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钰近来有些不对劲。
她不再像从前那样,整日追着萧珩问江湖轶事,或是缠着苏晚晴看她新写的话本子。
反倒常常一个人坐在太阳谷那棵老槐树下,看着谷中忙碌的妇人们出神,手里无意识地捏着根草茎,一坐就是小半天。
这日,苏晚晴正核对完一批新到的药材账目,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抬眼就看见华钰站在书房门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怎么了?谁惹我们玉华公主不高兴了?”苏晚晴笑着打趣,给她倒了杯温水。
华钰走进来,没接水,反而一屁股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眉头拧着:“晚晴姐姐,你说,谷里这些婶子、姐姐们,每日里洗衣、做饭、带孩子、缝补,闲时再去地里帮帮忙,一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
苏晚晴微怔,放下账本:“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就是觉得……可惜了。”华钰手指划拉着桌面,“张婶子腌菜的手艺一绝,李嫂子绣活又快又好,王大姐力气大,干活一个顶俩……”
“她们明明都各有各的本事,可除了围着灶台和田间转,好像就没别的路走了。”
她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晚晴姐姐,我想做点事。”
苏晚晴看着她,示意她继续说。
“我想弄个‘互助会’!”华钰语速快了起来,“把谷里的妇人都聚集起来。”
“我们可以请人教她们认字、算数!哪怕一天认几个字也好。”
“还可以让手艺好的教手艺,想学什么的就学什么。”
“以后谷里后勤那些登记、分发物资的活儿,我们也能做!”
“还有,我看过你弄的那个草药加工坊,很多轻省活儿我们女子也能做,不比男人差!”
她越说越激动,脸颊泛红:“凭什么女子就只能待在后院?我们也能做事,也能靠自己挣饭吃,活得更有声响些!”
苏晚晴静静听着,心中震动。
她没想到,这个一向跳脱活泼的公主,竟能看到这些,生出这样的念头。
“你想怎么做?”苏晚晴问,语气认真起来。
华钰显然早有腹稿:“先从认字和手艺开始。”
“场地我想好了,就用谷东头那间空着的旧仓库,收拾出来就行。”
“先生也好找,军中就有识文断字的老文书,请他来教,我给束修!”
“手艺嘛,谁愿意教,我们就给记工分,或者分些粮食布匹当酬劳。”
“只怕……开始时愿意来的人不多。”苏晚晴点出关键。
千百年的观念,非一朝一夕能改。
华钰却信心满满:“不怕!我先拉上几个相熟的嫂子,再把好处摆出来——认了字,至少去领东西不会被人糊弄;学了手艺,能换工分换东西,贴补家用。等有人尝到甜头,不用请,她们自己就来了。”
她抓住苏晚晴的手,眼神带着恳切:“晚晴姐姐,你得支持我!有你点头,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苏晚晴反握住她的手,微微一笑:“这是好事,我自然支持。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
华钰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事情推进起来,比预想的还要快。
有苏晚晴暗中支持,华钰又是风风火火的性子,旧仓库没几天就打扫干净,摆上了简陋的桌椅。
那位姓孙的老文书也被请了来,第一次拿着树枝在地上划字时,底下坐着七八个被华钰连哄带拉来的妇人,都拘谨得很,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华钰也不急,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最前面,跟着一起念,一起写。
她没什么公主架子,学得认真,偶尔写错了,还自嘲地哈哈一笑,气氛便轻松不少。
萧珩得知此事时,正和几名将领商议军务。
听闻华钰折腾什么“妇女互助会”,还拉上了苏晚晴,他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胡闹。”他语气没什么起伏,但熟悉他的人都听出了一丝不认同。
女子识字固然无妨,但聚众行事,还要参与后勤管理,在他看来,多少有些不合规矩,易生事端。
当晚回到院里,萧珩看见苏晚晴在灯下核对一份名单,是互助会下一步准备学习简单包扎技巧的妇人名册。
他走过去,站在她身后,目光落在名单上。“华钰这事,你由着她折腾便罢,何必亲自掺和?”
苏晚晴放下笔,转过身仰头看他:“你觉得这是折腾?”
萧珩沉默片刻:“女子安稳度日便是福气。”
“安稳度日,和识字明理、靠手艺吃饭,并不冲突。”苏晚晴声音平和,却带着坚持,“你觉得我每天在胡闹吗?”
“我认为,华钰做得很好,那些来学习的妇人,眼神都比以前亮了些。”
“她们能多认几个字,学会算数,至少去集市买卖东西,心里更有底。”
“学了手艺,哪怕只是多缝补几件衣裳换点零用,在家里的腰杆也能挺直几分。这难道不好吗?”
她顿了顿,看着萧珩没什么表情的脸,轻声道:“萧珩,不是所有女子,都甘心只做依附的藤蔓。”
“给她们一点机会,她们或许能长出你意想不到的筋骨。”
萧珩垂眸看着她。
灯光下,她眼神清澈而坚定,提到那些妇人时,语气里有种真切的关怀。
她处理事务时的条理,确实与寻常闺阁女子不同。
他没再反驳,只伸手拿起她核对好的名单,扫了一眼。“场地还是太小。东边那片新盖的房子,靠溪的那间空着,更宽敞明亮,明日我让人收拾出来,给你们用。”
苏晚晴愣了一下,随即眼底漾开浅浅的笑意:“好。”
萧珩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移开目光,语气依旧平淡:“既然做了,就别出岔子。需要什么,跟陈维说。”
这便是默许,甚至提供了实质支持了。
互助会搬了新场地,果然气象一新。
来学习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七八个,到十几人…
华钰忙得脚不沾地,安排课程,协调物料,小脸上却整天放着光,比写出最畅销的话本时还要兴奋。
这日,苏晚晴去互助会送一批新到的布料,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朗朗的跟读声。
透过窗户,她看见华钰站在前面,手里拿着自制的识字板,正带着二十几个年龄不一的妇人认字。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她们专注而充满希望的脸上。
华钰一转头看见她,冲她扬眉一笑,神采飞扬。
苏晚晴站在窗外,没有进去打扰。
她看着这充满生机的景象,心里一片温软。
她想起萧珩昨夜看似随意地提起,军中需要一批新的绑腿和药包,或许可以交给互助会来制作,按件计酬。
他什么也没多说,但她知道,他看见了这些女子的价值。
一阵风吹过,带来山谷里草木的清新气息。
苏晚晴微微笑了,她知道,有些东西,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坚韧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