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中的权力暗流与少年君王日益炽热偏执的心思,暂时并未过多影响到宫外的燕丹。
他依旧忙碌于工坊、墨家子弟以及偶尔入宫“汇报工作”之间,日子过得充实,却也因嬴政愈发严密的“看管”而略感束手束脚。
这日午后,燕丹难得清闲,处理完手头几件关于玻璃镜抛光工艺改进的文书后,一时兴起,决定换上寻常布衣,不带随从,独自去咸阳城的市井街巷间走走看看。
穿越至今,他大多时间周旋于王宫、府邸和工坊之间,对于这个时代真正普通人的生活,接触得并不多。
时近傍晚,街市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贩夫走卒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车轮碾过石板路的辘辘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燕丹信步闲逛,看着两旁售卖的各种货物,从简陋的陶器、木器到新鲜的蔬果、肉食,倒也自得其乐。
走着走着,便到了寻常人家准备晚膳的时辰。
燕丹注意到,许多刚从工坊、田地归来的庶民,或是在街边食摊坐下,或是从怀里掏出自带的干粮,他们所食之物,大多简单粗糙。
最常见的是黄澄澄的小米粥或小米饭,以及一种颜色更深、颗粒感更强的豆饭,偶尔能见到有人啃着黑乎乎的、掺杂了大量麸皮的粗面饼子,至于白面蒸饼或米饭,则极为罕见。
燕丹心中微动,在一处看起来还算干净的路边食摊坐下,也要了半碗豆饭和一碟腌菜。
那豆饭是用大豆(黄豆)混合少量小米蒸煮而成,豆粒坚硬,口感粗糙,咀嚼起来颇为费劲,还带着一股明显的豆腥味。
就着咸涩的腌菜勉强咽下,燕丹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个时代,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作物产量普遍不高。
小麦虽好,但亩产远低于耐旱耐瘠薄的小米和大豆,且对田地和肥料要求更高,因此多种植于贵族封地或富户的良田中,普通平民难以广泛种植。
即便种了,收获的小麦也多用于缴纳赋税或换取其他必需品,自家是舍不得吃的。
而石磨,尤其是经过他“改良”后的新式石磨,虽然效率提升了不少,但造价不菲,且需要畜力或人力驱动,目前也仅是在贵族府邸、官署以及少数富户家中才有配备。
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依旧依靠最原始的杵臼舂米脱粒,加工谷物费时费力,能吃上豆饭小米饭已是不易,想吃上精细的面粉,简直是奢望。
“看来,香皂镜子烈酒这些东西,赚的都是贵族的钱,对于真正改善底层民生,作用有限啊。”燕丹放下粗糙的陶碗,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助秦强国的初衷,可不仅仅是让贵族们过得更加奢靡。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碗没吃完的豆饭上,看着那些颗粒饱满却口感糟糕的黄豆,短路的大脑仿佛突然被接上了某根关键的线路,猛地亮了起来!
“等等!豆饭?大豆?黄豆?!”
燕丹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他怎么早没想到?!
在现代,大豆可是被誉为“田地里长出的肉”,营养价值极高,衍生品更是丰富到令人咋舌!
豆浆、豆腐、豆腐脑、豆皮、腐竹、豆干、豆芽、酱油、豆瓣酱……哪一样不是美味又营养?
尤其是豆腐和豆干,制作相对简单,还能长时间保存,简直是改善平民膳食结构的利器!腐竹炖肉,豆干炒菜,想想都要流口水!
而且,制作豆腐豆浆,都需要将黄豆充分研磨成浆!
这岂不是推广石磨最好的理由?
完全可以建议由乡里或十几户人家共同出资建造、使用一座公用石磨,专门用于磨豆浆、磨面粉,成本分摊下来,普通百姓也能承受得起!
这比单纯为了吃面粉而推广石磨,理由要充分和迫切得多!
太好了!
燕丹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既能大幅提升平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又能顺势推动生产工具的普及,一举两得!
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刻起身,扔下几枚铜钱,快步朝安秦君府走去。
一路上,他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起来。
“制作豆腐的关键是点卤…可以用盐卤或者石膏…石膏…好像秦岭就有矿?得让墨笙派人去找找!豆浆煮开就能喝,豆腐脑甜咸皆宜,豆皮要挑浆皮,腐竹要晾干……”
各种知识点杂乱无章地冒出来,让他有些应接不暇。
“不行不行,细节太多,容易出错。”回到书房,燕丹立刻屏退左右,意识沉入脑海中的系统光屏。
“系统,兑换《大豆深加工技术大全(战国适用版)》,要包含豆腐、豆浆、豆皮、腐竹、豆干、豆芽等主要产品的详细制作工艺、工具要求及要点解析。”燕丹毫不犹豫地命令道。
光屏闪烁,显示出兑换所需积分:3000点。
“啧,真黑!”燕丹肉痛地撇撇嘴,但想到其巨大的潜在价值,还是一咬牙,“兑换!”
瞬间,大量关于大豆处理的图像、文字信息涌入他的脑海,如同打开了一本详尽的百科全书,从选豆、泡豆、磨浆、过滤、煮浆到点卤、压制成型、晾晒烘干……每一步都清晰无比,还附带了简易工具的制作方法。
“呼……”燕丹长长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有了这份“秘籍”,事情就好办多了。
他当即铺开绢帛,根据脑海中的知识,开始绘制制作豆腐所需的滤布、模具、压板等工具的草图,并写下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忙活了近一个时辰,才将初步的方案整理出来。
他唤来管家,吩咐道:“立刻去库房取些上好的黄豆,再找几个手脚麻利、信得过的厨役过来,我有用。”
“诺。”管家领命而去。
燕丹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心情却格外明亮。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热气腾腾的豆浆、嫩滑的豆腐脑、香喷喷的腐竹炖肉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么好吃的东西,第一个尝鲜的,当然得是宫里那个小祖宗……呃,是大王。”
想到嬴政,燕丹的心情又柔软了几分。
虽然那小祖宗最近脾气见长,管得也宽,但有什么好东西,燕丹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
“嗯,豆腐脑的话……政儿好像喜欢吃甜的?那就先做甜口的给他尝尝鲜。”燕丹美滋滋地想着,“等他吃上瘾了,再顺便跟他提推广石磨和豆制品的事,肯定好办多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嬴政吃到滑嫩豆腐脑时,那双总是幽深难测的眼睛亮起来的模样。
或许,还能趁机讨点好处,比如……以后去找墨笙讨论工作的时候,能不能别再限时一个时辰了?
带着这份期待,燕丹干劲十足地投入到他的“豆制品研发大业”中去了。
至于这小小的黄豆,将会在秦国乃至整个华夏的饮食文化中掀起怎样的革命,此刻的他,并未完全预料到。
他只是单纯地,想为这个时代的人们,也为那个别扭的君王,带来一点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