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像一勺温牛奶,缓缓浇在录音棚的玻璃墙上。城市还未彻底醒来,但这里已经亮起了灯。
程疏言推开门的时候,卫衣兜帽还盖着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利落的下颌和左耳那枚星月耳钉,在晨光里闪得像个偷渡进现实的梦境。他把背包甩上椅子,动作随意却精准——昨晚没睡几个小时,脑子里全是《光年之外》的节奏轨。
“来了?”岑知韫的声音从调音台后传来,语气平淡得像在问“今天几度”,可她指尖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耳机线,一圈又一圈。
“嗯。”程疏言坐下来,打开工程文件【project: phoenix】,bpm142的节拍器准时响起,像是心跳重启的信号。
昨天记者围堵的画面还在热搜挂着,#程疏言回应恋情疑云# 下面评论炸成烟花筒。但他们谁都没提那件事,就像默契地绕开一颗未爆弹,转而把注意力全砸进这段旋律里。
“主歌结构我昨晚改了。”程疏言调出音轨,“电子脉冲做底噪,模拟宇宙背景辐射的感觉,你要不要听一下?”
岑知韫点头,戴上耳机。
下一秒,低频震动如星尘塌陷,层层叠叠的合成音效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仿佛置身于黑洞边缘。她皱眉:“太冷了。”
“冷才像宇宙。”程疏言挑眉。
“可我们不是要唱‘穿越光年找你’吗?”她摘下一边耳机,“机器能算出距离,但算不出想见一个人的心情。加点古筝采样吧,真实一点。”
“古筝?”他笑出声,“你是怕听众听不懂这是科幻还是春晚?”
“我说的是质感。”她不恼,反而勾唇,“你听过古筝泛音飘在空中的样子吗?像不像一颗星星突然眨了眼?”
程疏言愣住。他确实听过——小时候外婆家院子里,夏夜蝉鸣歇了,邻居姐姐弹《渔舟唱晚》,最后一个泛音散在风里,他抬头看见银河。
“……可以。”他低头敲键盘,“但我用AI把古筝采样拆解,转化成波形数据,再混进脉冲节奏里。传统+未来,行不行?”
岑知韫歪头试听,几秒后点头:“可以,但副歌前那句‘穿越寂静’,我要清唱。”
“你亲自唱?”
“不然呢?你以为这歌是给你炫技的?”
程疏言笑,把歌词本递过去确认。两人手指交错的一瞬,他的指尖无意擦过她手背——
【叮!!!】
脑海深处,系统警报骤然炸响:
【检测到双重心动信号!共鸣值飙升至87.3%!警告:情感波动超出安全阈值!是否启动冷静模式?】
两人同时僵住。
程疏言猛地缩手,差点打翻咖啡杯。岑知韫迅速低头,假装专注看歌词,可耳尖已经悄悄红了。
对视。
一秒。
两秒。
“噗。”
不知道谁先笑出来的,反正都绷不住了。
“这破系统是不是该升级了?”程疏言揉着眉心,声音压着笑意,“老是乱报。”
“它可能只是诚实。”岑知韫轻咳一声,把歌词本合上,“闭嘴写。”
“是,岑老师。”他故意拖长音,眼角余光瞥见她嘴角微翘。
就在这时——
咔嚓、咔嚓、咔嚓!
窗外忽然闪过几道白光,像是闪电劈在玻璃上。
程疏言立刻警觉,起身走到窗边。外面是空荡的露台,但百叶帘缝隙间,隐约有反光晃动。
“有人。”他眯眼。
岑知韫也走过来,站在他身侧。两人并肩而立,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几乎重叠。
“要不要报警?”她问。
程疏言盯着角落一处微微颤动的绿植——那是伪装用的摄影包呼吸孔。他忽然笑了:“不用。是自己人。”
“周默的人?”
“嗯。测试镜头角度,制造‘偶遇创作现场’的新闻图。”他回头看向她,“你说,让他们拍吗?”
岑知韫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淡淡道:“那就让风吹得再大点。”
程疏言怔住。
他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放任曝光,顺势造势。**
他们不需要解释昨天的事,也不必回应绯闻。只要这首《光年之外》足够炸,所有质疑都会变成流量燃料。
他回到调音台前,开始调试融合版前奏。电子脉冲与古筝泛音交织,像星辰坠入湖面,涟漪中开出花来。
“副歌部分,”岑知韫忽然开口,“我要你唱得像第一次心动。”
程疏言手顿了一下。
他没回头,只低声说:“那你得告诉我,第一次心动是什么样。”
“你自己不是刚体验过?”她靠回椅背,闭上眼,“系统都报警了。”
他笑,没接话,却悄悄把那句批注截图保存,命名文件为:【参考标准】。
控制室外,走廊阴影里。
周默靠墙站着,手机屏幕亮着。助理发来三张高清抓拍照:
1. 程疏言低头调试设备,侧脸轮廓锋利;
2. 岑知韫执笔修改歌词,睫毛在纸上投下细影;
3. 两人指尖将触未触,光影恰好定格在那一秒。
配文草稿跳出来:
【#疏知录音室同框# 晨光作伴,新歌酝酿中|独家直击双向奔赴现场】
周默勾唇,回复:
“按计划,三小时后放第一波花絮。”
棚内,音乐仍在流淌。
程疏言反复试听那段融合前奏,耳麦歪斜,星月耳钉在灯光下忽明忽暗。系统界面浮现出金色标签:【双向奔赴·进度62%】,但他没看。
他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里并排标注着两人的修改意见,红色是她的,蓝色是他的,像两条轨道终于交汇。
岑知韫闭着眼,看似冥想,实则手指轻轻打着节拍,心跳频率竟与bpm142完全同步。
新歌未成,风暴已起。
阳光穿过玻璃,将他们的影子焊在一起。近而不触,却已在彼此的情绪频率中悄然共振。
这一刻,没人说话。
只有节拍器滴答,像宇宙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