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日,紫禁城的喜庆与威严达到了顶峰。
自凌晨起,宫中所有主要通道皆铺上了崭新的红毡毯。
各宫门、殿宇悬挂的春联、门神在冬日淡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俱是翰林院饱学之士呕心沥血之作,笔墨酣畅,对仗工整,寓意极尽祥瑞。
宫墙之上,象征“太平有象”的宫廷仪仗用大象,披着特制的锦绣帷幔,象牙上套着金箍,由象奴牵引,安静地排列在甬道两旁,蔚为壮观,引来偶尔入宫的低品级官员和内侍们敬畏的目光。
从下午未时开始,宫中便按严格的品级制度大摆筵席。
首先是皇帝赐宴群臣于皇极殿(注:嘉靖年间建,此处因剧情需要提前出现)。文武百官身着按品级规定的朝服,依班次序列,在礼官的高声唱喏和悠扬庄重的中和韶乐声中,步履沉稳地步入大殿。殿内暖香浮动,源自名贵的龙涎香与檀香;金砖墁地,光可鉴人;盘龙金柱巍然耸立,支撑起恢弘的殿顶。
朱厚照身着最为隆重的十二章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端坐于丹陛之上的金銮宝座,面容沉静,接受百官如潮水般涌来的、整齐划一的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之声震彻殿宇。
御宴的菜肴极尽精致奢华,虽因礼仪所限,不能尽情享用,但每一道都象征着皇家的富足与天恩浩荡:御厨精心烹制的冬笋爆炒鹿脯、肥鸡火熏炖白菜、燕窝鸡丝汤、什锦烧烤攒盒、苏造肉、蜜制酱菜、以及象征“年年有余”的清蒸黄河鲤鱼等等。
器皿皆是景德镇官窑特供的精品,金银餐具闪烁夺目,玉器杯盏温润生辉。
教坊司的乐师演奏着庄严的雅乐,身着彩衣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姿态曼妙。
宴席间,朱厚照发表了简短而意蕴深远的新年训谕,他声音清朗,穿透大殿:“去岁维新年,百端待举,赖诸臣工同心协力,漕运初理,边军试练,始见其效……然,创业维艰,守成不易。望诸卿来年,仍持初心,共克时艰,扬清激浊,再创盛世……” 言语间既有对过去的总结,更饱含对未来的殷切期望与隐隐的鞭策。百官聆听,神色各异,或振奋,或沉思,或低眉顺眼,心中自有盘算。
夜幕降临,宫宴移至内廷,规模稍小,但氛围更为轻松,也更显天家亲情(至少是表面上的)。
这是在乾清宫举行的皇室家宴,参与者为皇室宗亲、几位地位尊崇的太妃、勋贵近臣以及地位较高的命妇。
夏望舒因身体愈发沉重,只在宴席开始时露了一面,接受了宗亲命妇们的问安,稍坐片刻,便由贴身宫女小心翼翼地搀扶回坤宁宫休息。
朱厚照则需一直留在席间主持。
内廷的宴席更为精致,也更符合口味。
除了延续外廷宴席的部分精品菜肴,还增添了许多时令鲜品和精巧点心。席间助兴的,不再是庄重的雅乐,而是更为活泼的杂技、令人惊叹的百戏(魔术)、以及服饰华丽的队舞(集体舞蹈),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营造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朱厚照坐于主位,面带得体的微笑,与身旁的张太后说着家常话,询问她们的身体起居,偶尔对表演出色的伶人给予丰厚的赏赐。
张太后今日气色似乎比往日好些,或许是年节氛围使然,与皇帝之间也多了几句看似寻常的闲聊,母子间因张鹤龄兄弟之事而产生的冰封隔阂,在今日似乎被这满殿的暖意和喜庆冲淡了些许,至少表面如此。
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等勋贵代表,以及刘健、李东阳、杨廷和等内阁重臣,分坐左右筵席。觥筹交错间,笑语晏晏,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中的微妙。
勋贵们多聚在一起,谈论着京营见闻或边疆轶事,眼神偶尔扫过文官集团;而文官们则大多围绕在几位阁老身边,言语间不乏对时政的探讨。
新任京营参将周遇吉亦在末席,他显得有些拘谨,大多时间在默默观察,与周围热闹的环境略有疏离。
朱厚照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注意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刘瑾,此刻正如同穿花蝴蝶般,满脸堆着谦卑而热络的笑容,殷勤地穿梭于各席之间,尤其是与几位辈分较高的宗室和都察院的几位官员交谈甚欢,时而低语,时而举杯,动作娴熟自然。
而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则安静地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自斟自饮,与周围的喧闹格格不入,他那双看似半阖的眼眸,却在不经意间掠过席间众人,如同潜伏的猎手,默默记录着所有的交谈与互动。
“陛下,”次辅杨廷和趁敬酒之际,趋近低声道,“江南文贵有密奏随年节贺表同至,言漕运新政已初步稳固,民心渐安,商路亦显畅通之象。其所拟‘考成法’于漕运系统试点之详细条陈,已初步拟定,只待年后细化,便可正式上奏。”
朱厚照微微颔首,举杯与之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辛苦杨先生了。漕运乃国之命脉,新政成效关乎全局。
年后,此事当与京营整编并列为开年首要之务,需尽快推行,以观其效。”
另一边,英国公张懋也与几位都督府的同僚低声交谈,内容自然离不开京营员额核验后的编练事宜、武备学堂的筹建进度,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阻力交换着看法。
子时将近,宫中骤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盛大的“驱傩”仪式开始,头戴狰狞面具、身着彩衣的“傩翁”、“傩母”在庞大的仪仗队伍簇拥下,手持法器,口中念诵着驱邪纳福的咒语,在宫中主要通道和殿宇前巡游跳跃,声势浩大,意在驱逐旧岁的一切邪祟晦气,迎接新年的吉祥安宁。
在这辞旧迎新的最高潮,朱厚照率领所有宗室勋贵、内阁重臣,至奉先殿祭祀列祖列宗。殿内烛火通明,供奉着历代先帝的神位,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朱厚照亲自上香、奠酒、诵读祭文,告慰祖宗之灵,亦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帝国能在他的引领下,革故鼎新,迈入新的征程。
当象征新岁伊始的钟声沉重而悠远地响彻整个北京城,朱厚照独自站在乾清宫高高的汉白玉台阶上,寒风拂面,他却浑然不觉。
望着脚下被无数宫灯、彩绸和尚未散尽的烟花照得亮如白昼、宛如琼楼玉宇般的紫禁城,听着远处依稀传来的民间欢呼声,他心中百感交集。
这是他来到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后,度过的第二个新年。
相比去年此时的如履薄冰、试探布局,今年,他已然更加清晰地握紧了帝国的舵盘,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脚下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潜藏的敌意与阻力从未消散,但他内心充满了开拓者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决绝与期待。
这个除夕,既是旧岁的终结,也注定是一个全新篇章的起点。
宫宴的歌舞升平之下,改革与守旧的暗流,已在无声中激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