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章正定站截获炸药火车,戳穿李默“5月假进攻”阴谋。
4月20日清晨,密电科的电波“滴滴”响,陈宇揣着怀表,护心镜硌着胸口——平汉线的反诈局,要从这封北平来的密电开始。
(清晨5时·密电科办公室——密电截获)
密电科的灯泡晃着黄晕,王秀兰(技术岗)捏着译稿,手抖着跑进来,笑说:“陈宇科长!截获北平剿总给保定的密电,演得真像!”
她把译稿递过去,纸页上写着:“5月10日以1个团兵力佯攻栾城,配10门山炮吸引注意力,主力趁机破坏正定至石家庄段铁路。”
陈宇的指尖划过“10门山炮”——闪显突然触发(第一次闪回,轻微头晕)!
1947年11月的军火档案室,他翻着北平缴获的账本,老班长说:“北平城郊军火库就3门老旧75毫米山炮,炮闩都坏了,保定没补充过新炮!”
“假的!”陈宇猛地拍桌,怀表“啪嗒”掉在桌上,“10门山炮是编的,北平根本没这么多能用的炮,保定也调不出1个团!都被我军围个水泄不通,哪里敢炸毛”
林悦抱着档案夹走进来,声音带气音:“陈宇,你咋知道?俺刚调正定防御档案,城南就1个排+1个连,才200人,确实是薄弱点。”
(清晨6时·公安局会议室——作战会议)
“都坐!”陈保中局长敲着烟斗,“陈宇说密电是假的,想声东击西炸铁路,你们说咋应对?”
赵刚攥着铁链,链声“哗啦”响:“俺看不如将计就计!表面调兵去栾城,暗地里增兵正定,设个伏击圈!”
刘勇粗喘着说:“公安大队3个中队随时能走!每中队配2挺重机枪,保证能守住铁路!”
陈宇指着地图:“表面上,让卫戍部队1个营开赴栾城,沿途插军旗、喊口号,让特务看见‘加强栾城防御’;暗地里,刘勇带公安大队连夜去正定,联系冀中军区独立营派1个连协防,在城南铁路道岔设伏击圈!”
林悦点头:“俺让情报科盯着保定方向,他们一动就发信号!”
(上午10时·石家庄城郊——表面调兵)
“出发!去栾城布防!”卫戍部队的战士扛着步枪,军旗“哗哗”飘,脚步声“咚咚”响,故意从特务眼线能看见的路上走。
刘婆(敌特眼线)坐在馄饨摊前,端着碗没动筷,眼角偷瞄部队,赶紧低头搅馄饨:“俺问俺家小子能不能当公安……”
大刘(巡逻岗)假装没看见,走过去说:“大娘,栾城要打仗了,您别在这摆摊了,赶紧回家!”
刘婆心里一喜,碗都没拿就跑——她要去给保定报信:“共军把主力调去栾城了!”
等她报完信,就被尾随的公安得个正着。
(深夜11时·正定城南——秘密增援)
“轻点走!别弄出声音!”刘勇带着公安大队,皮鞋踩过冻土“咯吱”响,玉米杆“哗哗”扫过裤脚。
冀中军区独立营的连长迎上来,压低声音:“刘队长,1个连到了!伏击圈设在哪?”
刘勇指着铁路道岔:“就这!道岔旁有土坡,藏在后面,等特务进来就冲!”
施尔昌摸出铁锹,挖着掩体:“俺们在道岔旁埋几个土制地雷,不致命,就把他们炸懵!”
春生(巡逻岗)攥着手榴弹:“刘队长,重机枪架好了,对准道岔口,一有动静就扫!”
(5月10日凌晨3时·铁路道岔——特务靠近)
“快!都轻点!”国民党军加强连副连长张明远(中尉)压低声音,带着120人加强排(混10个特务),伪装成民夫,扛着炸药、撬棍往道岔走。
“组长,共军真把主力调去栾城了?”一个特务喘着问。
张明远踢了踢他的腿:“废话!眼线报的,还能有假?快炸道岔,完事回保定领赏!”
他们刚走进伏击圈,施尔昌突然喊:“打!”
土制地雷“轰隆”炸了,烟雾“腾腾”冒,张明远的腿被溅起的土块砸中:“不好!有埋伏!撤!”
(凌晨3时15分·伏击圈——前后夹击)
“冲啊!”刘勇带着公安大队从土坡后窜出,重机枪“哒哒”扫,子弹擦过特务脚边:“不许动!公安肃特!”
独立营的战士从另一侧包抄,晋造17式步枪“砰砰”响:“跑啥?早就知道你们是假的!”
张明远刚要掏枪,赵刚(赶来支援)一脚踹倒他,铁链“哗啦”缠上:“还想跑?10门山炮呢?咋就带个破迫击炮?”
15分钟后,战斗结束,43个敌人被按在地上,春生拎着缴获的轻机枪,笑说:“刘队长,抓了43人,缴1挺轻机枪、50公斤炸药,还有1门坏迫击炮!”其他全部被打死了。我方轻伤25人,没有重伤,是场完美的伏击战。
(清晨5时·正定城南土坡——审讯突破)
张明远坐在地上,梗着脖子:“俺不知道!俺就是执行命令!”
陈宇蹲下来,摸出1947年的军火档案:“别装了!北平就3门坏山炮,保定就1个连,哪来的1个团+10门炮?”
张明远的脸“唰”地白了,手攥着裤腿:“俺…俺招!是剿总让编的假数据,想调开你们的兵力,俺们炸道岔后,还要散布‘石家庄要被围攻’的谣言……”
林悦递过电台记录:“陈宇,保定方向没动静,其他特务不敢来了!”
陈宇拍着张明远的肩:“早招不就完了?解放区的政策是‘坦白从宽’,你要是好好说,还能从轻处理。”
(上午7时·东杨庄村口——群众支前)
“战士们,喝水!”李大爷提着开水壶,往战士手里递粗瓷碗,“铁路是俺们的命根子!去年的棉衣、今年的稻种,都是火车运的!”
村里的妇女们挎着篮子,送来玉米面窝头、咸菜:“快吃点!刚蒸的,热乎着呢!”
一个小姑娘把鸡蛋塞给受伤的战士,眨着眼睛:“叔叔,吃鸡蛋伤口好得快!俺攒了半个月呢!”
刘勇接过窝头,咬了一口,笑着说:“谢谢大娘,谢谢小姑娘!有你们支持,俺们肯定能守住铁路!”
老栓扛着锄头过来:“陈局长,俺们村民组织了支前小队,以后铁路旁有动静,俺们第一时间报信!”
(上午9时·正定城南铁路——防御加固)
“钉木板!把道岔修结实点!”施尔昌挥着锤子,“叮叮”响,“再装几个警戒哨,24小时盯着!”
独立营的战士拉着铁丝网,往铁路两侧围:“刘队长,铁丝网拉好了,特务爬不过来!”
陈宇站在道岔旁,望着平汉线:“李默的假计划破了,谣言也散布不出去,平汉线能安稳一阵了。”
林悦递过水壶:“父亲说3纵会派1个排来守铁路,以后不用咱们天天盯着了——对了,陈保中局长说,要给咱们记功呢!”
陈宇的指尖碰了碰道岔——闪回突然触发(第二次闪显,脸发白)!
1944年的铁路旁,老班长说:“军民一条心,啥敌人都打跑!”
“没错,军民一条心!”陈宇笑着说,“刘勇,你带公安大队回皋平。
赵刚,守正定站;施尔昌,和支前小队一起盯铁路,有情况就报!”
(中午12时·正定站货场——战果统计)
“统计好了!”老周(户籍岗)敲着算盘,“抓获国民党军43人(含特务10人),缴获轻机枪1挺、炸药50公斤、撬棍等工具30件、坏迫击炮1门!”
陈保中局长的密电到了,王秀兰念着:“平汉线反诈局成功,保障运输畅通,特表彰皋平公安、刘勇大队!望再接再厉,守住春耕秋收的物资运输线!”
刘勇挠着头笑:“都是陈宇科长的战术好,以假对假,把他们骗进伏击圈!”
陈宇拍着他的肩:“是大家的功——王秀兰破译密电,你带队伏击,群众支前,少一个都不行!”
李婶提着篮子跑来,往陈宇手里塞红薯:“陈局长,俺们蒸的红薯,您尝尝!铁路守住了,俺们种地也安心了!”
陈宇接过红薯,热气腾腾:“谢了李婶,这红薯比啥都甜——等秋收了,咱们用火车把新米运去前线,让战士们也尝尝正定的米!”
(下午2时·返回皋平的马车上——新任务)
马车“咕噜”碾过铁轨旁的土路,陈宇掀开帘:“林悦,平汉线的通讯频道有动静吗?”
林悦抱着电台,摇头说:“没动静,李默应该不敢再搞破坏了——对了,陈保中局长说,5月1日要去平山县验收春耕,让咱们一起去!”
陈宇摸了摸怀表,指针指向2点半:“春耕验收?好啊!咱们肃特、守铁路,不就是为了让老乡们好好种地吗?去看看稻苗长得咋样!”
马车的铜铃“叮铃”响,往皋平方向赶——平汉线的反诈局赢了,铁路畅通了,下一站是平山县的田埂,是绿油油的稻苗,是老乡们丰收的希望。
【互动投票】
5月春耕验收时,最可能遇到哪种小状况?
A. 部分稻田缺水(刚过完春旱,水渠没通)
b. 老乡不会用新农具(军区送的新式犁,没人会用)
c. 少量蝗虫(刚开春,有小股蝗虫,不严重)
【军事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伏击战核心武器——边区造1947式重机枪 ,是刘勇大队的“压制利器”:
- 基本参数:口径7.92mm,全长1190mm,枪管长720mm,全重24kg,弹匣容量250发(弹链供弹),有效射程800米,采用水冷式散热(水箱装3升水,可连续射击500发);
- 性能特点:枪身架在三脚架上,稳定性强,适合压制集群目标;水冷设计解决了连续射击过热问题,伏击战中持续扫射15分钟未卡壳;弹链供弹效率高,比轻机枪火力更持久;
- 实战用途:正定城南伏击战中,该重机枪对准铁路道岔口扫射,瞬间压制国民党军冲锋节奏,迫使敌人陷入混乱,为前后夹击创造关键时机,是“以少胜多”的核心装备。
下章丰收序曲预告:5月的春耕验收(1948.5.1,平山县各村),5月1日清晨,陈宇带着林悦、刘勇去平山县验收春耕。
刚到马家庄,李婶就急着喊:“陈局长,俺家的稻田缺水!水渠还没通,稻苗快蔫了!” 更巧的是,军区送的新式犁没人会用,老栓蹲在田埂上发愁:“这犁看着先进,就是不知道咋使!”
陈宇让施尔昌去找水利员修水渠,自己教老栓用新式犁,刚教会,春生跑来说:“村西的稻田有小股蝗虫!”
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修水渠、教用犁、灭蝗虫,让平山县的春耕验收顺利通过,老乡们笑着说“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