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翠微宫的书房内只点着一盏孤灯。
沈清辞坐在案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假账册的封皮。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她却毫无睡意。
“大小姐,您该歇息了。”楚离端着一碗安神茶走进来,眼中满是担忧。
沈清辞摇摇头:“我睡不着。楚叔叔,你说周雨柔的纸条是真的吗?她真的愿意帮我们?”
楚离沉吟道:“周小姐与叶昭容素来不睦,这次又亲眼目睹王驿丞遇害,倒是有可能倒戈。只是...风险太大。”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两人同时警觉地抬头,却见萧彻站在门口,虽然面色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
“殿下!”沈清辞惊喜地起身,“您怎么...”
“父皇还不敢一直关着我。”萧彻走进来,在沈清辞对面坐下,“听说你们准备去赴周雨柔的约?”
沈清辞将纸条递给他:“这是唯一的线索了。”
萧彻看完纸条,忽然笑了:“不必去了。”
“为什么?”
“因为真的账册,早就在我手里了。”
这句话如同惊雷,震得沈清辞和楚离都愣住了。
“殿下...您说什么?”沈清辞难以置信地问。
萧彻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封面上没有任何标记,但纸张的质地与那本假账册一模一样。
“这才是真正的叶家账册。”他平静地说,“王驿丞临死前交给我的。”
沈清辞接过账册快速翻阅,越看越是心惊。
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叶家与北狄的每一笔交易,还记载着叶昭容如何通过周崇年克扣军饷,如何与三皇子合谋陷害沈毅,甚至...如何毒害贤妃。
“您早就拿到了...”她声音发颤,“那为什么...”
“为什么还要让你们去冒险?”萧彻接过她的话,“因为我在等一个时机。”
他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按动机关,整面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的密室。
“进来吧,是时候让你们知道全部计划了。”
密室内烛火通明,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大靖疆域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分布。
最令人震惊的是,图上显示萧彻的势力范围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广阔。
“这...”楚离震惊得说不出话。
“十年布局,只为今朝。”萧彻指着地图,“北疆三十万大军,过半将领都是我的人。江南七省的官员,也大多暗中效忠于我。”
沈清辞忽然明白过来:“所以殿下之前都是在...演戏?”
“不错。”萧彻颔首,“我故意示弱,让三皇兄和叶昭容以为胜券在握。他们越是得意,破绽就越多。”
他转向沈清辞,目光深邃:“包括让你去冒险,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只有让他们以为我们走投无路,他们才会亮出最后的底牌。”
沈清辞心中五味杂陈。原来从一开始,她就在萧彻的算计之中。但奇怪的是,她并不觉得愤怒,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安心。
“那现在...”她轻声问。
“现在时机到了。”萧彻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三日后,三皇兄会在朝堂上发动政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自以为得逞,然后...一网打尽。”
楚离担忧道:“殿下,政变非同小可,万一...”
“没有万一。”萧彻语气坚定,“所有的变数都在掌控之中。”
他取出一份名单递给沈清辞:“这些是我们在朝中的真正盟友,你记下来。”
沈清辞接过名单,看到上面几个名字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些人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有些甚至表面上还是三皇子的支持者。
“原来...殿下早就...”
“这盘棋,我下了十年。”萧彻轻声道,“从母妃去世那天起,我就在等待这一刻。”
沈清辞忽然想起一事:“那皇上...”
“父皇那边我自有安排。”萧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欠母妃的,该还了。”
密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沈清辞看着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男人,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背负的重量。
“殿下需要我做什么?”她问。
萧彻从暗格中取出一枚虎符:“这是调动京畿大军的虎符,你收好。”
沈清辞震惊地看着他:“殿下,这...”
“若我有什么不测,你就是唯一能调动大军的人。”萧彻郑重地说,“楚离会辅佐你。”
楚离跪地:“属下誓死保护大小姐!”
沈清辞握紧虎符,只觉得重若千钧:“殿下为何如此信任我?”
萧彻深深看着她:“因为你是沈毅的女儿,更因为...你是你。”
这话中的深意让沈清辞心跳加速。她迎上萧彻的目光,在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看到了毫不掩饰的信任与...情意。
“我明白了。”她将虎符小心收好,“定不负殿下所托。”
萧彻满意地点头,又取出一卷圣旨:“这是父皇的密旨,准许重审沈将军一案。等此事了结,你父亲就能沉冤得雪了。”
沈清辞接过圣旨,指尖微微发颤。十年的冤屈,终于看到了尽头。
“多谢殿下...”
“不必谢我。”萧彻轻声道,“这是你应得的。”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上面的标记:“三日后,一切都将见分晓。”
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投射在墙上,仿佛千军万马。
这一夜,沈清辞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萧彻——不是那个闲散无为的九皇子,而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王者。
而她,将成为他最重要的助力。
窗外,启明星悄然升起,黎明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