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书页翻动与笔墨交织中悄然流逝。墨兰(青荷)的生活,依旧围绕着书斋、林栖阁与心中那份日益清晰的规划,平稳而坚定地向前推进。她深谙“润物细无声”之理,所有的心思与行动,都隐藏在看似寻常的日常之下。
学问的精进与审时度势
庄学究的“小灶”,于墨兰而言,已是常态。老先生欣赏她的悟性与沉静,偶尔在讲解经义策论时,会引入更深的史实佐证,或是剖析朝堂政策的潜在影响。墨兰(青荷)凭借被青莲本源优化过的清晰思维与强大记忆力,将这些点拨迅速理解、吸收,融入自己的学识体系。
这一日,庄学究授完既定课业,并未如常宣布散学,而是环视座下诸生,抛出了一个足以在任何一个家族内部掀起波澜的议题:“今日,我们不论经典,且议一议这世间许多人家都会面临的抉择——立嗣,当立嫡长乎,还是立贤能乎?”
此问一出,书斋内霎时一静,气氛微妙起来。
长柏身为嫡长子,神色端凝,率先开口,引据经典,立足礼法根本,坚定主张立嫡长以定名分,息争端,保家族安稳。
坐在他斜对面的长枫,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他身为庶子,对此议题自有不同的感触。待长柏言毕,他略一斟酌,便起身反驳,言辞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切,引用汉武帝等例,主张若嫡长才德不足,当立贤能以图强盛。
就在这隐隐的对峙中,明兰细弱而清晰的声音响起,她巧妙地避开了直接站队,提出了“做纯臣”的理念,强调无论嫡庶,做好本分,忠孝为先,言辞圆融。
庄学究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墨兰(青荷):“墨兰,你如何看?”
众人的目光随之汇聚到她身上。墨兰(青荷)缓缓起身,神色平静无波,声音清晰而平和:
“学生以为,立嫡抑或立贤,皆是道理。然,此非我等学子当下所能决断之事。”她感受到体内青莲本源带来的宁和与清明,让她的思绪格外清晰,“嫡长为宗法之基,立之可安人心;贤能为兴盛之要,选之可图强业。二者孰重孰轻,如何权衡,端看主君之智与家族所处之势。主君心中,自有其通盘考量,非外人可置喙。”
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于我辈而言,与其争论此等悬而未决之大事,不若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嫡子当勤勉修身,不负其位;庶子亦当努力进学,增长才干。无论将来家族如何抉择,自身拥有立世的学识与能力,方是根本。主君择选何人,是其权责;我等能否成为可用之才,却是己责。”
她这番话,看似未直接回答立嫡立贤的问题,实则将问题拔高了一个层次——跳出嫡庶身份的桎梏,强调个人能力的建设与对“主君”权责的尊重。
书斋内一片寂静。长柏若有所思,长枫脸上的激切稍退,明兰抬眸看了墨兰一眼,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齐衡与顾廷烨亦各有所思。
庄学究抚须良久,方才缓缓道:“墨兰之言,另辟蹊径。不议不可议之事,而务当下可为之功。立嫡立贤,古无定论,然修身立学,却是亘古不变之理。今日之辩,便到此为止吧。”
散学后的深谈与引导
散学后,长枫随着墨兰一同往林栖阁方向走,眉头依旧微锁,显然还未从方才的辩论中完全抽离。
“妹妹,”他语气带着些许不甘与困惑,“方才你为何不直言支持‘立贤’?你我皆是庶出,难道真要一辈子被‘嫡长’二字压着,只空谈‘本分’么?”
墨兰(青荷)脚步未停,侧头看向兄长,目光沉静:“三哥哥,我并非不支持‘贤能’。恰恰相反,我认为‘贤能’至关重要。但我等今日在书斋空谈立嫡立贤,可能改变父亲,或是任何一家主君的想法么?”
长枫一怔。
墨兰继续道,声音平和却有力:“既不能,争论徒惹口舌是非,甚至可能引来父亲和嫡母的不喜。庄学究此问,考校的或许并非站队,而是我等如何看待自身处境,以及如何应对。”她顿了顿,“我的意思,是让兄长,也让我自己,莫要困于‘庶出’的身份自怨自艾,或心生愤懑。嫡长之名,我们争不来,但贤能之实,却可以通过努力读书、明理、增长见识和才干去获得。父亲是明理之人,家族要兴盛,最终靠的是能支撑门庭的子弟。我们强大了自身,无论未来如何,至少能拥有安身立命的根本,甚至……让家族在考量时,无法忽视我们的价值。这比空谈‘立贤’却无实际才干,要可靠得多。”
她将学问的传递融入其中:“便如我们平日探讨学问,由经义延伸到实务,不正是为了增长这‘贤能’之实么?若三哥哥他日能科举有成,或展现出料理庶务的卓越才能,谁又能因‘庶出’而轻看你?届时,你的‘贤能’,本身便是一种力量。”
长枫听着妹妹条分缕析的话,心中的郁气渐渐散了些,眼神重新变得清明起来。“妹妹所言极是。”他深吸一口气,“是我想左了,竟执着于口舌之争。不错,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定当努力进学,不负妹妹时常提点之心。”
稚子身边的书香与审慎经营
回到林栖阁,怀抱幼弟长榆的时光,依旧是墨兰(青荷)每日的慰藉。她抱着这沉甸甸、暖融融的小身子,坐在窗边,声音轻柔地念着《千字文》或是浅显的唐诗。那清朗平和的读书声,与她身上那份被青莲本源滋养出的宁和气息交织,让小长榆格外安静乖巧。林噙霜看着这姐友弟恭的一幕,心中满是熨帖。
对于母亲名下的产业,墨兰(青荷)依旧秉持“积微成着”的策略。她仔细分析,提出优化绸缎庄货品结构、维护老主顾,以及建议田庄利用边角地种植豆瓜等细水长流的建议,皆借阿娘林噙霜之口发出,自己隐在幕后。这些举措不引人注目,却能实实在在提升一点收益,也让她在实践中锻炼了分析决策的能力。
墨兰(青荷)安然处于这各方平衡之中。书斋辩论,她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冷静与洞见,巧妙引导兄长;日常生活中,她凭借持续优化的身心,高效汲取知识,审慎施加影响,耐心引导兄长,温暖守护幼弟。她的力量,不在于一时爆发,而在于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沉淀,在于这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耐心与智慧。前路漫漫,她已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步调,沉稳,坚定,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