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姜妙深知,要想真正将黑哨谷乃至周边更大区域掌控在手,仅凭地面勘察和规划还远远不够。她需要一双翱翔于九天之上的“眼睛”,需要以绝对的高度和速度,厘清疆域,宣示主权。
时机选择在一个月朗星稀、但后半夜云层渐厚的夜晚。北碚城内外万籁俱寂,连最警觉的野犬都蜷缩在窝里。黑哨谷边缘那片临时清理出的、被严格封锁的空地上,黑色的直升机如同蛰伏的巨兽,在夜色中泛着冷硬的微光。
姜妙和萧执皆是一身便于活动的深色作战服。姜妙坐进驾驶位,熟练地进行着起飞前的最后检查,仪表盘上幽蓝的光芒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萧执坐在副驾,面前摊开着绘制在韧性极佳皮纸上的北地简图,以及一套由空间出品的、结合了GpS与地形匹配技术的便携式导航设备。
“准备好了吗?”姜妙侧头,对萧执露出一个带着些许兴奋的笑容。
“随时可以。”萧执颔首,目光沉静。
引擎低沉地轰鸣起来,旋翼开始加速旋转,卷起地面的尘土与草屑。巨大的机体轻盈地脱离地面,迅速爬升,很快便融入了沉沉的夜色之中,只有那规律的轰鸣声在高空隐约可闻。
当直升机攀升到足够的高度,脚下的大地如同巨大的沙盘般铺展开来时,即便是冷静如萧执,眼底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撼。山脉的脊梁、河流的脉络、森林的斑块、城镇的灯火……一切尽收眼底,这是一种超越凡人视角的、近乎神只的体验。
“果然,高度决定视野。”萧执低叹一声,迅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集中在导航和图谱上,“按计划,先沿预定边界巡航。”
“收到!”姜妙操控直升机,沿着她心中规划的未来“逍遥岭”边界开始飞行。这个范围,远比购置的那片荒地和黑哨谷本身要大得多,囊括了周边几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山峰、潜在的水源地以及部分无人沼泽和森林。
借助机上先进的探测设备和自身强大的精神力,姜妙不断校准着边界。
“夫君,你看那里,两山之间的垭口,比地图上标注的更为狭窄险要,需在此设立前哨。”
“嗯,易守难攻,一夫当关。”萧执迅速在地图上做出标记。
“那片洼地,探测显示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上佳,未来可作为核心水源地之一。”
“记录。周边需设防护。”
“这边,山脉延伸至此,形成天然屏障,可依此划定西界。”
两人配合默契,一个负责飞行与宏观感知,一个负责军事评估与地图标注。姜妙不断将探测到的关键数据——海拔、坡度、资源点、潜在威胁(如发现的小型狼群巢穴)——口述出来,萧执则用特制的炭笔在皮图上进行精细的补充和修正。
巡航中,他们也从空中俯瞰了黑哨谷的全貌。在月光和直升机探照灯(偶尔短暂开启)的勾勒下,谷地的地形更加直观:入口狭窄如咽喉,内部却别有洞天,空间远比地面测量时感觉的更为广阔,三面环抱的山峦如同坚实的臂膀。
“此地潜力,远超预期。”萧执看着下方如同天然城池的谷地,语气中带着肯定。
巡航持续了约一个半时辰,几乎将规划区域完整地梳理了一遍。姜妙设定的边界,并非完全沿着自然地貌,而是综合考虑了防御、资源、未来发展空间以及……尽可能将一些无主的、看似荒芜但可能有潜在价值的地块囊括进来。
“差不多了,开始下一步。”姜妙看了看导航设备上显示的航线,对萧执说道。
直升机开始降低高度,在边界几个最关键、最显眼的位置盘旋。这些位置通常是在山巅、隘口或者高地。
舱门打开,寒冷的夜风灌入。萧执沉稳地将一个个提前准备好的界碑递到舱门边。这些界碑并非普通石头,而是姜妙在空间内,利用现代设备切割打磨而成的灰白色花岗岩方碑,质地坚硬,规格统一,高约一米,正面刻着苍劲的“逍遥”二字,背面则刻有精细的星辰山川图案,底部还嵌有小小的金属定位信标(空间科技)。
姜妙精准地操控直升机悬停在合适的高度和位置。
“投!”
随着她一声令下,萧执看准时机,将沉重的界碑推出舱门。界碑带着风声,精准地落在预定地点,半截插入泥土或岩石缝隙中,稳稳矗立。
“东北角界碑,投放完毕。”
“西侧垭口界碑,投放完毕。”
“南端河口界碑,投放完毕。”
……
一个接一个的界碑,如同棋子般,被从天而降,牢牢地钉在了这片广袤土地的边界线上。这个过程本身,就带着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威慑与宣告。
当最后一处界碑在预定的北部山峰落下后,姜妙拉升直升机,绕着这片刚刚圈定的疆域进行了最后一圈巡航。看着下方在朦胧夜色中沉睡的山川土地,一种“这片天地自此易主”的豪情在她心中激荡。
“从今夜起,这里便不再是无名荒地,亦不止于黑哨谷。”姜妙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系统传来,清晰而坚定,“此方天地,当名——逍遥岭!”
萧执望着身边目光熠熠的妻子,唇角微扬。他知道,这空中定界的举动,意义非凡。这不仅是对土地的宣示,更是向他们自己,也向未来可能关注此地的所有势力,展示了一种超越常理的能力与决心。
直升机调转方向,向着黑哨谷基地返航,将寂静还给夜空,却将一片崭新的格局,烙印在了北地的大地上。逍遥岭之名,随着这些悄然落下的界碑,于此夜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