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亲朋好友,”韩江南的开场白带着这个年代干部特有的简洁和正式,但语气是温和的。
“今天,是我儿子韩东和儿媳王红英结婚的大喜日子,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由衷地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过来,感谢大家的祝福!”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韩东和王红英,“韩东,红英,你们今天结为革命伴侣,组建了新的家庭。”
“爸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要牢记组织的培养,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的路很长,可能会遇到困难,但要记住,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要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他的讲话不长,朴实无华,却蕴含着老一辈对子女最真挚的期望和嘱托。
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将个人家庭与集体、国家紧密相连。
说完,他举起酒杯:“来,我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祝孩子们幸福美满,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好!”众人纷纷举杯响应,气氛热烈。
韩江南坐下后,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王兆海。
王兆海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老韩讲得好,我也代表我们老王家,说两句,首先,感谢领导,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捧场!”
他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宾客,目光最后落在韩东和王红英身上:“东子,英子,今天,你们俩在组织的关怀下,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见证下,正式结成了革命伴侣,组建了新的家庭,我打心眼里为你们高兴!”
“作为英子的父亲,我对你们有几个希望。”他的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
“第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是党和国家培养了你们,给了你们安定幸福的生活。”
“你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论是在铁路公安的岗位上,还是部里的工作中,都要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牢牢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机器上,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第二,希望你们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生活上要互相体贴照顾,工作上要互相支持鼓励。”
“要学习对方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夫妻之间,要有商有量,遇到困难要一起扛,有了成绩要一起分享。要把小家庭建设好。”
“第三,要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咱们国家现在还不富裕,建设任务重,要时刻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不铺张浪费,不追求享受,要把精力放在工作和自我学习上。”
“最后,”王兆海的声音放缓了一些,带上了一丝更私人的情感。
“韩东,我把英子交给你了,英子这孩子,实在、心眼好,偶尔有些小脾气,我希望你能尽量的包容她。”
“你们以后要互相扶持,白头偕老,英子,到了韩家,要孝顺公婆,爱护弟弟妹妹,照顾好丫丫,和东子一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的讲话比韩江南稍长一些,更加突出了集体、国家、建设的主题,但也蕴含着父亲对女儿最深的关爱和嘱托。
说完,王兆海也举起酒杯,声音洪亮:“来,我也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祝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亲朋好友,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为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干杯!”
“干杯!”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响应声,大家被这翻真情实感的讲话所感染,气氛更加热烈。
韩东和王红英站在一旁,认真听着两位父亲的嘱托,韩东用力握了握王红英的手。
讲话结束后,婚宴的气氛更加轻松热烈起来。
婚宴持续了几个小时,大家吃得心满意足,聊得兴高采烈。
饭后,不少邻居和亲友帮忙收拾碗筷桌椅,食堂大师傅老张带着徒弟们开始清理灶台。
简单的收拾完,回到韩家之后,更热闹的“闹洞房”环节开始了。
这年头的闹洞房也比较文明,主要是做些小游戏,逗逗新人,图个热闹吉利,不会有出格的举动。
大家把韩东和王红英围在中间。
“第一个节目,夫妻同心咬苹果!”陈卫东拿着一个用红线吊着的苹果,坏笑着在两人面前晃来晃去。
韩东和王红英配合着去咬,苹果却被一次次抽走,两人的脸越凑越近,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最后好不容易才同时咬到了一小口,算是过关。
“第二个节目,说说确定关系的经过!谁主动的,老实交代!”又有人起哄。
韩东很简单的说了,他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王红英的,又是怎么开口的等等。
“第三个节目,新郎抱着新娘绕场三圈,唱首歌!”
韩东笑着,再次一把抱起王红英,在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稳稳地转了三圈。
然后唱了句“唱了国歌”。
游戏简单却充满了欢乐,丫丫也兴奋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跟着大人们一起笑闹,有时还试图去够那个吊着的苹果,可爱极了。
闹洞房持续了个把小时,长辈们开始发话:“行了行了,热闹一下就行了,让东子和红英也歇歇!”
大家这才意犹未尽地渐渐散去,临走时还不忘说着祝福的话。
“东子,英子,春宵一刻值千金呐!我们撤了!”
“好好休息!”
“明天见!”
梁平和耿长林这些关系比较亲近和两家人多聊了一会,最后才离开。
所有人都走后,喧闹了一天的屋子渐渐安静下来。
“累坏了吧?”韩东轻声问,摸了摸王红英的脸。
“嗯,”王红英点点头,靠在他肩头缓了口气,脸上带着倦意却满足的笑容,“但是高兴。”
“走吧,咱们也回家。”韩东说道,他指的是他们在公安处家属院那边分到的那间小小的新房。
“嗯,”王红英应着,转头寻找丫丫,“丫丫呢?丫丫,走啦,我们去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