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娘》之二: 烈女复仇
当船终于抵达金陵时,天空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晨曦微露。
王十八牵着庚娘的手,小心翼翼地踏上岸。
他们穿过熙熙攘攘的码头,走过曲折蜿蜒的小巷,最终停在了一座幽静的宅院前。
王十八轻轻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大门,领着庚娘走进了院子。
院子里,一位老太太正坐在石凳上,她便是王十八的母亲。
老太太的目光缓缓扫过庚娘,当她看到庚娘那娇美的面容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这笑容转瞬即逝,老太太的脸色突然一沉,她紧盯着王十八,厉声问道:“唐氏呢?”
王十八似乎对母亲的质问早有准备,他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掉水里淹死了。”
说罢,他还若无其事地指了指身旁的庚娘,补充道:“这是我新娶的。”
老太太闻言,嘴角微微一撇,流露出一丝不满,但她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她只是默默地看了庚娘一眼,然后转身走进了里屋,留下王十八和庚娘站在院子里。
庚娘被领到了西厢房,房间里的摆设虽然精致,但她却感觉心里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冰。
她环顾四周,每一件器物都显得那么陌生,仿佛它们都沾染着像金家一样的冤魂血,让她不寒而栗。
当晚,月黑风高,万籁俱寂。
王十八像往常一样,喝得微醉,脚步踉跄地来到了庚娘的房间。
他一推开门,便顺手将门锁上,然后摇摇晃晃地走向庚娘,嘴里还嘟囔着:“小娘子,今晚可躲不过去了吧?”
王十八的脸上泛着红晕,眼神也有些迷离,他一边搓着手,一边色眯眯地盯着庚娘,似乎对今晚的事情充满了期待。
庚娘却并没有害怕和抗拒,站起身来,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轻声说道:
“大哥急什么呢?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难道还不懂得风月之事吗?
就算是普通的市井人家成亲,也得喝上一杯交杯酒呢。
您家如此阔绰,难道连一壶好酒都舍不得拿出来吗?”
庚娘的话语如同一阵春风,轻柔地吹拂过王十八的耳畔。
他不禁为之一愣,原本有些混沌的大脑也瞬间清醒了几分。
王十八呆呆地看着庚娘,只见她面若桃花,眼波流转,那温柔的笑容仿佛能融化人的心房。
王十八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仿佛全身的骨头都被这温柔的话语融化,让他感到一阵酥麻难耐。
他连忙回过神来,高声呼喊着门外的仆人,让他们赶紧去准备美酒佳肴,好招待这位令他心动的佳人。
不一会儿,美酒便被端上了桌。
庚娘亲自起身,手持酒壶,为王十八斟满一杯又一杯的美酒。
她的动作优雅而轻盈,每一次斟酒,都像是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
庚娘一边斟酒,一边用那如黄莺出谷般清脆悦耳的声音说道:
“大哥对我恩重如山,您就是我生命中的天空,是我可以依靠的人。
只是我如今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这心里头总是觉得有些冷。
所以,还得喝上几杯酒,暖暖身子,这样我才敢侍奉大哥您呀。”
她的笑容如春花绽放,妩媚动人,在王十八仰头喝酒的瞬间,她的眼神却突然变得凌厉,死死地盯着王十八的脖颈。
王十八沉浸在庚娘的柔情蜜意之中,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很快便醉意上涌,身体也开始不受控制地东倒西歪起来。
他的舌头也像是打了结一般,说话都变得含糊不清:“不……不能再喝了……”
庚娘却并没有停止劝酒的意思,她端起一个大碗,强行将酒灌进了王十八的口中。
王十八虽然已经有些迷糊,但还是下意识地咽了下去。
没过多久,王十八便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倒在桌子上,鼾声如雷。
庚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跳平复下来。
手握银刀,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
黑暗中,她的眼睛逐渐适应了环境,能够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
对准王十八后心,用力捅了进去……
她小心翼翼地绕过王十八的尸体,朝着门口走去。
就在她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院外突然传来了老太太的声音:“十八?你咋呼啥呢?”
紧接着,便是一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庚娘的心跳瞬间加速,她知道自己不能被老太太发现。
她迅速在心中思考着应对的方法,同时握紧了手中的银刀。
当老太太推开门的那一刻,庚娘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她趁着老太太愣神的瞬间,猛地将银刀刺入了老太太的胸口。
老太太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她的身体摇晃了几下,最终还是倒在了地上,发出了沉闷的撞击声。
庚娘喘着粗气,看着倒在地上的老太太,心中一阵后怕。
但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就在这时,东厢房里传来了一声惊叫:“杀人了!”
这是王十八的弟弟王十九的声音。
庚娘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她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离开这里。
她匆匆忙忙地跨过老太太的尸体,冲出了房间。
庚娘知道自己跑不掉了,举起刀就往脖子上抹。
可这刀平日里只用来防身,刃口早就钝了,只划开一道血痕。
王十九已经撞开房门,她咬咬牙,转身冲出院子,一头扎进了旁边的池塘。
“快来人啊!杀人凶手投河了!”
王十九的喊声惊动了街坊。
众人七手八脚把庚娘捞上来时,她已经没了气息,可脸色依旧红润,眉眼如生时一般清丽。
有人在窗台上发现一个信封,拆开一看,竟是庚娘亲笔写的血书。
书中,把王十八如何谋害金家、自己如何复仇的经过写得明明白白。
街坊们这才知道,这投河的女子竟是如此烈性,纷纷感叹:“真是个烈女啊!”
大家凑了钱,想给庚娘好好安葬。
消息传开,来看的人越来越多,足足有几千人。
有人见她身上衣衫单薄,就捐了珠冠袍服;
有人觉得她死得冤,又添了不少金银器物做陪葬。
最后,庚娘被葬在金陵南郊,坟头堆得高高的,比一般富家的墓还要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