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石村的打谷场上,已经跟过年一样热闹。
新上任的大队长林卫东,昨天下午在大槐树下说的那番话,一夜之间飞遍了全村的犄角旮旯。
“往后,咱们龙王口特区,所有捞上来的好东西,头一份,就紧着咱们石村所有怀孕的婆姨和没断奶的娃!”
这话,比发钱发粮票还管用!
那些家里有孕妇的,男人挺直了腰杆,觉得自己跟着卫东干,就是给自家婆娘和娃挣脸面!那些娃儿刚会走的,更是把林卫东当成了活财神!
今儿一大早,陈淑莲和翠花、苏棉妯娌俩,就被村里几个婆姨拉着问东问西。
“淑莲嫂子,你家卫东可真是咱们石村的活菩萨!俺家那口子昨儿回来,一个劲儿地跟我念叨,说这辈子跟对人了!”
“可不是嘛!棉丫头,翠花,你们俩可真有福气!瞧瞧这脸蛋,一天比一天红润,俺看着都眼馋!”
苏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又摸了摸脖子上那颗被她用红绳穿着的、光润的珍珠,嘴上嗔怪着:“他就是爱瞎折腾。”
可那微微上翘的嘴角,藏都藏不住。
就在这热火朝天的氛围里,一阵刺耳的汽车喇叭声,从村口的方向传了过来。
不是赵铁柱那辆解放卡车熟悉的轰鸣,也不是军区吉普车那种沉稳的引擎声。
那是一种更尖利、更气派的声音。
村民们好奇地扭头望去。
只见一辆崭新的、黑得发亮的上海牌小轿车,慢悠悠地碾过村口坑洼不平的泥路,停在了打谷场边上。
这年头,在石村这种犄角旮旯,能坐上吉普车的,那是大领导。
可这比吉普车还气派、还干净的小轿车,村里人连见都没见过!
车门开了。
一个穿着笔挺的灰色干部服、肚子滚圆、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他脚上那双黑亮的皮鞋,刚一沾地,就嫌弃地皱了皱眉头。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提着公文包、戴着眼镜、一脸精明相的年轻人。
“请问,哪位是石村大队的林卫东同志?”
为首的中年男人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响,却带着一股子官腔。
林大壮他们几个正在清点渔网,一看来人这派头,心里就“咯噔”一下,下意识地站到了林卫东身前。
林卫东正蹲在地上,给一个娃儿擦鼻涕,闻言头也没抬,随手把娃儿往他娘怀里一塞。
“我就是。”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站起身。
“哦,林卫东同志,你好你好。”
中年男人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主动伸出手,“我是省供销社的,我姓孙,孙爱国。这次下来,是代表省里,来看看你们石村的生产情况。”
林卫东没去握那只悬在半空的手,只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省里?供销社的?”他咧了咧嘴,“领导辛苦了。不过我们石村就是个穷旮旯,没啥好看的。要不您喝口水,我让我爹开拖拉机送您回去?”
孙爱国伸着的手僵在了半空,脸上的笑也凝固了。
他身后一个年轻人忍不住了,上前一步。
“林卫东同志,请你注意你的态度!孙主任是代表省里来传达重要指示的!”
“指示?”林卫东掏了掏耳朵,“啥指示?军区李将军昨天刚走,也没听说省里还有啥指示啊。”
李将军!
孙爱国脸色微微一变,不动声色地把手收了回去。
“林卫东同志,我知道你和军区有合作,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了贡献,这是大功一件。但是,”他话锋一转,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文件,“我们这次来,是接到了群众举报,说你们石村,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
“打捞上来的深海产品,属于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理应由国家进行统一调配!你们私自占有、分配,这是典型的投机倒把,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他把那份文件“啪”地一下拍在旁边一张石桌上。
“根据省里的最新指示,从今天起,龙王口特区所有打捞上来的物资,必须全部上缴!由省供销社统一收购、统一分配!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和指导你们的工作,省里会派驻两位观察员同志,进驻石村。”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啥玩意儿?全上缴?”
“那俺们不是白干了?”
林大壮第一个忍不住,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起来,瓮声瓮气地吼道:“俺们拿命换来的东西,凭啥全给你们?!”
“就是!俺们队长说了,头一份是给村里婆姨和娃的!”
群情激奋!
孙爱国带来的两个年轻人被这阵仗吓得往后退了一步,孙爱国自己却稳如泰山。
“同志们,稍安勿躁。”他抬了抬手,官腔十足,“这正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至于你们的劳动所得,国家自然会按照标准,给你们计工分,发补贴嘛!”
这话,把村民们最后一点念想都给浇灭了。
林卫东看着这一幕,笑了。
他没去看孙爱国,反而转身看向自己那帮兄弟。
“大壮,赵虎,你们怕不怕?”
林大壮和赵虎一愣。
“队长,俺们不怕!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拼啥?”林卫东摆了摆手,懒洋洋地走到那张石桌前,拿起那份红头文件,看都没看,就用来卷了根旱烟,塞进嘴里。
“领导,您这文件纸不错,抽着带劲。”
“你!”孙爱国气得脸都绿了。
林卫东吐出一口烟圈,这才慢悠悠地开了口。
“孙主任是吧?您刚才说,群众举报?”
他伸手指了指周围那一圈义愤填膺的村民。
“这儿,就是我石村的群众。您问问他们,谁举报了?还是说,孙主任您嘴里的‘群众’,姓周,叫周建国啊?”
孙爱国的瞳孔猛地一缩!
林卫东心里冷笑。
他早就料到周建国那帮人不会善罢甘休。军方那条路走不通,就换了供销社这条线。这是典型的官僚手段,用文件压人,用大义压人。
“林卫东同志,请你不要无端猜测!”孙爱国强作镇定。
“行,那咱不说这个。”林卫东弹了弹烟灰,“您说,这龙王口的东西,是国家的。那我就问问您,前些日子,我们跟那头几十米长的‘海龙王’在海上死磕的时候,国家在哪儿?您在哪儿?”
“我林卫东带着兄弟们,九死一生把那畜生宰了,军区的李将军亲自下来,又是划禁区又是给批文,怎么到了您这儿,就成‘投机倒把’了?”
“还是说,”林卫东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碾灭,声音陡然转冷,“您这省供销社的红头文件,比军区的军事禁令还大?您这位孙主任,比总参的李将军官还大?”
一连串的质问,句句诛心!
直接把孙爱国给问得哑口无言,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泥腿子出身的村大队长,竟然这么难缠!不仅不吃他那套,还三言两语就把他顶到了墙角!
就在这时,村口又传来一阵汽车的轰鸣。
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疯了一样冲了过来,一个漂亮的甩尾,稳稳地停在了上海牌轿车的旁边。
车门一开,苏文山和林解放从车上跳了下来。
苏文山穿着一身崭新的工装,胸前别着县机械厂的徽章,他几步走到林卫东身边,先是扫了一眼孙爱国,然后把一个文件袋递给了林卫东。
“卫东,县里刚批下来的,关于成立‘石村顺风远洋打捞队’的正式文件,以及打捞队享受县级集体企业待遇的所有相关批文,都在里头了。”
林卫东接过文件,笑了。
这是他让岳父连夜去办的。他早就知道,想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光有枪杆子还不够,还得有自己的“名分”!
孙爱国看着那份文件袋,脸都黑了。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林卫东动作这么快!有了县级集体企业的名头,他再想用“投机倒把”的帽子去扣,就没那么容易了!
“好!好一个林卫东!”孙爱国气急反笑,“你有军区的批文,你有县里的文件,看来是我小瞧你了!”
他深吸一口气,从公文包的最里层,又摸出了一份用牛皮纸袋精心包裹的文件。
“不过,林大队长,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
孙爱国的声音压得很低,脸上带着一种胜券在握的诡异笑容。
“周教授他们的勘探队,虽然属于海洋研究所,但他们这次南下,执行的是省里直接下达的、一个代号叫‘深蓝’的秘密任务。”
他缓缓打开牛皮纸袋,露出了里面那份文件的抬头。
“而这个任务的最高负责人,是省里的一把手,王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