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判》终章。
那些黑影扭曲变形,面目狰狞,显然是枉死城,未能投胎的冤魂。
朱尔旦的脸色变得苍白,他知道这些冤魂,都是因为他的换心之举,而产生怨恨。
他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恐惧。
第五日清晨,他早早地起身。
沐浴更衣,端坐正厅椅子上,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夫人走进房间,看到朱尔旦的样子,泪水像决堤的洪水。
她紧紧握着朱尔旦的手,哭到呕血,朱尔旦只是微笑,他的目光越过夫人,落在了门外。
“陆公来接我了。”朱尔旦轻声说道。
陆判骑着黑无常的鬼马,缓缓地从门外走来。
他手中的生死簿,被阴火照亮,朱尔旦的名字,被朱砂圈住。
旁边注着“慧心换骨,寿止五旬”。
“走吧。”陆判面无表情地说道,抛出一条索命锁链,直扑朱尔旦。
触及朱尔旦手腕时,脆弱的瓷器,碎裂成无数细片,纷纷扬扬洒落一地。
陆判见状,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喃喃道:“奇了,君竟有阳寿未尽之相。”
朱尔旦却显得异常镇定,他缓缓抬起手指,指向供桌上的文昌帝君像,沉声道:
“十年前,我曾在此许下心愿,愿以自己的阳寿,换取小儿的功名。”
陆判闻言,连忙翻开手中的生死簿,仔细查阅。
只见朱玮的名字后面,赫然写着“借父寿十年,官至三品”几个字。
陆判顿时恍然大悟,抚掌大笑道:“好个痴人!也罢,阴司正缺个文牍,你且随我去吧。”
朱尔旦在阴司的差事,是校对生死簿,每日与陆判对坐在森罗殿,看牛头马面,押着新鬼过堂。
那日,他正核对着“杨大年”的罪状。
忽闻外殿喧哗,吴女的鬼魂挣脱锁链,扑到他脚下:“多谢朱郎,让我能以新头投胎。”
陆判掷下勾魂笔,“你本该魂飞魄散,若非君以心换心,早成孤魂野鬼。”
吴女抬头,朱尔旦惊见她额间朱砂痣已淡如烟尘:“判爷,此女能否投个好胎?”
陆判突然狂笑:“好个多情种!
也罢,你替我抄了三年的生死簿,看在这份上,许她投身富贵人家。”
黑暗中,朱尔旦听见吴女的哭声渐远。
朱玮二十五岁中进士那日,朱尔旦的鬼魂突然回家,手里拎着陆判送的鬼头刀。
朱尔旦对儿子说,“为官要胆大心细。”
刀背“慧心换骨”四个字,闪着冷光。
“这是陆公送我的,如今传给你。”
十年后,朱玮奉旨祭西岳。
行至华阴,忽见仪仗赫赫,朱尔旦端坐在八抬大轿中,蟒纹官服在阳光下泛着紫光。
父子相认时,陆判从轿帘后探出头来,赤髯上挂着冰晶:
“别来无恙?我如今升了城隍,这太华卿的位子,可是我替君谋的。”
“陆公为何帮我?”朱尔旦望着陆判腰间的新酒壶,那是用杨大年的头骨做成的。
陆判灌了口冥酒:“因为君是这百年里,唯一敢背我喝酒的活人。”
说罢挥手让轿夫起行,马蹄踏碎晨雾,石路上,留下串长长.的蹄印。
朱玮望着父亲消失的方向,忽闻山风送来隐约酒香。
他听说,那个秋夜,父亲背着判官像踹开酒肆门,烛火照亮绿面赤须的木雕。
陆判的眼睛里,有阴司的星辰在流转。
陵阳十王殿内的陆判像,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依然矗立。
这座陆判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右手拇指处的朱漆,已经剥落,底下刻着“胆大心细”四个小字。
初一、十五,总有许多书生前来殿前烧香。
他们虔诚祈求陆判,能够赐予他们聪慧的心灵,和姣好的面容。
这些书生们相信,只要心诚,陆判就会满足他们的愿望。
时光倒流到光绪年间,有一个姓宁的书生,在一次醉酒后,不知不觉地醉卧十王殿。
在朦胧的醉意中,他仿佛看到,陆判与一个名叫朱尔旦的人正在对饮。
朱尔旦满头白发,但面色却异常红润。
宁书生定睛一看,只见朱尔旦的案几上,摆放着一颗泛着红光的人心。
在烛火的映照下,像活物一样跳动。
陆判指着宁书生,哈哈大笑道:“又来一个痴儿!
你可知道,慧心难以换取,凡心更是难以磨灭啊!”
宁生惊醒,发现身边有半块带血的人心,上面粘着片衣角,与朱尔旦的衣料相同。
他再看陆判像,忽然发现其左手所提人头,面容与朱尔旦分毫不差。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陵阳县令的耳朵里。
他听闻后,感到十分震惊,决定前往殿中查看。
来到殿中,一股阴森的气息扑面而来。
小心翼翼走近陆判的雕像,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走到了陆判的面前,缓缓掀起了陆判的袍角。
掀起袍角,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弥漫,让人作呕。
县令定睛一看,只见陆判的袍下,露出半截腿骨!
那腿骨,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
胫骨处,刻着“朱尔旦”三个字!
那字迹,已经被血锈浸染,变得模糊,但可隐约辨认。
县令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
这个“朱尔旦”究竟是谁?
为什么他的名字,会被刻在陆判的腿骨上?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今的十王殿,已经破战火,摧毁得面目全非,只剩下陆判的雕像还残存着一角。
这座曾经宏伟壮观的建筑,如今已成为一片废墟,断壁残垣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凄凉。
每当夜幕降临,尤其是在雨夜,传说着一种诡异的现象。
据说,在那片废墟中,能听到殿内传出饮酒、交谈声。
有人曾听到,一个操着陵阳口音的书生说道:
“陆公,可还记得当年背你过的石板桥?”
紧接着,另一个粗哑的声音传来,伴随着一阵大笑。
“哈哈,怎会不记得?那桥栏上的石狮子,都被你吐过三次酒呢……”
雨丝纷纷扬扬地洒落,打在残垣断壁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碎砖缝里,不知何时竟长出了青苔。
这些青苔形状奇特,宛如人心。
月圆之夜,便会泛起淡淡的红光,仿佛在诉说当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