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驶进村子时,夕阳正斜斜挂在西山头,给错落的农屋镀上一层暖橙光晕。刚到家门口,林溪就带着一脸焦急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一条沾了些许泥土的围裙。
“哥!苏晚姐!你们可算回来了!”她拽着林野的胳膊就往村东头跑,“李奶奶疼得直哭,村支书已经来家里催了好几趟,说她从中午就下不了床,连饭都没吃。”
林野心中一紧,立刻加快脚步,苏晚紧随其后,顺手拎上了放在车后座的简易医疗箱。“李奶奶的坐骨神经痛多久了?”他一边走一边问。
“都快三年了!”林溪喘着气说道,“之前去医院看过,说是腰椎压迫神经,吃了药、做了理疗也不管用,一到阴雨天就犯,这次疼得特别厉害,连翻身都不行。”
说话间,三人已经来到李奶奶家。院子里围了几个邻居,脸上都带着担忧,村支书正站在门口踱步。看到林野,他立刻迎上来:“林野,你可来了!李奶奶在屋里疼得直哼哼,我们也不敢随便动她。”
林野点点头,快步走进屋里。昏暗的房间里,李奶奶躺在床上,眉头拧成一团,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嘴里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她的老伴坐在床边,一边给她擦汗,一边抹眼泪。
“李奶奶,我来了。”林野轻声说道,走到床边。他先握住李奶奶的手腕,运转脉诊入微的技能,同时开启经络洞察,瞬间就看清了症结所在——李奶奶的腰椎第三节至第五节椎间盘突出,压迫到了坐骨神经,导致经络堵塞,气血运行不畅,再加上长期寒湿入侵,才引发了剧烈疼痛。
“奶奶,您别害怕,我用针灸给您调理一下,很快就能缓解疼痛。”林野安抚道,同时打开医疗箱,取出消毒棉片和通灵玉针。莹白的玉针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温润光泽,入手微凉,却带着一股精纯的灵韵。
李奶奶艰难地睁开眼睛,声音虚弱:“林野医生,我这老毛病……还能治好吗?疼得我实在受不了了。”
“能!您放心,今天我一定让您能下床走路。”林野语气坚定,他先用消毒棉片仔细擦拭李奶奶的腰部和腿部穴位,随后深吸一口气,调动体内灵韵,缓缓将通灵玉针拿在手中。
随着灵韵注入,玉针顶端立刻射出一道细微的白光,在李奶奶身体上方勾勒出清晰的经络图谱。坐骨神经对应的膀胱经上,有三个明显的淤堵点,如同墨色的小点,在白光中格外醒目——正是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
“苏晚,帮我拿一下灯,凑近点。”林野说道。苏晚立刻打开手机手电筒,光束精准地照在李奶奶的腰部。林野凝神静气,目光锁定环跳穴,手中通灵玉针轻轻一旋,灵韵顺着针身流淌而出。
他采用杨继洲传承的“捻转补泻法”,将玉针缓缓刺入环跳穴。通灵玉针果然神奇,针尖刚一接触皮肤,李奶奶就明显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气息顺着经络蔓延开来,原本尖锐的疼痛感竟瞬间减轻了几分。
“嗯?不那么疼了……”李奶奶惊讶地说道,眉头微微舒展。
林野没有停顿,继续施针。他手腕轻转,玉针在穴位中灵活捻转,灵韵通过针身不断注入,如同涓涓细流,疏通着堵塞的经络。每一次捻转,都伴随着经络共振的轻微波动,李奶奶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寒气正在被驱散,气血渐渐顺畅起来。
紧接着,林野又在委中穴和阳陵泉穴分别施针。这两个穴位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关键穴,委中穴为“四总穴”之一,“腰背委中求”,能疏通腰背经络;阳陵泉穴则是八会穴中的“筋会”,可舒缓筋脉痉挛。
三根通灵玉针同时发挥作用,灵韵在经络中相互呼应,形成一股温和却有力的能量流。林野运转灵韵针灸技能,将灵韵精准注入穴位深处,配合经络共振的被动效果,疗愈效率大大提升。
“奶奶,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麻木或者酸胀的感觉?”林野一边调整针的角度,一边问道。
“有!有酸胀感,从腰一直传到腿上,暖暖的,疼得越来越轻了。”李奶奶的声音变得有力了些,脸上的汗珠也渐渐止住了。
站在一旁的邻居们都看呆了,村支书忍不住小声说道:“这也太神了吧?刚扎上针就不疼了?”
林溪骄傲地扬起下巴:“那是!我哥可是得到了顶尖的针灸传承,还有宝贝玉针呢!”
林野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专注地观察着李奶奶的反应,不时调整灵韵的输出强度。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他见李奶奶的脸色渐渐红润,呼吸也变得平稳,便开始起针。
起针时,他采用“疾徐补法”,缓缓将玉针拔出,每拔一根,都轻轻按压穴位片刻,防止灵韵外泄。三根玉针全部取出后,李奶奶立刻尝试着动了动腿,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真不疼了!我能活动了!”
在老伴的搀扶下,李奶奶慢慢坐了起来,又小心翼翼地挪到床边,竟然真的站了起来,还能慢慢走两步。“太好了!我终于能走路了!”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林野的手不停地道谢,“林野医生,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这三年来,我从来没这么舒服过!”
“李奶奶,您不用谢我。”林野笑着说道,“我再给您开一副中药,配合食疗,坚持调理一个月,就能彻底根治了。”
他拿出纸笔,写下一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中药方,又叮嘱道:“您回去后,用杜仲、牛膝各十克,泡白酒喝,每天一小杯,能强筋健骨。另外,每天晚上用艾叶、红花煮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尽量别久坐久站,睡硬板床,我教您一套简单的拉伸动作,每天练习十分钟,对腰椎有好处。”
林野当场教了李奶奶几个温和的拉伸动作,都是从东坡导引术中改编而来,专门针对腰椎和坐骨神经,简单易操作,适合老年人练习。
李奶奶学得认真,跟着林野做了一遍,感觉腰部和腿部都舒畅了不少。“林野医生,你想得太周到了!我一定照着做。”
这时,李奶奶的老伴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林野医生,苏晚姑娘,溪溪,快尝尝,感谢你们帮了这么大的忙。”
林野推辞不过,只好坐下尝尝。院子里的邻居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夸赞着:“林野医生真是神医啊!针灸太厉害了!”“李奶奶疼了三年的病,这么快就治好了,太神了!”“以后我们有个腰酸背痛的,再也不用跑城里医院了!”
村支书笑着说道:“林野,你看大家这么信任你,不如明天在村头的晒谷场办一场义诊,让乡亲们都来看看,尤其是那些有老毛病的,也好让你给调理调理。”
“这个主意好!”邻居们纷纷附和。
林野点点头:“好啊,明天我就在晒谷场办义诊,给大家免费看病、针灸、开药方。”
苏晚也笑着说道:“我来帮忙登记、发药,溪溪可以帮忙烧水、准备消毒用品。”
“我也来帮忙!”林溪立刻举手,脸上满是兴奋。
离开李奶奶家时,夜色已经降临,村里的路灯亮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回家的路。林溪还在兴奋地说着刚才李奶奶下床走路的场景,苏晚则在一旁整理着医疗箱。
“哥,你今天太厉害了!那玉针也太神奇了吧,扎上去就不疼了。”林溪说道。
林野笑了笑,握紧了手中的通灵玉针:“这都是杨继洲宗师传承的功劳,还有通灵玉针的辅助。明天义诊,就能帮更多乡亲解决病痛了。”
回到家,姑妈已经做好了晚饭。吃饭时,林野把明天办义诊的事说了一下,姑妈和父亲都非常支持。“好啊,能帮到乡亲们是好事。”父亲说道,“明天我也去帮忙搭个棚子,遮遮太阳。”
饭后,林野回到房间,进入灵境之中。针圣阁里,杨继洲的灵体正坐在桌前,翻阅着虚拟的《针灸大成》。看到林野进来,他笑着说道:“后生,今日施针如何?”
“多谢宗师传承,晚辈已成功为患者缓解了坐骨神经痛。”林野拱手行礼,“只是在施针时,感觉对灵韵的控制还能更精准一些,不知宗师可有指点?”
杨继洲点点头:“针灸之术,灵韵为引,心神为控。你只需多练、多悟,将灵韵与针刺手法完美融合,自然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他抬手一挥,桌上出现一幅经络铜人图,“这是老夫当年所用的经络铜人,你可在此勤加练习,熟悉每一个穴位的深浅、角度,日后施针便能更加精准。”
林野心中一喜,立刻上前,拿起通灵玉针,在经络铜人上练习起来。杨继洲在一旁不时指点,纠正他的手法和灵韵输出的强度。
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快亮了。林野退出灵境,感觉自己的针灸技艺又精进了不少。他揉了揉眼睛,收拾好医疗箱,准备去晒谷场搭建义诊的棚子。
窗外,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林野知道,今天的义诊,将会是他运用完整医道传承服务乡邻的开始,而他的医道之路,也将在这场充满烟火气的义诊中,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当林野赶到晒谷场时,父亲和几个邻居已经搭好了简易的棚子,搬来了桌椅。苏晚和林溪也提着热水壶、消毒用品赶了过来。村民们闻讯而来,晒谷场很快就热闹起来,大家排着队,脸上满是期待。
林野坐在桌前,拿出通灵玉针和医疗用品,笑着对大家说:“乡亲们,别着急,一个个来,我都会给大家好好看看。”
第一个上前的是一位大叔,他捂着肩膀说道:“林野医生,我这肩周炎犯了,抬不起胳膊,你给看看。”
林野点点头,握住他的手腕,开启经络洞察,很快就找到了症结。他拿起通灵玉针,凝神施针,灵韵顺着针身注入穴位,大叔立刻露出了舒服的神色。
晒谷场上传来阵阵赞叹声,阳光渐渐升高,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林野专注地为乡亲们诊疗,用针灸缓解疼痛,用方剂调理慢病,用食疗方指导饮食,忙得不可开交,却始终面带微笑。
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用自己的医术,守护乡邻的健康,让每一个人都能远离病痛的困扰。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