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两国的数十万大军,已然如两道汹涌的洪流,向着潼关方向奔腾汇聚。
战云密布,山雨欲来。
远在渭南前线的韩擒虎部,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潼关守军近期频频挑衅,更有探马急报,大批魏军已在河西等地聚集,意图穿插至他的后方。
韩擒虎深知兵力悬殊,只得下令全军紧守华阴城,深沟高垒,等待叶白夔将军的援军到来。
与此同时,魏将葛从周亲率五万精锐,已自蒲坂津渡过黄河,进抵河西,如同一把蓄势待发的侧刀,只待朱温主力一到,便可与潼关守军东西夹击,撕裂汉军防线。
为稳固河西西侧防线,葛从周派出手下将领秦明、花荣,命其率领一队人马,北上联系上郡守将赵光义,令其盯防西面汉军动向。
秦明、花荣领着一队亲兵,抄小路疾行。途中,他们曾与一辆疾驰南下的驴车擦肩而过,却并未在意那驾车汉子仓皇的神色。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然与此次任务的目标——赵光义,完美错过。
待二人抵达上郡城下,见城头依旧飘扬着大魏旗帜,守军似乎也与往日无异,心中并未起疑。
他们哪里知道,这乃是檀道济的惑敌之计。汉军攻占上郡后,并未急于改旗易帜,正是要营造此地仍在魏军掌控的假象,迷惑敌军视线。
二人径直来到太守府,恰遇刚从府中出来的关胜。
故人重逢,秦明、花荣大喜过望,还以为关胜是自汉军处逃脱后暂栖于此。
秦明性子最急,高声喊道:“关胜哥哥!原来你也安然无恙,真是天幸!”
关胜见到昔日梁山兄弟,心中百感交集,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平静问道:“二位贤弟不在葛从周将军麾下效力,为何来此上郡?”
花荣上前解释道:“哥哥有所不知,我等奉葛将军将令,特来联络赵光义太守,商议构筑防线,共御西面汉军。”
关胜心念电转,沉声道:“原来如此。二位贤弟稍待,容我入内通禀郡丞大人。”
他再次转身入府,迅速将情况禀报了魏延、檀道济与赵普。
檀道济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定下计策。他命赵普出面稳住二人,同时令关胜设法控制住秦明、花荣带来的亲兵,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关胜领命而出,先唤来结义兄弟唐斌,又招来自己的副将“井木犴”郝思文与“丑郡马”宣赞,低声吩咐道:“你等带人,务必将府外那队魏兵悄无声息地拿下,不可放走一人。”
随后,他才对秦明、花荣道:“赵郡丞已在府内等候,二位贤弟请随我来。你们的手下,我自会安排妥当住处。”
秦明、花荣不疑有他,跟着关胜步入太守府。与赵普寒暄不过数句,赵普便借故离开。
二人正觉诧异,四周忽然涌出大批汉军刀斧手,杀气腾腾地将他们围在核心。
“不好!”秦明、花荣心知中计,立刻背靠背而立,“仓啷”一声拔出腰间佩剑。
“哈哈哈哈!”一阵豪迈甚至带着几分狂傲的笑声从屏风后传来,只见魏延大步走出,他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笑声中自有一股睥睨之气,“两位梁山好汉,既入我瓮,何必再做困兽之斗?放下兵刃,魏某保你们性命无虞!”
秦明性情刚烈,如何肯降?大吼一声:“魏延休要猖狂!”挥剑便欲上前拼命。
然而他快,有人更快!只听“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中秦明手腕,佩剑“当啷”落地。正是唐斌在一旁张弓搭箭。
花荣见唐斌出手,又见郝思文、宣赞这两位昔日兄弟也在汉军阵中,心中已然明了局势,长叹一声,将剑掷于地上:“秦明兄弟,事已至此,抵抗无益,罢了……”
秦明手腕剧痛,又见大势已去,只得愤愤不语。二人随即被汉军捆缚起来。
与此同时,府外的关胜也已动手,率领兵马将秦明、花荣带来的一百多名魏军一举成擒。
其中秦明的徒弟“镇三山”黄信最为悍勇,挥舞丧门剑奋力抵抗,但关胜青龙刀只出三招,便震得他虎口崩裂,兵刃脱手,同样被捆得结结实实。
看着被俘的秦明、花荣等人,檀道济捻须沉思,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反间计涌上心头。
他抚掌笑道:“妙哉!赵光义孤身逃脱,上郡失守的消息迟早泄露。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将计就计,借这两位将军之口,给那葛从周送上一份‘捷报’?”
此计的关键,在于能否说服秦明、花荣二人假意归顺,充当汉军迷惑魏军的口舌。
视线转回河西。那驾着驴车一路狂奔的,正是上郡守将赵光义。他狼狈不堪地逃至河西城下,高声叫嚷自己是守将赵匡胤之弟,有紧急军情求见主将。
葛从周闻报召见,一听上郡竟已失守,顿时勃然大怒,指着赵光义骂道:“无能的庸才!城池失守,你不思组织抵抗,竟敢弃城而逃?!”
赵光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兀自强辩道:“将军息怒!末将……末将此乃为了及时传递军情,不敢有误啊!”再细问城中情况,他却支支吾吾,只说似乎是巨寇田虎与汉军联手作乱,具体细节一概不知。
葛从周心中暗叫不妙,自己派去的秦明、花荣恐怕是自投罗网了。但上郡如今究竟是何光景,是已完全落入汉军之手,还是仍在混战?他一时也难以判断。
沉吟片刻,葛从周生出一计,下令道:“赵光义,本将给你三千兵马,命张归霸、张归厚两将军辅左于你,即刻返回上郡!若城池尚在混战,便寻机夺回;若已失守,你等就在城外扎营,牵制汉军,并速速报我知!”
赵光义一听要回去,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推脱。但军令如山,在张归霸、张归厚两员虎将的“护送”下,他只得哭丧着脸,带着三千魏军,再一次踏上了前往上郡的路途。
而此时的上郡城内,檀道济的劝说已见成效。花荣念及与宋江的深厚情谊,又得檀道济承诺事后可往成都与宋江相聚,率先应允。
那霹雳火秦明起初梗着脖子不服,叫嚷着有本事真刀真枪再战一场。
就在这时,一员大将踏步而入,声如洪钟:“何人要战?”只见此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一双丹凤眼不怒自威,正是“花刀将”魏文通。他往厅中一站,渊渟岳峙,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秦明去年便曾在战场上见识过魏文通的厉害,深知自己绝非其敌,那满腔的火气顿时泄了大半,颓然道:“既……既是魏将军在此,秦明……愿降。”
檀道济见二人归心,便细细嘱咐他们与赵普,务必要演好这场戏。
他们要共同营造一个假象:即赵光义逃走后,郡丞赵普临危不乱,巧妙利用汉军与田虎火并之机,不仅“驱逐”了汉军,更“说服”了田虎归顺大魏,一举“收复”上郡。
计策已定,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向上郡城外。
而那犹在梦中,被张归霸、张归厚“护送”着赶路的赵光义,对此却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