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带着琥珀色的暖,落在 “墨香斋” 实验室的朱漆门上。门楣上新挂的 “未来遗产实验室” 牌匾,在晨光里泛着烫金的亮,牌匾下的石阶上,社区的孩子们正踮着脚,把亲手画的九色鹿明信片贴成一道彩虹 —— 每张卡片上都写着 “守护古画,我们一起”,稚嫩的字迹里藏着最纯粹的热爱。
实验室里早已热闹非凡。展厅中央的展柜前,《秋江待渡图》的复制品静静悬挂,旁边的全息投影设备正循环播放修复过程:陈阿公劈竹丝的指尖、周老调朱砂的瓷碟、江寻调试 AI 的屏幕、沈墨心补画渡船的笔锋,一幕幕画面在光影里流转,像一场跨越时光的传承对话。
“快看!这里能看到 AI 补全的《九色鹿经图》!” 人群里传来惊叹声。展厅另一侧的沉浸式体验区,敦煌研究院送来的《九色鹿经图》残片被放在恒温展柜中,上方的投影设备正将 AI 虚拟补全的鹿蹄缓缓 “落” 在残损处 —— 石绿色的鹿毛顺着壁画原有笔触延展,鹿蹄旁那朵苏琳设计的野花,在光影里泛着淡淡的粉,与唐代颜料的温润完美交融。
“这不是简单的补全,是给古画续上了当下的故事。” 一位白发老人举着放大镜,目光在虚拟鹿蹄与原画衔接处停留,“我年轻时在敦煌见过这幅壁画,当时总遗憾缺了半只鹿蹄,现在终于‘看全’了,还看到了属于现在的温度。”
沈墨心站在体验区旁,手里捧着七叔的《古画修复手记》,正给围过来的孩子们讲解:“七叔爷爷当年说,修复古画就像给老故事写新结局,既要守住老底子,也要添点新心意。你们看这朵野花,就是苏琳阿姨为九色鹿加的新朋友,让它在壁画里不再孤单。”
“沈老师,我能给九色鹿加个小铃铛吗?” 上次画渡船小鸭子的女孩举着彩笔,眼里闪着光。沈墨心笑着点头,把一张空白宣纸递过去:“当然可以,你的铃铛会让九色鹿的故事,多一段好听的声音。”
展厅的另一角,陈阿公正带着年轻学徒演示竹丝补纸。嫩竹在老人指间变成细如发丝的竹丝,学徒们屏住呼吸跟着学,阳光落在他们交叠的手上,像给这门老手艺缠上了新的光。“以前总怕这手艺传不下去,” 陈阿公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看向围观众人,“现在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学,还有新科技帮忙,老祖宗的东西,总算能留住了。”
周老则在颜料体验区忙得不可开交。瓷碟里的石青、石绿按唐代配方铺开,孩子们戴着小围裙,正跟着他学调颜料。“加一点雌黄,颜色就暖了;加一点清水,颜色就透了。” 周老握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在宣纸上点出一抹石绿,“这就是传统颜料的妙处,能画出山水的魂,也能画出你们心里的美。”
陆明轩牵着苏琳的手,慢慢走在展厅里。苏琳脖子上的银质小船吊坠,在光影里与展柜里的 “守真” 砚台遥相呼应。“你看那边,” 苏琳指着留言墙,上面贴满了参观者的便签,“有人写‘以后要带孩子学古画修复’,还有人写‘想捐家里的旧宣纸给实验室’—— 我们真的做到了,让更多人爱上了传统。”
陆明轩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机票,轻轻放在苏琳手心:“敦煌的机票,下个月的。我跟文物局定好了,我们先去莫高窟考察,再去颜料矿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跟唐代一样的石绿,帮你把那朵野花画进真正的壁画里。”
苏琳握着机票,指尖轻轻摩挲着票面上的 “敦煌” 二字,眼眶突然发热:“等我们修复好《九色鹿经图》,就把孩子们的明信片带去,贴在莫高窟的参观区,让更多人知道,有一群小朋友在等着看九色鹿的新故事。”
周晓桐抱着七叔的遗像,站在《秋江待渡图》展柜前,轻声说着话:“爸,您看,实验室开起来了,有这么多人来守护古画,您没完成的事,我们都接着做了。以后每年,我们都带您来看新修复的古画,带您看传统活起来的样子。” 她把遗像轻轻贴在展柜玻璃上,仿佛七叔正透过玻璃,看着眼前这满室的热闹与希望。
夕阳西下时,开幕展的高潮如期而至。展厅中央的灯光暗了下来,全息投影设备将 AI 虚拟补全的巨幅古画缓缓投射在整面墙上 —— 那是一幅融合了《秋江待渡图》《九色鹿经图》与多幅残损古画元素的 “未来山水图”:渡船载着九色鹿,在富春江上航行,岸边的敦煌飞天正撒下颜料,孩子们画的小鸭子、小铃铛在光影里灵动跳跃,而画面的角落,七叔的 “守真” 砚台与陈阿公的竹刀静静摆放,像两颗守护传承的星。
“这就是‘未来遗产’的样子,” 江寻走到沈墨心身边,声音里满是坚定,“不是某个人的守护,是所有人的参与;不是某幅画的新生,是整个传统的延续。”
沈墨心看着墙上的虚拟古画,指尖轻轻碰了碰江寻的手 —— 他的手心温暖而有力,像握着整个未来的希望。“我们还要去敦煌修复壁画,去江南补全明清扇面,去西安修复唐俑上的色彩,” 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传统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是能跟着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走向未来的朋友。”
江寻紧紧回握住她的手,目光扫过展厅里的每个人:陈阿公正给学徒示范劈竹丝,周老在教孩子调颜料,陆明轩和苏琳并肩看着敦煌的照片,周晓桐在留言墙上写下 “七叔,我们做到了”,孩子们围着虚拟九色鹿叽叽喳喳 —— 这满室的热闹与热爱,就是 “未来遗产” 最好的模样。
墙上的虚拟古画还在流转,富春江上的渡船正朝着夕阳航行,九色鹿的铃铛在光影里仿佛传来清脆的响。沈墨心与江寻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 “未来遗产” 新章的开始 —— 在传统与科技的交汇处,在初心与热爱的守护里,他们将和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古画的美、技艺的魂、传承的心,一笔一笔,画进更遥远、更明亮的未来里。
实验室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墙上的 “未来遗产” 木牌,照亮了满室的古画与笑容,也照亮了属于每个人的、与传统共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