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赵磊被带回警局时,暮色已沉。审讯室的白炽灯亮得刺眼,他坐在金属椅上,黑色夹克上的灰尘在灯光下格外明显,双手被手铐铐在桌沿,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桌角的漆皮。林枫坐在对面,面前摊着从出租屋搜出的证据袋 —— 剪断钳、电动车零件照片、王阿姨的小熊玩偶,每一样都在无声地指向他的罪行。
“姓名、年龄、户籍地,再说一遍。” 林枫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赵磊头埋得更低,声音发闷:“赵磊,35 岁,北郊老平房区的,现在租在北边巷子里。”
“为什么偷电动车?除了赌债,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韩鹏补充问道,手指敲了敲桌上的赌债欠条复印件 —— 这是从赵磊出租屋抽屉里找到的,上面写着 “欠强子 5000 元”,没有日期。
赵磊的肩膀抖了一下,沉默几秒才开口:“就…… 就欠了强子的赌债,他天天堵我门,说再不还就打断我腿。我没工作,只能偷电动车卖钱。”
“强子是谁?全名、住址、在哪赌的钱?” 林枫立刻追问,笔尖悬在笔记本上。赌债往往是盗窃案的关联线索,顺着 “强子” 这条线,或许能挖出更多涉案人员,甚至打掉一个小型赌博窝点。
赵磊眼神躲闪:“我不知道他全名,就叫他强子,大概四十岁,穿黑色皮衣,常在西边老厂的废弃车间里组织赌局。我就去过三次,每次都是他联系我,不知道他住哪。”
林枫对视韩鹏,韩鹏立刻起身:“我带刘斌去西边老厂排查,找到那个废弃车间,顺便联系辖区派出所,查‘强子’的身份信息。” 临走前,韩鹏又问赵磊:“你用的剪断钳是从哪买的?废品站老板有没有问你用途?有没有其他人跟你一起买过类似工具?”
“在东边废品站刘老板那买的,花了 50 块,我说家里锁坏了,他没多问。” 赵磊回忆道,“没…… 没别人一起,就我自己去的。”
韩鹏离开后,林枫继续审讯,同时安排李天去东边废品站二次走访:“你去找刘老板,确认赵磊买剪断钳的时间、当时有没有其他顾客,尤其是穿深色衣服、问过工具用途的人,顺便查废品站的进货记录,看看最近有没有其他人买过剪断钳。”
李天刚走,技术科就送来消息:“林哥,从赵磊出租屋搜出的银色电动车车把上,除了赵磊的指纹,还有一枚陌生指纹,可能是搬运时留下的,但数据库里没匹配到。”
林枫心里一紧 —— 难道有同伙?他立刻追问赵磊:“偷银色电动车的时候,有没有人帮你?车把上为什么有别人的指纹?”
赵磊脸色发白,急忙摆手:“没有同伙!银色电动车是我自己拖的,可能是之前车主的指纹?或者…… 或者是我昨天搬零件时,邻居老王帮我扶了一下车把?他就住在我隔壁,平时会帮我递个东西。”
林枫立刻让队员去核实邻居老王的身份,同时让技术科比对老王的指纹。半小时后,队员反馈:“老王是个六十岁的退休工人,无犯罪记录,指纹和车把上的陌生指纹一致,他说昨天确实帮赵磊扶过电动车,以为是赵磊自己的车,没多问。”
虚惊一场,但排查不能停。此时韩鹏发来消息:“西边老厂的废弃车间找到了,里面有赌桌、骰子,但没人,地上有新鲜的烟蒂,已经送技术科。附近居民说,强子昨天还在这组织赌局,今天没露面,可能听到风声了。”
李天也带回了废品站的排查结果:“刘老板说,赵磊是上个月 15 号买的剪断钳,当时还有个穿蓝色外套的男人问过剪断钳,但没买,说‘要能剪粗锁的’,刘老板没留联系方式。废品站进货记录显示,最近一个月就卖出去两把剪断钳,一把给赵磊,另一把卖给了一个匿名顾客,没登记信息。”
“蓝色外套男人……” 林枫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线索,“可能是潜在的盗窃嫌疑人,把特征发给各巡逻队,留意一下。”
晚上九点,审讯结束。赵磊对三起电动车盗窃案供认不讳,赌债线索虽未抓到 “强子”,但锁定了赌博窝点,后续会联合派出所清查;剪断钳的另一位买家虽未找到,但留下了特征,为后续预防埋下伏笔。林枫看着桌上的审讯记录,心里清楚:案件告破不代表结束,每一条关联线索的排查,都是在消除更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