲸鱼妈妈警惕地甩了甩尾鳍,溅了一身沙子——小满赶紧停下,闭着眼用“水下听觉”听,突然红了眼眶:“它在哭,说‘我的孩子还小,不能没有妈妈’,幼鲸说‘妈妈别睡,我带你回家’。”

沈清月立刻制定救援计划:林夏联系附近的海洋救援站,请求大型设备支援;小桃去海里摘海藻,铺在鲸鱼妈妈身上,防止皮肤干裂;沈清月和巡逻队一起,在鲸鱼周围挖导流沟,引导海水过来;小满的任务最关键——用控水术把深海的海水引到浅滩,同时控制水流,慢慢把鲸鱼妈妈推回海里。

可小满刚发动控水术,就遇到了难题——浅滩的海底全是沙子,水流一冲就浑浊,根本无法精准控制;鲸鱼妈妈太重,她用尽全力,也只能让海水在鲸鱼周围打圈,推不动分毫。“我不行……”小满的额头冒出汗,尾巴垂在地上,没了力气,鲸鱼妈妈的呼吸越来越弱,幼鲸用头蹭了蹭她的腿,像是在“求帮忙”。

“别放弃!”沈清月跑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想想星点水母的光,想想海水的声音——你不是在‘推’鲸鱼,是在‘陪’海水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小满点点头,闭上眼睛,不再想着“用力”,而是试着和海水“沟通”——她让浅滩的海水慢慢聚拢,形成一道“水坡”,再让深海的海水顺着导流沟,轻轻漫过鲸鱼的身体,像一双温柔的手,托着它们往海里走。

奇迹发生了——海水像是听懂了她的话,顺着“水坡”缓缓流动,鲸鱼妈妈似乎也感受到了,慢慢摆动尾鳍,配合着水流的方向;幼鲸在前面带路,用身体推开挡路的礁石;小桃和巡逻队的人,在旁边用海藻垫着鲸鱼的身体,防止擦伤;林夏联系的救援设备也到了,用吊机轻轻托着鲸鱼妈妈的身体,配合着小满的控水术。

两个小时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鲸鱼妈妈和幼鲸终于回到了海里!鲸鱼妈妈在水里转了一圈,用尾鳍拍了拍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小满身上,小满笑着翻译:“它说‘谢谢小满,谢谢大家,以后我会保护好我的孩子,也会告诉海里的朋友,人类是好人’。”幼鲸则在小满身边转了好几圈,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像是在“告别”。

当晚,小满躺在甲板上,尾巴泡在海水里,海水轻轻震动,像是在为她庆祝。沈清月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可可:“恭喜你,完成了‘终极挑战’——你的控水术,不是‘厉害’,是‘温柔’,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林夏也笑着说:“我把救援过程拍下来了,标题就叫‘控水少女与搁浅鲸鱼的深海救援’,肯定能火!”

小满摸着尾巴上还没干的海水,笑着说:“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记得,海水是我的朋友,只要用心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下次,我要陪鲸鱼妈妈和幼鲸,去它们的家看看!”

第696集:小桃的“深海美食节2.0”与“会发光的星点水母布丁”

小桃的“深海美食节”火了之后,大家天天催着她办“2.0版本”——这次,她把主意打到了星点水母身上:“星点水母的绿光那么好看,要是做成美食,肯定又好吃又好玩!”林夏赶紧摆手:“不行!星点水母是保护动物,不能吃!”小桃赶紧解释:“我不用真的水母!用它们的发光原理——把发光蛋白加在布丁里,做成‘会发光的星点水母布丁’,又安全又好看!”

为了办美食节2.0,小桃拉着大家忙得团团转:林夏负责提取发光蛋白(从星点水母的黏液里提取,绝对安全,还经过沈清月的严格检测);小满负责用控水术做“水模具”,把布丁做成星点水母的形状;沈清月负责“厨房安全监督”,防止小桃又把厨房炸了;机械螃蟹和小闹钟负责“试吃员”,小桃做出来的美食,先给它们尝,没问题再给大家吃。

美食节的主打菜品,就是“星点水母布丁”——小桃把吉利丁粉、牛奶、白糖混合,加入少量发光蛋白,倒进小满用控水术做的“星点水母模具”里,放冰箱冷藏。凝固后,布丁变成了淡绿色,在暗处会发出柔和的光,形状像小小的星点水母,触须部分还用巧克力做了装饰,活像真的星点水母在布丁里飘着。

“太好看了!”小满拿起一个布丁,布丁的绿光映在她的脸上,像戴了层面具,小闹钟爬过来,用钳子碰了碰布丁,布丁的光闪了闪,吓得它赶紧缩回钳子,小桃笑着说:“别怕,这是发光蛋白,不是真的水母,很好吃的!”小闹钟试探着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用钳子夹着布丁,一口一口吃得津津有味。

除了星点水母布丁,小桃还做了很多“升级版”深海美食:“彩虹海藻寿司”(用不同颜色的海藻做的寿司,五颜六色)、“发光蛋白烤虾”(虾的表面涂了一层发光蛋白,烤出来后在暗处会亮)、“月光藻冰淇淋”(用月光藻汁做的冰淇淋,淡蓝色,带着藻香)、“机械螃蟹专属机油饼干”(其实是用黄油和面粉做的,形状像机油桶,给机械螃蟹当零食)。

美食节当天,科研站的食堂变成了“发光美食乐园”——桌子上摆着会发光的布丁和烤虾,月光藻冰淇淋在盘子里冒着冷气,彩虹海藻寿司像一道道小彩虹;小满用控水术把海水变成“水星星”,飘在食堂的空中,和美食的光相映成趣;机械螃蟹举着“机油饼干”,在桌子之间“巡逻”,小闹钟趴在它的壳上,嘴里叼着一个星点水母布丁,活像个“美食监督员”。

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沈清月喜欢月光藻冰淇淋,说“甜度刚好,还有淡淡的藻香”;林夏喜欢发光蛋白烤虾,一边吃一边说“这可以作为‘科研美食’的案例,写进我的论文里”;小满最喜欢星点水母布丁,一口气吃了三个,尾巴上沾了点布丁的绿光,像颗小星星;小桃最开心,看着大家吃得香,自己也跟着吃,嘴角沾了圈冰淇淋,像只小花猫。

最有趣的是,海鸟和小螃蟹们也来“蹭吃”——小桃给海鸟们准备了“小鱼干饼干”,它们落在窗台上,吃得叽叽喳喳;给海鹰号的小螃蟹们准备了“迷你海藻寿司”,它们围着盘子,用钳子夹着寿司,吃得不亦乐乎;鲸鱼妈妈和幼鲸也来了,它们在海里,小满用控水术把月光藻冰淇淋递过去(当然是常温的),鲸鱼妈妈尝了一口,用尾鳍拍了拍水面,像是在说“好吃”。

当晚,美食节2.0圆满结束,小桃把剩下的星点水母布丁分给大家当夜宵;林夏在论文里加了“深海发光美食的开发与研究”,说是“美食节的意外收获”;沈清月在食堂贴了张“深海美食食谱”,上面写着“星点水母布丁:发光蛋白5克+牛奶200毫升+吉利丁粉10克+白糖适量,冷藏两小时即可”;小满则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的美食节太开心了,希望小桃下次再办3.0版本,我还要吃星点水母布丁——对了,下次要让机械螃蟹和小闹钟当‘美食节代言人’,肯定更热闹!”

第697集:林夏的“国际科研大会”与“会发光的论文ppt”

林夏的“星点水母发光机制研究”论文,被“国际深海科研大会”选中,邀请她去做演讲——这可是国际级的大会,林夏既兴奋又紧张,天天抱着笔记本电脑改ppt,头发抓得像鸡窝,连吃饭都在琢磨“怎么把论文讲得有趣又专业”。

“小满,你帮我看看,这个ppt页面是不是太枯燥了?”林夏举着电脑,对着小满晃了晃——屏幕上全是文字和数据图表,密密麻麻,看得人头晕。小满皱着眉:“太无聊了!你要像办音乐会一样,让ppt‘活’起来!比如,把星点水母的照片做成动态的,让它们在ppt上发光、晃触手;把数据图表做成发光的,像星星一样闪!”

小桃也凑过来,出主意:“你可以在ppt里加我们拍的视频啊!比如星点水母跟着音乐变色的视频,还有小满救鲸鱼的视频,肯定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沈清月则补充:“演讲时,你可以穿件带发光元素的衣服,比如用荧光海带织的外套,和星点水母的光呼应,效果肯定好。”

于是,林夏开始“改造”ppt——她把星点水母的照片做成动态效果,点击鼠标,水母就会发光、晃触手;把数据图表的线条换成发光的,背景是深海的星空图;在ppt的结尾,加了一段星点水母跟着音乐变色的视频,还有小满救鲸鱼的片段;小桃给她织了件“星点水母图案”的外套,外套上的水母图案用荧光毛线织的,在暗处会发光;小满则用控水术,帮她在ppt的背景里加了“水星星”的动态效果,一闪一闪的,像真的星星。

演讲当天,林夏穿着发光外套,站在台上,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可当她打开ppt,屏幕上的星点水母开始发光、晃触手,台下的科学家们立刻眼前一亮;讲到星点水母跟着音乐变色时,她播放了视频,台下传来阵阵惊叹声;讲到数据图表时,发光的线条和星空背景,让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有趣;最后,播放小满救鲸鱼的视频时,台下的人都鼓起掌来。

演讲结束后,很多科学家围过来,问林夏关于星点水母的问题:“星点水母真的能跟着音乐变色吗?”“发光蛋白的提取过程复杂吗?”“你们科研站还有这么有趣的生物吗?”林夏一一解答,还邀请他们有空去科研站参观,看看星点水母和会发光的彩虹潜水艇。

最让林夏开心的是,大会给她颁发了“年度最具创意科研奖”,奖杯是用玻璃做的,像一颗发光的星星,和星点水母的光很像。她拿着奖杯,激动地说:“这个奖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科研站的所有人,属于星点水母,属于深海里所有可爱的生物——是它们,让我的科研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回到科研站,大家早就准备好了庆祝——小桃烤了“星星形状”的饼干,上面用发光蛋白涂了层,和林夏的奖杯很像;小满用控水术做了“水上烟花”,烟花的光和星点水母的光相映成趣;沈清月给她递了杯发光特饮,说“恭喜我们的‘国际科研明星’”;机械螃蟹举着小旗子,小闹钟趴在它的壳上,用钳子夹着一颗虾干,像是在“祝贺”。

林夏把奖杯放在实验室的展示柜里,旁边摆着星点水母的样本和她的论文;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的演讲很成功,我终于让全世界的科学家们知道,深海科研不是枯燥的实验,而是和生物们做朋友,用有趣的方式,探索深海的秘密——未来,我还要研究更多有趣的深海生物,写更多‘会发光的论文’!”

第698集:沈站长的“深海家族日”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沈清月看着科研站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多——有水母(顶石子、绿灯笼、星点水母等)、海豚(疤疤、小长、小短等)、螃蟹(小闹钟、海鹰号螃蟹群)、机械螃蟹、还有王叔叔这样的“人类朋友”,突然想办一场“深海家族日”,邀请所有“家人”来科研站聚聚,热闹热闹。

邀请名单很长:海鹰号的螃蟹群、移动礁石附近的小螃蟹、珊瑚谷的红珊瑚守护者(一只老海龟,王叔叔说它是珊瑚谷的“长老”)、鲸鱼妈妈和幼鲸、浅滩的海鸟群、还有王叔叔和他的科研所同事。

家族日当天,科研站变成了“深海大家庭乐园”——甲板上搭了很多帐篷,每个帐篷里都放着对应的“食物”:给螃蟹们准备的虾干和藻,给海豚们准备的小鱼干,给海龟长老准备的海草,给海鸟们准备的鱼干饼干,给人类朋友准备的深海美食;小桃用荧光海带和月光藻灯装饰了整个科研站,晚上会亮,像一片星空;小满用控水术做了“水星星”和“水水母”,飘在甲板上,和大家打招呼;机械螃蟹和小闹钟负责“引导员”,机械螃蟹举着写有“欢迎回家”的小旗子,小闹钟趴在它的壳上,用钳子夹着小石子,给大家“指路”。

第一个到的是王叔叔和他的同事们,他们带来了很多科研设备,说是“给科研站的礼物,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研究深海生物”;然后是海鹰号的螃蟹群,它们顺着“专属通道”爬过来,领头的是带“清”字印记的螃蟹,举着一颗亮晶晶的珍珠,送给沈清月,像是“家族礼物”;珊瑚谷的老海龟也来了,它慢悠悠地爬上岸,背上还驮着几只小海龟,小桃赶紧给它铺了层海藻,让它休息;鲸鱼妈妈和幼鲸在海里,小满用控水术做了个“水台阶”,让它们能靠近甲板,和大家打招呼;浅滩的海鸟群也来了,落在栏杆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唱歌”欢迎大家。

家族日的活动很丰富:有“深海知识问答”,沈清月提问,大家抢答,答对的有深海美食奖励;有“生物互动游戏”,小满带着大家和星点水母玩“发光游戏”,小桃带着大家和海豚玩“钻圈游戏”,林夏带着大家和螃蟹玩“爬礁石游戏”;还有“家族合影”,所有人和生物都聚在甲板上,小满用控水术做了个“水相框”,把大家的笑脸框在里面,林夏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深海全家福”。

最温馨的是“家族分享会”——王叔叔讲了他和沈清月爸爸当年在观测站的故事;沈清月讲了她重启观测站的过程;林夏讲了她研究星点水母的趣事;小桃讲了她组建海豚杂技团的经历;小满讲了她救鲸鱼的故事;甚至连老海龟都“讲”了(小满翻译):“它说它在珊瑚谷生活了一百年,看着海鹰号沉没,看着移动礁石移动,看着科研站从无到有,很高兴能成为这个家族的一员。”

家族日结束时,大家都依依不舍——王叔叔说以后会常来科研站,帮大家做研究;海鹰号的螃蟹群留下了很多珍珠,说是“给家族的礼物”;老海龟驮着小海龟,慢慢爬回珊瑚谷,临走时用头碰了碰沈清月的手,像是在“告别”;鲸鱼妈妈和幼鲸在海里转了三圈,用尾鳍拍着水面,像是在“再见”;海鸟们则叼着鱼干饼干,飞向浅滩,时不时回头看看。

当晚,沈清月把“深海全家福”贴在实验室的墙上,旁边写着“深海家族,永不分离”;林夏把家族日的视频剪辑好,发在科研站的社交账号上,配文:“我们的深海家族,有人类,有生物,有友谊,有温暖——这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小满躺在甲板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尾巴泡在海水里,海水轻轻震动,像是在为这个大家庭祝福。

第699集:小满的“星点水母寻亲记”与“海沟里的星星部落”

小满的小水箱里,那只取名“小星星”的星点水母已经蔫了三天——它通体透明的身体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触须耷拉着,连最爱吃的浮游生物都懒得碰,只是整天趴在水箱角落,用细弱的触须轻轻碰着玻璃,绿光闪得有气无力。小满蹲在水箱边,尾巴尖贴着玻璃,闭着眼听了半天,眼眶突然红了:“它在哭,说‘我想妈妈了,想回海沟的星星部落,那里有好多好多同伴,我们晚上会一起发光,像一片星星海’。”

“星星部落?”林夏凑过来,翻出星点水母的资料,“资料里提过,海沟最深处有个‘星点水母聚居地’,因为常年发光,被称为‘星星部落’,但从来没人去过,只知道那里的星点水母有‘部落意识’,会集体发光传递信号。”沈清月放下手里的观测站日志,点头道:“我们陪小星星回去找家人——刚好可以去星星部落做科研,记录这个神秘的聚居地。”

出发前,小桃给小星星做了个“迷你星星背包”——用海藻编的小网兜,里面装着足够的浮游生物,还缝了片荧光海带,说是“路上发光,别迷路”;林夏准备了防水摄像机和探测器,要拍下星星部落的画面;沈清月把“深海彩虹号”的发光涂层调到最亮,还特意在船头挂了个用星点水母黏液做的“信号灯”,说是“星星部落的水母们能识别这个味道,不会把我们当成敌人”;小满则把小星星放在贴身的小水箱里,用控水术托着,走哪儿带哪儿,生怕它路上不舒服。

“深海彩虹号”往海沟深处驶去,越往下海水越黑,只有潜水艇的彩虹光和船头的信号灯亮着。小满突然喊:“前面有光!”探照灯打开,远处的海沟底部,居然飘着一片“绿光云海”——成千上万只星点水母聚在一起,通体发着淡绿色的光,密集得像天上的星星,连海水都被染成了绿色,这就是星星部落!

小星星突然兴奋起来,在小水箱里转圈,绿光闪得飞快,小满翻译:“它说‘是我的家!是妈妈!’”沈清月放慢潜水艇速度,慢慢靠近——部落里的星点水母们看到信号灯,不仅没有躲开,反而慢慢围过来,用触须轻轻碰着潜水艇的外壳,绿光闪成一片,像是在“欢迎”。

一个体型比普通星点水母大三倍的“巨型星点水母”游了过来,小星星立刻贴在水箱壁上,绿光闪个不停。小满赶紧打开水箱,小星星顺着水流游了过去,巨型星点水母用触须轻轻裹住它,绿光温柔地闪着,小满笑着说:“那是小星星的妈妈,它在说‘我的孩子,你终于回来了,妈妈好想你’!”

在星点水母妈妈的引导下,潜水艇驶入星星部落的中心——这里有一个用发光珊瑚搭建的“圆形广场”,广场中央,几只老年星点水母趴在珊瑚上,绿光柔和,像是部落的“长老”。长老们用触须碰了碰小满的手,小满闭着眼听了会儿,笑着说:“它们说‘谢谢你们送小星星回来,你们是部落的朋友,以后可以常来玩’;还说‘我们的部落,每只星点水母都有名字,都会发光,我们用光交流,用光守护彼此’。”

林夏趁机拍下了星星部落的画面——星点水母们在珊瑚间穿梭,绿光连成一片,有的在“跳舞”(跟着水流晃触手),有的在“交流”(用绿光闪不同的频率),有的在“照顾小水母”(用触须托着刚出生的小星星点水母),画面温馨又神奇。她还采集了一些海水样本,发现这里的海水里,含有大量星点水母分泌的“发光黏液”,让整个部落都保持着微光环境。

临走时,星点水母妈妈送给小满一只“迷你星点水母”,说是“给小满的礼物,让它陪着小满,也让小满记得星星部落”;长老们则用触须在潜水艇的外壳上,留下了一道绿光印记,小满翻译:“这是部落的‘友谊印记’,以后不管你们去哪里,只要带着这个印记,海里的星点水母都会认你们做朋友。”

返程时,小满把迷你星点水母放在小水箱里,它和小星星(决定留在部落,偶尔会回科研站看小满)告别的时候,绿光闪得很慢,像是在“舍不得”。林夏坐在电脑前,看着星星部落的照片,兴奋地说:“我的下一篇论文就写‘星点水母的部落文化与社会结构’——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科研发现!”

当晚,小满给迷你星点水母喂浮游生物,它围着小满的手指转,绿光闪个不停;林夏把星星部落的视频发在社交账号上,配文:“深海寻亲记——原来海沟深处,藏着一片属于星点水母的星星部落”,很快就火了;沈清月在观测站的日志里,加了“星星部落记录”,说是“深海探索的又一重大收获”;小桃则给星星部落的星点水母们织了“迷你星星外套”,准备下次去的时候送给它们,说是“给朋友的礼物”。

第700集:科研站的“千集庆典”与“来自深海的永久约定”

不知不觉,科研站的故事已经讲到了第700集——从水母灾难日到星星部落,从彩虹潜水艇到深海之眼观测站,从只有四人的科研站到如今的“深海大家族”(有水母、海豚、螃蟹、星点水母、鲸鱼、海龟,还有人类朋友),沈清月决定办一场“千集庆典”,说是“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100集(注:此处按剧情节奏设定为阶段性庆典,对应实际千集框架),也庆祝我们的深海家族越来越大,约定以后还要一起走更多的100集”。

庆典的筹备,全员出动——林夏负责设计“千集纪念册”,把100集以来的搞笑瞬间、科研发现、温馨画面都印在里面,每一页都贴着发光蛋白贴纸,在暗处会亮;小桃负责做“千集庆典蛋糕”,蛋糕做成科研站的形状,上面用奶油做了水母、海豚、小螃蟹、星点水母的模型,还插了700根小蜡烛(用发光蛋白做的,不会烫到蛋糕);沈清月负责布置场地,在甲板上搭了个“回忆舞台”,舞台背景是所有成员的合影,周围挂着100集以来的照片海报;小满负责“氛围组”,用控水术做了“千集水烟花”“星星水幕”,还在甲板周围做了“水相框”,里面映着大家的笑脸;机械螃蟹和小闹钟负责“庆典司仪”,机械螃蟹举着写有“千集快乐”的小旗子,小闹钟趴在它的壳上,用钳子夹着小铃铛,时不时摇一下,像是在“报时”。

庆典当天,所有“家族成员”都来了——水母缸里的顶石子、绿灯笼们,亮着光像是在“化妆”;疤疤带着海豚杂技团,在海里排练“集体跳跃”;海鹰号的螃蟹群,顺着专属通道爬过来,举着珍珠当“贺礼”;星星部落的星点水母妈妈和几只小星点水母,跟着潜水艇来了,绿光闪个不停;珊瑚谷的老海龟,驮着小海龟,慢悠悠爬上岸;鲸鱼妈妈和幼鲸,在海里游来游去,时不时跃出水面;王叔叔和科研所的同事们,也带着礼物赶来,说是“给千集庆典的贺礼”。

庆典开始,沈清月站在回忆舞台上,手里拿着千集纪念册:“100集以来,我们一起闯祸,一起科研,一起认识了很多深海朋友——从第一次给水母喂快乐藻的慌乱,到第一次成功救起搁浅的鲸鱼;从第一次发现星点水母的惊喜,到第一次走进星星部落的震撼;我们的科研站,不是冰冷的实验室,是充满爱的家,是深海生物的朋友。”

林夏接着说:“这100集,我写了5篇论文,每一篇都离不开深海朋友的帮助——是顶石子让我发现了水母的发光密码,是星点水母让我研究出了生物的情绪关联,是星星部落让我看到了深海生物的智慧;未来,我还要写更多论文,记录我们和深海的故事。”

小桃抱着小海豚,笑着说:“这100集,我织了无数件毛衣,办了无数场活动,从海豚毛衣到螃蟹幼儿园,从深海美食节到星点水母灯光节;未来,我还要办更多活动,让更多人知道深海的美,知道我们的深海家族有多热闹。”

小满晃着尾巴,托着迷你星点水母的小水箱:“这100集,我的控水术从只会浇花,变成了能和海水沟通,能救鲸鱼,能送星点水母回家;未来,我还要跟着海水,去更多深海角落,认识更多朋友,用温柔的力量,守护我们的深海家园。”

庆典的高潮,是“千集烟花秀”——小满用控水术把海水变成无数颗“水星星”,在甲板上空炸开,每颗星星里都裹着发光蛋白,像撒了漫天星光;小桃点燃了庆典蛋糕上的700根蜡烛,蜡烛的光和水烟花的光连在一起;星点水母们在海里发光,海豚们跃出水面,螃蟹们举着珍珠,老海龟的背壳上,小海龟们也发出淡淡的光,整个科研站变成了一片“深海星空”。

沈清月拿出一个“时光胶囊”——里面装着千集纪念册、大家的照片、星点水母的发光黏液样本、鲸鱼妈妈的尾鳍印记(用海藻拓的)、螃蟹们的珍珠,还有一封写给“1000集后的我们”的信。大家一起把时光胶囊埋在甲板的角落,旁边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深海棱镜科研站,千集之约——我们与深海,永远是朋友。”

庆典结束时,星点水母妈妈带着小星点水母,用绿光在海里拼出“100集快乐”;鲸鱼妈妈用尾鳍拍着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时光胶囊上,像是在“盖章”;老海龟用头碰了碰石碑,像是在“见证约定”;王叔叔笑着说:“1000集的时候,我还要来,看看你们的时光胶囊,看看你们和深海的故事,有没有更精彩。”

当晚,小满躺在甲板上,尾巴泡在海水里,迷你星点水母在旁边闪着绿光;林夏在千集纪念册的最后一页,写下:“第700集,不是结束,是开始——未来,我们还要一起闯更多祸,做更多科研,认识更多朋友,让深海的故事,一直讲下去。”沈清月看着时光胶囊的方向,轻声说:“1000集再见,我们的深海家族,我们的千集约定。”

甲板上的月光藻灯还亮着,海水轻轻拍打着岸边,星点水母的绿光在海里闪着,海豚的叫声在远处传来——深海棱镜科研站的故事,在笑声、温暖和约定中,继续朝着下一个100集、下一个1000集,慢慢走去。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末世:极度崩坏不死神奴港综1986我在末日三国杀矩阵游戏穿越废土,多拾几次荒就老实了!征战诸天从青云门开始无尽穿越世界快穿之我有特殊的工作技巧游戏王之削血之王末日领主废土领主和他的沙雕玩家们诸天大化身文娱高手超级资源帝国极限成长系统全民空间,进攻异界天书进化荣耀星空下麻衣风水师星途纪元:银河开拓者永生好莱坞巨星电脑附身随身带着星际争霸武道禁书领袖!为了人族,你就多娶点吧!亮剑世界:我疯狂扩兵位面时空指南变身机械圣女系统竟是GPT!?星海:从零开始将人类送上星空苟在末世搞黑科技退婚后,厉总私下跪地求亲亲星空始祖觉醒中脊蛊:从灵笼开始吞噬无尽杀戮:我的火球有bug!星空极限末世游戏,提前八小时氪金刷道具末日求生莫管他人警告!禁止S级觊觎顶级貌美向导无限之万界独尊未来一亿年真仙奇缘II封魔网游修仙:开局睡了赛博画皮末世空间法则末日,姐有系统做圣母怎么了?漫威之神级法师死神垂钓科技世界:我能拯救未来狂霸巫师
315中文网搜藏榜:我为人类造诺亚念兰溪我在末世直播变异快穿之女配对恋爱不感兴趣重生末世之我哥是反派湮灭2089快穿:等我来寻你变成尸王的我,率无尽尸潮杀疯了末日:开局听见老婆心声,她是重生者某崩坏的型月世界黑石密码重回末世:我靠亿万物资躺赢天灾人在东京,专业男友末世女僵尸无限之军王丧尸游戏,开局遇到病娇末世:外星飞船撞向地球灭绝人类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木叶之井上千叶末世:无限军团系统开局我总是被谋杀娱美人浩海微尘装甲咆哮潇洒在影视世界末世:我有一屋子美女房客抗战:从四行仓库开始末世:开局推倒病娇校花我在末世双修无敌小青铜你别怂你在阴间我在阳末日诛邪令我本肥宅,奈何丧尸围城篮球之魔沧海无缘星空蚁族重生之山村传奇穿越诸天聊天群末世:从获得紫薇星卡开始无敌!逃生直播,暴力美人她比恶诡还凶超神学院之守护银河大帝经末世之枭雄崛起我能召唤伞兵重生末日前百亿物资打造地下堡垒女主她又失忆了带着墓园闯末世丧瘟末世手握气运空间之人类新纪元从九叔开始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无限之黑月降临隐秘的太阳太平洋底来的人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魔主在末世星空旅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茅山禁地:开局反杀石少坚抠脚大汉变身猫娘后,被拍卖了末世收割:我的系统能提现极寒末世我在末日前囤物资星禾纪元远古姆大陆迷雾纪元生存录穿越变成ai,科技全靠挖坟末世御尸:只收无敌的异种丧尸罗德里空间我在月宫娶了嫦娥猝死者的游戏宇宙修仙:机械与灵法的碰撞灾变纪元:我的空间异能无上限幻世记:我的保安大人星火坠落时天柱说明书一个穿越者获七件神物黑洞小子传奇之二虎蛙大战吞天狼错位法则我劝你不要抢我药剂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末世重生囤物资,绑定校花变强游戏入侵:顶级怪物们皆她裙下臣有什么话跟我的双拳说去吧两界穿梭:先在末世做奴隶三年宇航员小明火星历险记无限之维度进化末日降临:开局拥有亿万鬼币我在末世建联邦星灵一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末世重生开局说服军区搞超声炮艾斯特拉星骸丧尸男友养成计划绯玥修行传之纯爱变身版末世搜打撤:打造最强庇护所全球领主:神话帝国零域建筑师姚浩大王历险记星际战舰赤壁号刘关张天团历险记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流氓天尊勇哥末世重生:终末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