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下,强秦虎视眈眈,百姓流离失所,此时当以侠义为先,无论何种方式都应该让强秦停下征伐的脚步,如若不然,天下不宁。”
六指黑侠声音沉稳有力,但其内容却有些想当然。
伏念此时缓缓开口道:“周王存在数百年,止戈为武的事情并不少见,然其战争何时因劝说的方式停歇过?”
“墨家巨子所言有一定道理,但只针对秦国,是否有些过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有些疑惑,伏念这个诸子百家中立派的儒家掌门说的话有些偏袒啊。
“可强秦这征伐无度,如此做派难道不是天下之敌?不应该群起而抗之?”徐夫子觉得伏念说的不对,他们并非针对秦国。
“徐夫子所言虽有道理,却未免过于激进,‘君子和而不同’强行联合只会引发更多纷争,诸子百家不是诸侯国,又为何要参与到天下法理之中?”颜路此时出声回问道。
“若诸子百家不能联合,等到秦国铁骑踏遍六国,我等百家栖身之地可还有之?”班问显然对于颜路的话不敢苟同。
张良在一旁听着几人的论述,内心有些波动。
无论是针对于秦国东出的行为,还是抵抗秦国统一的做法,在他看来都有些...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但就和姜晨所说,有些人就喜欢挑战天命,哪怕粉身碎骨也是一样。
在内殿的诸子百家魁首,都在看两家是否能达成一致。
只不过这种情况,似乎双方都不会认可对方的理念。
此时逍遥子出声道:“伏念掌门,儒家的立场是否还是中立?”
伏念淡淡的回应道:“儒家依然中立,以教化为先,不涉及诸国军事政治。”
这一句话就注定了儒家不会牵扯进墨家抗秦的计划之中。
“若是秦军来犯,又当如何?”逍遥子步步紧逼,他这个时候也是想知道儒家到底会站在哪一边。
伏念面色未改,指尖轻轻叩了叩身前的案几,“秦军若踏我儒家之地,非为征伐天下,彼时儒家弟子却知‘守死善道’。”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从六指黑侠紧蹙眉头,再到徐夫子按着茶杯的手...
伏念内心无悲无喜,对于墨家这种撩拨虎须的行为,他不会认同。
韩非所讲的侠以武犯禁,就是这些家伙最真实的写照。
而他也绝不会去做那儒以文乱法的先行者。
这场论道从早晨一直持续到夜晚,以抗秦为由头,讨论着战争是否应该存在,以及天下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名家也好,医家也罢,阴阳家、道家都参与到讨论中来。
只可惜还是没有讨论出共识。
伏念在经过姜晨的‘劝化’,他已经能够认可秦国若以 “统一四海、解救百姓于战乱”为目的,战争可被接受。
只不过战后必须推行“仁政”,恢复礼乐,而非一味用武力压制。
这一点,医家念端也表示认可。
但墨家和农家反而有些不能接受,原因也很简单。
墨家一向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会导致“农夫不耕、妇人不织”,士兵战死、百姓流离,即便为了统一,也不该以牺牲民生为代价。
吴旷和朱家也觉得哪怕是战争也不应该让百姓去送死,贵族在后方大吃大喝。
这一点倒是让姜晨有些诧异,没想到吴旷和朱家有这么深入的见解。
‘有趣,着实有趣,没想到听到这些历史上可能存在的大人物的讲述,自己获益匪浅,只可惜还是缺了点什么...’
姜晨作为21世界的九漏鱼,知识都还给老师差不多了。
但现代青年该有的家国情怀还是有的,只不过他的落脚点是整个天下,而非具体某个国家。
统一的国家可以是秦、可以是汉,但绝对不能是异族。
而墨家的人,他们的思想过于固步自封,他们对于天下的理解还是中原那么一块地方。
对于秦国这个西边‘蛮夷’是绝对的不认同。
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亦或者是阴阳家、医家等人都做的要比墨家好的多。
‘罢了,今天的论战结束了,明天估计还要继续,先回去吃饭再说。’姜晨刚打算回去就看到一道身影出现在身边。
“楚南公?您老怎么?”
姜晨眯着眼看着身边的花白胡子老人。
“儒墨两道论战,老朽也来看看。”楚南公乐呵呵的解释道。
只不过他的眼神盯着张良,好像是发现了什么璞玉一样。
姜晨也察觉到对方的视线不在自己,于是开口问道:“又在找亡秦天命者?”
“呵呵呵呵,景初,你也知道那人?”楚南公闻言,扭过头看向对方。
姜晨拍了拍衣袖,“您老难道不知道我在秦国的传言?”
“自然了解一些,可和你所知道的....”楚南公一开始还有些疑惑,姜晨为何要说到秦国,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景初从一开始就知道秦国是何时....”
“是啊,天命而已。”姜晨轻笑一声,身形缓缓消散,只留下楚南公一个人在月下长叹。
不一会,荀夫子的身影从另一处走出来,他抬头看着站在高处的楚南公,脸色有些不虞。
“楚南公,你这是要讹诈我儒家?”
“何意也?”
楚南公阴阳术施展,人瞬间出现在荀夫子面前。
“那种高处可是你这身子骨能站立的?”荀夫子没好气的说道。
“呵呵呵,只是来的时候看到景初了,想看看他是什么情况,怎么他在外处偷听?”
楚南公可不认为对方没资格进入内殿论道。
“他没兴趣。”荀夫子对于姜晨的了解可比楚老头多的多,“他怕自己说出后世之事而已。”
荀夫子双手背在身后,缓缓的进入竹林小道,“毕竟,在他看来,天命早已注定,改与不改没有...意义。”
楚南公闻言一愣,然后跟在荀夫子身后,语气依旧,“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我们这位景初小友,怕也是一位大家了~~”
“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早着呢~~”
两人的身影缓缓被竹林影子遮盖,空余两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