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刚进陈家院,宋茜就看见张仙凤叉着腰站在门口,脸上没一点好气,见她和陈小伟下来,劈头就骂:“你们俩可算回来了!这都腊月二十八了,家里的馒头没蒸,对联没贴,艳丫头的新衣裳还没缝,你们倒好,在娘家待得自在!”
宋茜赶紧上前,手里还提着娘让带回来的半袋红薯,轻声说:“娘,对不住,俺娘之前病得重,实在走不开,让您受累了。俺这就去蒸馒头,对联俺来贴,艳丫头的衣裳,俺晚上熬点夜就能缝好。”
“受累?俺何止是受累!”张仙凤一把挥开她递过来的红薯,红薯滚在雪地里,沾了一层泥,“小伟为了给你娘抓药,在雪地里跑了半夜借钱,还跟俺吵!那四块钱,是俺攒着给全家买年货的,现在倒好,年货没了,还欠了人家的情,这年咋过?”
陈小伟赶紧上前拦在宋茜身前:“娘,是俺要去借钱的,跟茜儿没关系!茜儿娘病重,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年货没了,咱们就简单过,蒸点玉米馒头,炒盘咸菜,一样能过年,欠的情,开春俺多去砖厂干点活,挣了钱还上就是了。”
“简单过?”张仙凤瞪着他,“艳丫头盼了一年的新衣裳,你让她穿旧的?街坊邻里过年都吃白面馒头、炖肉,咱们家吃玉米窝头、咸菜,人家该咋笑话咱们?你就光顾着你媳妇娘家,忘了这个家!”
艳丫头从屋里跑出来,看见宋茜,刚要扑过来,听见张仙凤的话,又停下脚步,小声说:“娘,俺不要新衣裳了,俺穿旧的就行,能跟宋茜姐一起过年,俺就高兴了。”
张仙凤没想到艳丫头会这么说,愣了愣,随即更生气了:“你个小没良心的!娘还不是为了你好!”
公爹拄着拐杖出来,看见雪地里的红薯,弯腰想去捡,宋茜赶紧跑过去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泥:“爹,俺来就行。”
公爹叹了口气,对张仙凤说:“仙凤,别闹了。茜儿娘病重,她留在娘家照顾,没做错;小伟借钱给亲家母治病,也没做错。年货没了,咱们可以省着过,可人情不能丢,良心不能坏。街坊邻里要是知道咱们见死不救,才真的要被戳脊梁骨。”
秀兰秀菊也从屋里出来,秀兰手里拿着揉好的面团:“娘,俺跟秀菊已经把白面揉好了,虽然不多,蒸两笼馒头还是够的,过年能吃上白面馒头,就不算亏。”
秀菊也说:“娘,俺跟秀兰去地里挖了些野菜,跟咸菜炒在一起,也能当道菜。艳丫头的衣裳,俺跟嫂子一起缝,不用嫂子熬夜,很快就能缝好。”
张仙凤看着眼前的景象——公爹站在一旁劝,孩子们都帮着宋茜说话,连最疼的艳丫头都不站在自己这边,心里的火气一下子消了大半,可脸上还是拉着,不肯服软:“就算你们都这么说,那欠的钱,开春必须还上,小伟你可得说话算话!”
“娘,俺说话算话!”陈小伟赶紧点头,“开春砖厂开工,俺每天多干两个时辰,争取早日把钱还上,还能多挣点钱,给全家买白面,给艳丫头买新衣裳。”
宋茜看着张仙凤的脸色缓和了些,赶紧说:“娘,俺娘好了之后,让俺爹给咱们送了半袋红薯,还有几个鸡蛋,咱们蒸馒头的时候,往里面掺点红薯泥,馒头会更甜,鸡蛋留着过年早上给大家煮着吃,也算有年货了。”
张仙凤看了眼宋茜手里的红薯,又看了看她手里的鸡蛋,没再说话,只是转身往屋里走,丢下一句:“别愣着了,赶紧蒸馒头,再晚,晚上就吃不上热乎的了。”
宋茜知道,张仙凤这是不生气了,心里松了口气,赶紧笑着说:“哎!俺这就去!”
说完,宋茜拿着红薯去灶房,秀兰秀菊跟着她一起,秀兰帮着洗红薯、蒸红薯,秀菊帮着烧火,宋茜则开始揉面团。陈小伟去院里扫雪,把门口的雪扫干净,又去贴对联——对联是去年剩下的,有点旧,可他还是贴得整整齐齐。公爹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笑容。
艳丫头跟在宋茜身边,帮着递碗、递筷子,时不时问:“宋茜姐,馒头啥时候能好啊?俺想早点吃白面馒头。”
宋茜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快了,再等半个时辰,就能蒸好了,蒸好之后,先给你吃一个热乎的。”
“嗯!谢谢宋茜姐!”艳丫头高兴地跳了起来。
灶房里的热气腾腾,红薯的香味和面团的香味混在一起,格外好闻。秀兰看着宋茜忙碌的样子,小声说:“嫂子,对不起,之前娘冤枉你,还跟你吵,让你受委屈了。”
宋茜笑了笑:“没事,娘也是为了这个家,俺能理解。咱们是一家人,哪能总记着委屈,日子还得往前过。”
秀菊也说:“嫂子,开春俺跟你一起去挣工分,多挣点工分,换点粮食,再攒点钱,咱们家的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
宋茜点点头:“嗯,只要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互相帮衬,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
半个时辰后,第一笼白面红薯馒头蒸好了,掀开蒸笼,热气扑面而来,馒头又大又暄软,还带着红薯的甜味。宋茜拿起一个,吹了吹,递给艳丫头:“艳丫头,快尝尝,热乎的。”
艳丫头接过馒头,咬了一大口,笑着说:“真好吃!比玉米窝头好吃多了!”
张仙凤从屋里出来,闻到馒头的香味,也走了过来。宋茜赶紧拿起一个馒头,递过去:“娘,您也尝尝,掺了红薯泥,挺甜的。”
张仙凤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馒头,咬了一口,馒头的甜味在嘴里散开,心里的那点别扭,也慢慢消失了。她看着宋茜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院里热闹的景象,心里突然觉得,就算没有大鱼大肉,没有贵重的年货,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就是最好的年。
晚上,宋茜和秀兰秀菊一起给艳丫头缝新衣裳——衣裳是用秀英结婚时剩下的碎布拼的,虽然颜色不一样,可缝得整整齐齐,格外好看。艳丫头坐在旁边,看着衣裳,眼里满是期待,时不时问:“宋茜姐,啥时候能缝好啊?俺想过年穿。”
“快了,再缝几针就好了。”宋茜笑着说,手里的针线飞快地穿梭着。
陈小伟坐在旁边,给大家剥花生——花生是秀兰从婆家带来的,不多,却够大家尝尝鲜。公爹坐在炕头,抽着烟,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满是欣慰。张仙凤靠在炕头,看着艳丫头期待的样子,又看了看宋茜忙碌的身影,轻声说:“宋茜,之前……是娘不对,冤枉了你,还跟你吵,你别往心里去。”
宋茜手里的针线顿了顿,抬起头,看着张仙凤,笑着说:“娘,俺没往心里去,俺知道您是为了这个家。咱们是一家人,哪能总记着这些。”
张仙凤看着她,眼里满是愧疚:“你这孩子,就是太懂事了。开春你娘要是好了,俺跟你一起去看看她,给她带点白面和鸡蛋,算是俺的一点心意。”
宋茜心里一暖,眼眶瞬间红了:“谢谢娘。”
“谢啥谢!”张仙凤摆了摆手,却忍不住笑了,“赶紧缝衣裳吧,别让艳丫头等急了。”
屋里的灯光暖暖的,映着大家的笑脸,外面的雪还在轻轻飘着,可屋里的气氛,却格外温馨。宋茜看着眼前的一家人,心里踏实极了——她知道,过去的日子虽然苦,有过争吵,有过委屈,可现在,一家人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过年那天,大家围坐在桌前,吃着白面红薯馒头,炒着野菜咸菜,还有几个煮鸡蛋,虽然简单,却吃得格外香。艳丫头穿着新缝的拼布衣裳,高兴地在屋里跑来跑去。陈小伟给公爹倒了点酒,给张仙凤盛了碗玉米糊糊,给宋茜夹了块鸡蛋:“茜儿,多吃点,这一年,你辛苦了。”
宋茜笑了笑,给陈小伟夹了块咸菜:“你也多吃点,开春还要去砖厂干活,得补补身子。”
公爹看着眼前的景象,举起酒杯,笑着说:“咱们家这一年,虽然难,可也熬过来了。新的一年,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好好干活,好好过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来,干杯!”
“干杯!”大家都举起碗,笑着应道,屋里的笑声,飘出了窗外,融进了漫天的雪花里,也融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宋茜知道,这是她嫁进陈家以来,过得最温馨的一个年,而她也相信,未来的每一个年,都会比现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