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实验室里,江寻正蹲在一台半人高的银色设备前调试参数,设备外壳贴着 “环境模拟舱” 的标签,舱内透明玻璃罩里放着块打磨平整的紫铜片 —— 这是他昨天特意找金属加工厂定制的,纯度 99.7%,和战国时期青铜爵的铜基成分接近。他手里捏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 “千年腐蚀模拟程序” 的界面,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微生物种类的参数正逐行跳动。
“第一次先模拟关中地区的墓葬环境。” 江寻对着麦克风轻声说,指尖在屏幕上点下 “启动” 键,“温度 15±2c,湿度 75%,土壤 ph 值 6.8,加入放线菌和假单胞菌的混合菌群。” 模拟舱发出轻微的嗡鸣,玻璃罩内开始弥漫起细密的白雾,铜片表面很快蒙上一层薄薄的水汽。他凑到玻璃前观察,平板电脑上的实时监测曲线正缓慢爬升 —— 这是模拟土壤中矿物质离子向铜片渗透的过程,按程序设定,要持续 72 小时才能看到初步的锈层。
“你这菌群是从周原遗址土样里分离的?” 沈墨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端着个搪瓷盘,盘里摆着三截不同颜色的蜡条:深黄色的是纯蜂蜡,淡黄色的掺了 5% 现代树脂,乳白色的则掺了 10% 树脂。“昨天查文献说,现代树脂能提高蜡模的韧性,但比例没说,我试了两种。” 她把搪瓷盘放在实验台上,拿起纯蜂蜡条轻轻一掰,“咔” 的一声,蜡条从中间断裂,断面还带着细小的蜡屑。
江寻暂时关掉模拟舱的监测提醒,走到实验台旁。“菌群是博物馆合作实验室提供的,和遗址土样里的菌群种类一致。” 他拿起掺了 5% 树脂的蜡条,指尖弯曲试着弯折 —— 蜡条能弯到 45 度才出现细微裂纹,松开后还能恢复原状。“这个韧性够了。” 他指着裂纹处,“古代蜡模容易在搬运时断裂,就是因为纯蜂蜡太脆,加了树脂后能抗住轻微碰撞,浇筑时也不容易因为铜水冲击开裂。”
沈墨心眼睛亮了亮,立刻拿出铜制蜡刀,从 5% 树脂蜡条上切下一小块,放在酒精灯下加热。蜡块慢慢融化成琥珀色的液体,她用小刷子蘸着蜡液,在之前做的范模初胚上轻轻涂抹 —— 这是模拟古代工匠 “补蜡” 的工序,用来填补范模上细小的砂眼。“你看,流动性也不错。” 蜡液顺着范模的纹路漫开,没出现堆积或断流的情况,冷却后在范模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蜡膜,用指甲刮了刮,也没脱落。
“下午可以做个完整的蜡模试试。” 江寻回到模拟舱前,平板电脑上弹出一条提示:铜片表面已形成 0.01mm 厚的氧化亚铜层。他点开显微镜模式,屏幕上立刻显出铜片表面的微观图像 —— 淡红色的氧化亚铜颗粒正沿着铜的晶界缓慢生长,和他之前查的战国青铜器锈层显微照片几乎一致。“腐蚀模拟的初始阶段没问题,就是速度比预期慢了点。” 他皱了皱眉,“按这个进度,要模拟千年的锈层,得用加速算法,但又怕加速后锈层结构不对。”
沈墨心正用卡尺测量蜡膜的厚度,闻言抬头:“古籍里说‘铜器埋土,百年生青,千年生绿’,是不是可以分阶段调整参数?” 她放下卡尺,从书架上抽出本泛黄的《考工记注》,翻到折角的一页,“你看这里,‘初埋之年,土气浸铜,生赤斑;百年后,水气凝之,生青锈;千年后,土中矿物渗之,生绿锈’。” 她指着文字,“是不是可以先模拟‘赤斑’阶段,再调参数模拟‘青锈’‘绿锈’,分阶段加速,比一次性加速更接近真实?”
江寻盯着书页上的文字,突然拍了下额头:“我之前把所有阶段的参数设成固定的了,没考虑到不同时期的腐蚀环境不一样。” 他立刻打开模拟程序,把 72 小时的模拟分成三个阶段:前 24 小时提高土壤透气性,模拟 “赤斑” 形成;中间 24 小时提高湿度,模拟 “青锈” 生长;最后 24 小时加入更多矿物质离子,模拟 “绿锈” 渗透。“这样应该更准确,等这次模拟结束,就能生成‘千年腐蚀参数库’,以后做其他青铜器的仿品也能用。”
中午两人一起吃外卖时,江寻的平板电脑又弹出提示:模拟舱内湿度出现波动,比设定值低了 5%。他立刻放下筷子跑去调整,沈墨心则拿着他的笔记本,翻看里面的腐蚀模拟数据,偶尔在空白处写下几句备注 —— 比如 “绿锈阶段可加入少量硫化物,对应古籍‘千年铜器有褐点’的记载”。等江寻回来,她把笔记本递过去:“你之前没加硫化物参数,战国墓葬里的有机质分解会产生硫化氢,可能会形成硫化铜斑点,这个得加上。”
江寻看着备注,认真地点了点头,立刻在程序里添上 “硫化物浓度:0.001mol\/L”。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两人之间的外卖盒上,米饭的热气和模拟舱的冷气混在一起,却没觉得违和。沈墨心拿起掺了树脂的蜡条,又掰了掰,笑着说:“下午做蜡模,晚上就能知道这树脂比例到底合不合适;你这腐蚀模拟要是顺利,下周就能用模拟数据指导做旧了。”
江寻看向模拟舱里的铜片,玻璃罩上的白雾还没散,铜片表面已经隐约透出淡淡的红色 —— 那是 “赤斑” 的雏形。他突然觉得,之前觉得遥不可及的 “完美赝品”,好像正随着这慢慢生长的锈层、这韧性刚好的蜡条,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实验室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模拟舱的嗡鸣和沈墨心切蜡块的 “沙沙” 声,平静却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