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周书记的深思:苏正已是不可或缺的“神将”!
夜风穿过花园,卷起几片枯黄的桂花叶,打着旋儿落在周浩然的脚边。
他站在入口的阴影里,一动不动,像一尊石雕。手中的那杯醒酒茶早已凉透,杯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他的指节滑落。刚才茶水漾出,烫到了他的手背,留下了一小块红印,他却毫无知觉。
他的全部心神,都还停留在刚才那一瞬间。
那从苏正指缝间泄露出的,一闪而逝的金色光芒。
那光芒并不刺眼,却像一根烧红的钢针,瞬间刺穿了他所有的认知,在他脑海深处烙下了一个无法磨灭的印记。那不是手电筒的光,不是手机屏幕的光,更不是任何他能理解的光源。那是一种……带着生命和威严的,纯粹的光。
周浩然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他不是一个迷信的人。半生的宦海沉浮,让他只相信权力和规则。可清源县最近发生的这一桩桩,一件件,早已将他坚信不疑的世界观,冲击得千疮百孔。
扶贫办赵主任的豪华别墅,一夜之间变成四面漏风的土坯房,让他从云端跌入泥潭,哭着喊着求纪委来查自己。
环保局孙局长和那几个排污企业的老板,被自己制造的恶臭和污水困在其中,精神崩溃,主动投案。
还有王翰,那些虚假招商引资圈来的土地,真的“开花结果”,长出了一堆无法理解的建筑垃圾,把他自己活活吓疯,抱着纪委干部的腿,仿佛见到了救世主。
每一件事,都伴随着一份来自苏正的报告。
每一份报告的结尾,都有一句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暗藏杀机的反讽批注。
起初,周浩然以为苏正背后站着一位能量通天的大人物,能通过常规或非常规的行政手段,雷霆万钧地解决问题。他把苏正看作自己最锋利的“刀”,一把能斩断清源县所有沉疴痼疾的宝刀。
可现在,他不得不推翻自己所有的猜测。
什么样的“大人物”,能让别墅变成土房?能让污水凭空出现在企业内部?能让土地里长出废品工厂?
这不是人力所能及的范畴。
这不是权力的游戏,这是……神迹。
周浩然猛地想起了父亲在电话里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不是在跟一个人斗,你是在跟这个‘规矩’斗。”
他当时以为,父亲说的是官场上那些盘根错节、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可现在,他有了全新的理解。
或许,父亲所说的“规矩”,并非人间的规矩。
而苏正,他不是在利用规矩,他是在……制定规矩。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疯狂地缠绕住他的心脏,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再次看向那个站在桂花树下的背影,那个年轻人依旧平静地站着,仿佛只是在欣赏夜色。可在周浩然的眼中,这个背影已经与之前截然不同。
那不再是一个能力出众、前途无量的下属。
那是一个手握雷霆、言出法随的……存在。
如果说,之前的苏正,在他眼里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干将”,那么现在,这个称谓要改一改了。
是“神将”。
一念及此,周浩然心中非但没有生出忌惮与恐惧,反而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安定。他忽然明白了,清源县能迎来苏正,不是偶然,或许是这片土地积压了太多的怨气与不公,终于感召来了这么一位应劫而生的“神将”。
而自己,作为这片土地的最高主官,要做的不是去驾驭他,更不是去揣测他,而是要……辅佐他,保护他。
为这员“神将”擂鼓助威,为他扫清前路上所有的障碍,让他手中的那股力量,能够毫无阻碍地,涤荡清源县的一切污浊。
想通了这一点,周浩然一直紧绷的神经,奇异地松弛了下来。他端起那杯凉透的茶,一饮而尽,冰冷的茶水顺着食道滑入胃中,让他混沌的头脑彻底清醒。
他理了理有些褶皱的衣领,调整了一下表情,从阴影里走了出去。
“小苏,一个人在这里想什么呢?”他的声音温和,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心,听不出丝毫的异样。
苏正转过身,看到是周浩然,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周书记,里面太闷了,出来透透气。”
周浩然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目光同样望向远处县城的万家灯火。
“是啊,是该透透气。”周浩然感慨道,“今天晚上,算是为我们清源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恒科集团的百亿投资,分量太重了。”
他停顿了一下,侧过头,目光深深地看着苏正的眼睛。“不过,我心里清楚,这个好头,是你苏正开的。没有你,就没有今天这个局面。”
苏正刚想说几句场面话,却被周浩然抬手打断了。
“咱们之间,就不用说那些虚的了。”周浩然的语气很平淡,但眼神却异常认真,“我只说一句,清源县有你,是清源县三十万百姓的福气。”
这句话,他说得无比郑重。
苏正心中微微一动。他能感觉到,周浩然今晚的态度,与以往有些不同。那份欣赏和倚重之下,似乎多了一层更深邃、更复杂的东西。那是一种近乎平等的,甚至带着一丝……敬意的尊重。
他不知道周浩然在花园的阴影里看到了什么,但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与这位县委书记之间的关系,在今夜,已经悄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周书记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苏正平静地回答。
周浩然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他知道,有些事,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点到为止,就是最好的默契。
“招商引资的烂摊子算是收拾干净了,接下来,我们清源县也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了。”周浩然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语气变得悠远,“不过,发展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解决了旧问题,还会有新问题冒出来。”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苏正说。
“经济要发展,民生更要跟上。经济是骨架,民生才是血肉。一个地方,如果高楼林立,但老百姓的孩子上不了好学校,生了病找不到好医生,那这种发展,就是畸形的,走不长远。”
苏正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周浩然这是在为他指明下一个“战场”的方向。
两人在花园里又站了一会儿,聊了些关于恒科集团项目落地的具体细节,气氛融洽而默契。
直到宴会厅那边有人出来寻找,两人才一同走了回去。
重新回到喧闹的宴会厅,苏正感觉像是从另一个世界归来。而周浩然,则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扛起了更重的责任,整个人神采奕奕,与李恒等企业家谈笑风生,气度俨然。
晚宴结束,苏正回到县委招待所的房间。
他关上门,没有开灯,任由自己沉浸在黑暗里。他拿出那支钢笔,笔身已经恢复了古朴的模样,只是那金色的龙影,在他的意念感知中,愈发清晰,仿佛拥有了独立的生命。
他能感觉到,这支笔的力量,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惩戒”。它渴望着“创造”。
而周浩然今晚的话,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教育、医疗……这些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就像是清源县这棵大树上潜藏的蛀虫,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它的根基。
苏正握紧了手中的笔。
他知道,自己的下一份报告,该写些什么了。
就在此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周浩然的短信,内容很简单。
“小苏,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一趟,我们聊一聊县里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