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推开门的时候,手里还捏着那张从贩卖机投币口抠出来的便签纸。纸角有点卷,像是被雨水打湿过又晾干,箭头画得歪歪扭扭,活像个小学生赶作业时随手一划。
他没多看,直接塞进裤兜,转身把门踹上。楼道灯闪了两下,他也没理,径直往屋里走。
“回来了?”张峰正蹲在他家客厅角落翻一个旧箱子,头都没抬,“我还以为你真顺着那破纸条去找宝藏呢,结果就带回来一张涂鸦?”
“这叫首期纪念品。”苏然把便签抽出来,夹进笔记本侧面的塑料夹层,“以后搞回顾展,这就是‘寻宝系列’第一件文物。”
张峰嗤笑一声:“你要办展,门票我买十张——前提是现场发辣条。”
苏然咧嘴一笑,把外套甩在沙发上,挽起袖子:“别贫了,干活。直播下周就得上线,道具还没影儿呢。”
两人分工明确。张峰力气大,负责把堆在阳台角落的三个旧收纳箱搬进来。箱子积了灰,盖子一掀开,一股陈年泡面和旧电池混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
“你这哪是道具库,是废品回收站吧?”张峰捏着鼻子往后退了一步。
“低调点。”苏然一边翻箱一边说,“咱们现在是创业初期,经费紧张,能省则省。再说了,这些可都是‘历史见证者’——去年我直播吃十斤螺蛳粉用的桌子,就是从这儿翻出来的。”
张峰翻了个白眼:“那会儿你还说自己是‘正能量美食博主’。”
“现在也是!”苏然举起一块巴掌大的白色小板,“瞧见没?手持地图板原型!当年我拿它画过‘全国最爱吃的十家路边摊’路线图,感动了八百个观众。”
“感动是因为你吃完拉肚子直播哭诉。”
“那是真情流露!”苏然把板子擦了擦,放进旁边整理好的“可用区”。
接下来一小时,两人像拆盲盒一样翻箱倒柜。找到了计时器(电量只剩10%)、便携三脚架(一条腿松动)、五台不同型号的手机支架(全都不兼容新款手机),还有半盒马克笔、一卷双面胶、三条写着“今日幸运观众”的红色绸带。
“你这些东西,”张峰抱着一堆杂物往垃圾桶走,“放在这儿不是为了用,是为了等哪天拍《我家有个时光博物馆》?”
“留着总有用。”苏然翻着第三个箱子,突然手指一顿。
箱底有个暗格,是他早先自己加的,用来藏身份证和银行卡。可这次,指尖碰到的是一张硬质纸片。
他抽出来一看,是张泛黄的纸条,边缘已经有些发脆。正面画着几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一个三角形套着半个圆,下面连着两条斜线,像是某种符号。背面用蓝墨水潦草地写着一行字:
**梧桐路47号,地下室b区**
“这是什么?”张峰凑过来,脑袋差点撞上苏然的肩膀。
“不知道。”苏然皱眉,“我不记得写过这个,也不记得见过。”
“地址呢?查查。”
苏然掏出手机,打开地图搜了一下。几秒后,页面跳出结果:“该地点已注销,原为梧桐印刷厂,2013年停业,建筑空置。”
“十年前就没人了?”张峰挠头,“那你这纸条,起码在箱子里躺了十年?”
“可能更久。”苏然盯着那串符号,“你说……会不会是以前哪个观众寄来的线索?我那时候搞过一期‘粉丝神秘任务’,有人寄过谜题。”
“可那期你根本没播完,”张峰提醒,“因为你接到房东催租电话,当场崩溃,转而去直播‘如何在便利店蹭空调’。”
“对哦。”苏然讪笑,“那这玩意儿,可能是遗落的投稿?”
他把纸条平铺在桌上,又拿出今天刚收的那张贴着箭头的便签,并排放好。
张峰眯眼看了半天:“别说,这两个符号……有点像。”
“哪儿像?”
“你看,这个三角加半圆,跟便签上箭头尾部的锯齿纹,弧度差不多。而且都用了蓝墨水,颜色深浅也接近。”
苏然心头一跳,赶紧翻出笔记本,把今天规划的三个寻宝点列出来:图书馆三层东侧、公交站广告牌夹层、商场休息区。
他对照着地图,逐一比对。
没有重合。
他又把纸条上的地址标在电子地图上。梧桐路47号,离他家直线距离约四公里,靠近老工业区,周围全是废弃厂房和拆迁地块。
“不在路线里。”他喃喃道。
“所以可能真就是个废纸。”张峰耸肩,“说不定是你哪天做梦画的,醒来忘了。”
苏然没答话。他把纸条拍照存进手机,备注“待查”,然后放进一个黑色小铁盒——那是他专门用来收重要线索的,盒子上贴着标签:“不能忘的东西”。
“你认真的?”张峰看着他锁盒子,“一张不知道哪来的破纸,你也当宝贝?”
“不是宝贝。”苏然把盒子塞进书桌最底层抽屉,“是可能性。你知道我最近信什么吗?巧合太多,就不叫巧合了。”
“你是说……有人故意把线索塞你箱子里?”
“我不知道。”苏然笑了笑,“但我知道,昨天有人给我发彩信,今天我在箱子里翻出十年前的地址,而这两个东西,长得还挺像。这种事,搁以前我肯定当笑话讲,但现在——”
他拍了拍张峰的肩:“我现在宁可多想一步,也不想少防一手。”
张峰沉默两秒,忽然站起来:“行,那我提个建议。”
“说。”
“要是真去那个印刷厂探路,别一个人去。叫上我,至少我能帮你扛摄像机,顺便当你的人肉盾牌。”
“你太胖了,挡不住子弹。”
“但我能绊倒追我的人,给你争取逃跑时间。”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笑了。
气氛轻松了些,手上的活继续。
剩下的道具一件件归类:标记牌按颜色分装,计时器充上电,三脚架用胶带加固,麦克风终于在第二个箱子夹层里找到——还是好的。
“看来你运气不错。”张峰把最后一件设备放进整理箱,“除了那张神秘纸条,别的都齐了。”
“那就差一件事了。”苏然打开电脑,“写预告。”
他新建文档,标题打了六个字:**《今天找得到吗》**
底下开始列规则:观众投稿藏物,非贵重物品,提前报备,审核通过后通知;每期限定三处,限时一小时;找得到加更,找不到直播吃柠檬。
张峰站在背后看:“你真打算吃柠檬?”
“切片蘸盐那种,不呛人。”苏然敲字不停,“观众爱看我龇牙咧嘴。”
“你上回吃芥末寿司,脸绿了十分钟。”
“那次是意外。”
“你每次都说是意外。”
苏然不理他,继续写:首期试点区域公开,路线透明,欢迎围观打卡。
写到一半,他忽然停住。
手指无意识滑到手机相册,点开那张神秘纸条的照片。
符号静静躺在屏幕里,像一句没说完的话。
他盯着看了五秒,然后退出,继续打字。
张峰看了眼窗外,天色渐暗,路灯一盏盏亮起来。
“我走了。”他拎起背包,“明儿早点来,还得测试设备。”
“谢了。”苏然头也不抬,“路上小心。”
门关上后,屋内安静下来。
苏然把文档保存,光标停在最后一行空白处。
他没关电脑,也没起身。
手指慢慢移到抽屉,拉开,摸出那个黑色小铁盒。
打开,取出纸条。
灯光下,那串符号似乎比刚才多了点什么。
他忽然发现——三角形右下角,有一道极细的划痕,像是被人用笔尖轻轻补过一笔。
如果不是特意对比,根本看不出来。
他把手机照片调出来,放大,对比。
有区别。
照片里的符号,没有这道划痕。
也就是说,这张纸条,在拍照之后,被人动过。
他猛地抬头,扫视房间。
门窗紧闭,窗帘未动,一切如常。
可他的手,慢慢攥紧了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