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陈阳的商业版图扩张到了一个新的、也是至关重要的领域——现代物流。
他深知,自己旗下庞大的食品饮料帝国和正在崛起的零售连锁,都离不开一个高效、稳定的物流体系作为支撑。尤其是生鲜、乳制品和即将推出的冷冻食品,对物流的要求更高。
于是,陈阳决定大举投资,布局全国性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他的第一步,就是解决最关键的技术难题——冷链运输。
他亲自牵头,拿出了自己通过旗下科技公司研发的最新冷链技术,然后找到了国内最顶尖的汽车制造厂——一汽集团,与其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共同设计、生产了一批专门用于冷链运输的货车。这些冷链车能够精确控制车厢内的温度,确保货物从出厂到销售终端全程都处于最佳的保鲜状态。
在解决了运输工具后,陈阳立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址,大规模建设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配备了最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和温控设备,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
与此同时,他旗下的食品厂也迅速响应,增加了冷冻食品的生产线,开始大批量生产冷冻水饺、冷冻汤圆、冷冻包子等方便快捷的产品。
考虑到豫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他之前重点扶持的地区,陈阳特意在豫省建立了多个大型物流中心和食品分厂。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还通过扶持当地的养殖业,为他的火腿肠生产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原材料供应。
陈阳的这一系列动作,从冷链技术到物流网络,再到上游的农牧业扶持,构建了一个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巩固了他在食品行业的霸主地位。
时间来到1991年,陈阳在商业上的布局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商业帝国日进斗金。但他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尤其是他一直关注的豫省。
这一年,陈阳再次向豫省伸出了援手,但这一次,他选择了一种更具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式。他没有简单地进行一次性捐款,而是决定设立一个专门的慈善基金。
他首先拿出了2亿美元作为基金的启动资金,并与豫省政府签订了详细的合作协议。这笔资金将专门用于帮助豫省的贫困家庭,重点覆盖大病医疗救助、子女教育资助和生活困难补贴等方面。
在签约仪式上,陈阳面对豫省的领导,态度诚恳而坚定地说:“这2亿美元只是一个开始,是前期的投入。我承诺,未来还会有第二笔、第三笔资金注入。但是,我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结果。”
他进一步解释道,他会委派专业的团队,定期对基金的使用情况和救助效果进行评估。如果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帮扶效果,他将有权暂停甚至撤回后续的捐助。
陈阳的这个决定,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严谨和负责。他希望每一分钱都能真正用在刀刃上,切实帮助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成为一笔无人监管的糊涂账。
豫省政府的领导对陈阳的善举和务实态度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和感谢。他们承诺,一定会严格管理和使用这笔资金,定期向陈阳和社会公开账目和救助情况,确保资金用得其所。
在设立了针对贫困家庭的慈善基金后,陈阳并没有停下他在慈善事业上的脚步。他深知,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普及。
因此,他再次慷慨解囊,追加了两笔巨额捐款,同样是以基金的形式,与豫省政府合作管理。
第一笔是8000万美元,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与发掘。这笔资金的重点在于“保护”和“拯救”,将用于修缮濒危的古建筑、抢救性发掘面临破坏的古遗址,以及为一线的文物工作者提供生活和工作上的补贴,确保他们能安心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
第二笔是1.2亿美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资助豫省贫困地区的学子,帮助他们支付学费、改善学习条件,并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师资培训支持。
在宣布这两项捐赠时,陈阳再次强调:“这同样只是第一笔投入。我希望看到清晰、透明的资金使用报告和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旦达到预期目标,第二笔资金将立即到位。”
陈阳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更在文化和教育层面为豫省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时间终于来到了1992年初。筹备了整整五年的电影《霸王别姬》,在京城正式开机拍摄。
这部电影是陈阳旗下的影视公司与中影联合出品的。时任中影领导的韩三平,对此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早在几年前,他还在峨眉电影制片厂任职时,陈阳的团队就已经找到了他,共同商议这部电影的筹备事宜。如今梦想终于照进现实,韩三平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对电影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关注度极高。
为了感谢韩三平的信任和投入,陈阳给予了他个人20%的影片份额,这远超中影10%的资金投入占比,足见两人之间的深厚信任与合作诚意。
电影的主创阵容,沿用了历史轨迹上的原班人马。陈阳亲自担任导演,而张国荣为了演好程蝶衣这个角色,已经提前半年来到京城,拜师京剧名家,刻苦学习京剧的身段、唱腔和眼神,只为在镜头前呈现最完美的状态。
开机仪式当天,天气晴朗。陈阳、韩三平与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主创人员一同上香祈福。随着场记板清脆的响声,《霸王别姬》正式进入了拍摄阶段。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正在参与一部注定要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作品的诞生。
在陈阳的主导下,《霸王别姬》剧组进入了为期三个多月的紧张拍摄期。
陈阳深知这部电影的分量,他毫不吝惜资金投入,为整个剧组,从主演到每一位群演,都提供了当时最好的衣食住行条件。这种前所未有的优厚待遇,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的士气。
他不止一次在剧组会议上强调:“这部电影,我们不仅要拍好,还要让它走向国际,去拿奖!我已经和欧美那边的发行方谈好了,上映不是问题。我们要让世界看到我们自己的文化!”
这番话让整个剧组都充满了使命感。每个人都明白,他们正在参与一部可能载入史册的作品。因此,无论是主演还是工作人员,都尽心尽力,配合得天衣无缝。
担任监制的韩三平更是如此,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到片场,亲自盯着每一个拍摄细节,从剧本的打磨到镜头的调度,再到演员的表演,他都一一过问,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陈阳的导演才华、韩三平的严格监制以及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部耗时五年筹备的电影,仅用三个多月就高质量地完成了拍摄工作。
杀青那天,所有人都难掩激动的心情,他们知道,一个传奇已经诞生。
《霸王别姬》的拍摄工作一结束,陈阳几乎没有任何喘息,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下一部电影的筹备中。这部电影就是他与中影合作的悬疑片——《调音师》。
这部影片改编自一个国外的故事,但陈阳并不打算简单地翻拍。他进行了彻底的“汉化”改编,将整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了繁华又充满复杂人性的香港。他认为,香港这座城市独特的氛围,非常适合展现悬疑故事中那种紧张、压抑又暗流涌动的感觉。
在香港的拍摄工作很快就启动了。相比《霸王别姬》的宏大叙事和史诗感,《调音师》的风格要内敛和精巧得多。它更侧重于心理描写和剧情反转,对导演的节奏把控能力和演员的细腻表演要求极高。
陈阳迅速调整状态,从史诗片的宏大叙事中抽离出来,全身心地沉浸到这个充满悬念的故事里。他与周勇紧密合作,对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反复推敲,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悬疑效果。
剧组在香港的街头巷尾取景,将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故事的紧张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陈阳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不仅能带给观众一场惊心动魄的观影体验,也能展现出华语悬疑电影的独特魅力和制作水准。
《调音师》的主演阵容,陈阳首先敲定的就是张国荣。他认为张国荣细腻而富有层次的表演,非常适合悬疑片中复杂的角色心理。
此外,陈阳还邀请了实力派演员李雪健加盟,饰演故事中一个关键的配角。李雪健老师扎实的表演功底和沉稳的气质,为影片的质量提供了又一层保障。
在香港紧张拍摄了两个多月后,《调音师》顺利杀青。陈阳为剧组举办了一场简单而热烈的庆功宴,送别了各位演员和工作人员。
庆功宴一结束,陈阳立刻投入到两部电影的后期制作中。《霸王别姬》和《调音师》都要赶在来年参加国际电影节,时间非常紧迫。他几乎是连轴转,白天盯着《霸王别姬》的剪辑和配乐,晚上则投入到《调音师》的后期工作中。
他深知,这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都承载着他的心血和期望,他必须用最完美的状态,将它们呈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