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上旬,巴尔干半岛的寒风卷着枯草掠过荒芜的原野,将君士坦丁堡以西的战场笼罩在一片萧瑟之中。协约国支持的巴尔干民族武装已在索菲亚至埃迪尔内一线集结重兵,锋芒直指奥斯曼帝国的心脏,这场真正意义上的代理人战争,已然箭在弦上。与的黎波里那场精心编排的戏码不同,此处的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厮杀都将浸染真实的鲜血,而统领着十二万日本仆从军驻守埃迪尔内防线的龙国陆军中将赵烈,正站在这场博弈的漩涡中心。
赵烈并非周毅那般擅长权谋戏演的将领,他出身龙宇麾下的西伯利亚军团,骨子里带着北疆军人的悍烈与直接——在西伯利亚雪原与沙俄军队的拉锯战中,他见过冻成冰雕的士兵,也见过为争夺半块干粮而拼杀的残兵,深知战争的本质是生存与掠夺,而非虚假的表演。此刻,他正坐在埃迪尔内城郊的奥斯曼军营指挥帐篷内,面前摊着两份截然不同的作战计划,一份是奥斯曼帝国前线指挥官、帕夏苏莱曼提交的《埃迪尔内防御部署方案》,另一份则是他与麾下参谋拟定的《穿插分割作战预案》,两份方案的墨迹,都透着对战争走向的截然不同的算计。
先看苏莱曼帕夏的计划,核心便是“节节防御,疲敌歼之”。方案中,奥斯曼军队将以埃迪尔内为核心,在索菲亚至埃迪尔内的公路沿线设置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部署两万土着征召兵,依托沿途的村庄与土坡构建简易工事,任务是迟滞协约国武装的进攻节奏,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许后撤;第二道防线由三万奥斯曼正规军驻守,配备少量火炮,负责拦截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敌军,同时消耗其弹药与锐气;第三道防线则是苏莱曼手中的精锐,由两万装备相对精良的新军组成,驻守埃迪尔内城郊的高地,待协约国武装连续突破两道防线、士兵疲惫不堪、补给线大幅拉长时,再全线出击,与敌军决战。
在这份计划里,十二万日本仆从军的定位模糊却又清晰——他们被安排在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之间,既需在第二道防线告急时顶上去填补缺口,又要在决战阶段作为侧翼辅助新军进攻,说白了,就是“备用炮灰”。苏莱曼在计划中特意提到,仆从军需“主动承担侧翼迂回任务,吸引协约国武装的注意力”,却未提及任何关于弹药补给、火力支援的具体安排,仿佛这十二万条人命,只是用来消耗敌军的工具。
而赵烈拟定的方案,却完全颠覆了奥斯曼的防御思路。他深知协约国武装的软肋——其主力虽装备尚可,但多为临时拼凑的民族武装,各部落之间协调不畅,且补给线依赖索菲亚方向的陆路运输,一旦补给线被切断,军心极易涣散。因此,他计划以“示敌以弱”为核心,先让驻守第一道防线侧翼的仆从军两个团故意露出破绽,引诱协约国武装主力朝着埃迪尔内方向突进,拉长其补给线;与此同时,将那支四千余人的精英仆从军作为“诱饵”,高调部署在第二道防线的核心位置,让协约国顾问团误以为这是仆从军的指挥中枢,引诱其集中兵力试图吃掉这支精锐;待协约国武装主力深入、补给线延伸至五十公里以上时,再将其余十一万六千名仆从军拆分为两百余个连级小股部队,以分散穿插的方式,从两翼的山林与河谷中渗透,绕过敌军主力,直插其补给线节点,最终将协约国武装分割成数段,逐一歼灭。
两份方案的冲突点,集中在“精英仆从军的使用”与“作战节奏的掌控”上。赵烈坚持要将精英团作为诱饵,是因为他清楚,协约国顾问团曾在的黎波里战场见过日本仆从军的战力,尤其是那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精英团,在巷战中展现出的悍不畏死与战术素养,早已让协约国方面心生忌惮。这种“忌惮”正是赵烈可利用的破绽——协约国若能抓住机会吃掉精英团,既能打击龙国与奥斯曼的士气,又能向外界证明其武装的战力,必然会动心;而苏莱曼则坚决反对,他担心精英团被歼灭会动摇仆从军的军心,更怕龙国方面因此追责,影响奥斯曼帝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的利益支持,两人为此在帐篷内争论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也未能达成一致,只能“先进行一次宴会,听取各方意见,再敲定最终方案”。
这场宴会,于三日后在埃迪尔内城内的奥斯曼贵族府邸举行。府邸内灯火通明,波斯地毯铺就的长廊两侧站着身着华丽服饰的侍女,宴会厅内摆满了烤羊腿、蜜渍果干、葡萄酒等珍馐,奥斯曼帝国的数位贵族与前线将领齐聚于此,赵烈与麾下的三名仆从军高级指挥官(均为龙国军官)也受邀出席。这场宴会名义上是“共商战策”,实则是奥斯曼贵族对赵烈等人的“拉拢与试探”。
宴会伊始,苏莱曼帕夏便率先举杯,对着赵烈笑道:“赵将军,您麾下的仆从军战力强悍,是我奥斯曼的得力助手。此次巴尔干之战,若能击退协约国武装,我必将向苏丹陛下请功,为您与诸位将领谋求爵位与封地。”话音刚落,一旁的奥斯曼贵族卡迪尔便接着说道:“赵将军,我听说龙国将领多有子弟需历练,若是不嫌弃,可将子弟送至我奥斯曼新军之中,既能熟悉战场局势,又能与我奥斯曼贵族子弟结下友谊,日后两国往来,也多些助力。”
赵烈端着酒杯,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却并未立刻应承。他知道这些贵族的心思——所谓的“爵位封地”“子弟历练”,不过是拉拢的手段,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让龙国仆从军在战场上拼尽全力,为奥斯曼帝国守住领土,同时也想借着“子弟历练”的名义,将龙国将领的家人置于奥斯曼的掌控之下,作为日后要挟的筹码。
酒过三巡,宴会的氛围逐渐变得暧昧起来。卡迪尔拍了拍手,几名身着薄纱、容貌艳丽的女子便从宴会厅外走了进来,她们大多是奥斯曼贵族从民间强征而来的女子,有的是农民的女儿,有的是商人的妻子,此刻却被迫作为“礼物”,供在场的将领取乐。“赵将军,这些女子都是精心挑选的,模样周正,性子温顺,可陪您与诸位将领解闷。”卡迪尔笑着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赵烈麾下的一名指挥官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异动,却还是看向赵烈,等待他的指示。赵烈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决断——奥斯曼贵族的“糖衣”可以吃,毕竟这些女子与美食无法对龙国造成实质威胁,反而能让奥斯曼贵族放松警惕;但“炮弹”必须扔,所谓的“爵位封地”“子弟历练”,绝不能应承。于是,他对着卡迪尔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卡迪尔大人的好意,这些女子与美食,我等便却之不恭了。只是关于子弟历练与爵位之事,我需向国内汇报后,再给诸位答复。”
听到这话,卡迪尔与苏莱曼等人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悦,但见赵烈并未直接拒绝,也只能暂时按下不满,继续与众人饮酒作乐。宴会后半段,苏莱曼再次提及作战计划,赵烈依旧坚持自己的穿插分割方案,并强调“精英团必须作为诱饵,否则无法引诱协约国武装深入”。苏莱曼虽不情愿,但见赵烈态度坚决,且龙国仆从军是此次防御的重要力量,也只能暂时松口,约定“先按赵烈的方案部署,若出现意外,再立刻调整”。
宴会结束后,赵烈带着几名将领与那几名被强征的女子返回军营。途中,麾下的参谋问道:“将军,奥斯曼贵族的拉拢,您为何不直接拒绝?若是答应了子弟历练之事,日后恐会被他们掣肘。”赵烈冷笑一声,说道:“我要的是战场的主导权,不是奥斯曼的爵位。吃了他们的美食、收了他们的女子,他们便会以为我已被拉拢,放松对我们的警惕;至于子弟历练,我根本不会向国内汇报,等战争打响,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追究此事。”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更何况,这些被强征的女子本就可怜,若是留在贵族府邸,只会被肆意糟蹋,带回军营,至少能让她们免受更多折磨。”
然而,赵烈没想到的是,奥斯曼贵族的“报复”来得如此之快。宴会结束后的第五天,便是十二万日本仆从军计划进入第二道防线阵地的日子。前一晚,负责接收补给的仆从军后勤官匆匆跑到赵烈的指挥帐篷内,脸色铁青地递上几箱刚刚送达的弹药,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将军,您看!奥斯曼送来的补给,全是些破烂玩意儿!这子弹和炮弹里,装的竟然都是黑火药!”
赵烈闻言,立刻走上前,打开其中一箱子弹。只见箱子里装的是仆从军常用的7.92毫米步枪弹,可拆开弹头一看,里面没有常见的无烟火药,取而代之的是呈颗粒状的黑火药——这种黑火药威力小、烟雾大,不仅射程远不及无烟火药子弹,还容易在射击时堵塞枪管,引发炸膛事故。他又打开一箱炮弹,结果与子弹如出一辙,炮弹内部填充的也是黑火药,爆炸威力不足正常炮弹的三分之一,根本无法摧毁协约国武装的工事。
“这群混蛋!”赵烈猛地将手中的子弹摔在地上,眼中迸出怒火。他瞬间明白,奥斯曼贵族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因为他在宴会上没有答应他们提出的要求,更没有完全听从苏莱曼的指挥,所以他们故意在补给上动手脚,想逼迫他妥协。
一旁的后勤官接着说道:“将军,不仅是弹药,粮食也有问题。送来的面粉里掺了大量的沙土,饼干都发潮发霉了,根本无法给士兵食用。还有奥斯曼的后勤兵说,‘一群日本炮灰,能用黑火药武器就不错了,反正都是用来消耗敌人的,死了也不可惜’!”
“炮灰?”赵烈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虽知道日本仆从军在奥斯曼眼中地位低下,却没想到对方会如此过分。这些仆从军即便被洗脑,即便被当作炮灰,也是能在战场上杀敌的力量,用黑火药武器让他们上战场,无异于让他们去送死——不仅无法对敌军造成有效打击,还会让士兵在炸膛与低效射击中白白牺牲,更会让协约国武装轻易突破防线,危及整个埃迪尔内的防御。
“立刻召集所有高级指挥官,召开紧急会议!”赵烈对着参谋下令道。很快,麾下的十余名龙国军官与仆从军中级指挥官(均为龙国人)齐聚指挥帐篷内,当他们看到黑火药子弹与炮弹时,也都怒不可遏。
“将军,奥斯曼这是故意刁难我们!要是带着这些破烂上战场,士兵们就是去送死!”一名指挥官愤怒地说道。
“没错!他们就是因为将军没答应他们的条件,才故意搞事!等我们带着这些弹药上了战场,要是战败了,他们肯定会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说我们指挥不力、仆从军战力低下!”另一名指挥官补充道。
赵烈沉默了片刻,心中已有了决断。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名指挥官,声音沉稳而坚定:“传我的命令,所有仆从军暂停进入阵地,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擅自行动!”
“将军,要是暂停进入阵地,苏莱曼帕夏那边恐怕会问责……”一名参谋担忧地说道。
“问责?”赵烈冷笑一声,“他奥斯曼不给我们合格的补给,还想让我们上战场送死,真当我们是软柿子捏?告诉苏莱曼,要么立刻给我们更换合格的弹药与粮食,要么这场仗就别指望我们仆从军出力!至于他想搞谣言让我们背锅,我倒要看看,没有我们十二万仆从军,他能不能守住埃迪尔内!”
随后,赵烈立刻让人起草了一份抗议函,派人送往苏莱曼帕夏的军营。函中明确指出,奥斯曼送来的补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法满足作战需求,若在二十四小时内不更换合格的弹药与粮食,龙国仆从军将拒绝执行任何作战任务,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均由奥斯曼帝国承担。
与此同时,赵烈也对仆从军的部署做出了调整。他命令精锐团加强军营的防御,防止奥斯曼军队突然发难;同时,让各团对现有弹药与粮食进行盘点,将可用的武器与粮食集中起来,优先供应给前线侦察部队;此外,他还派人秘密联络埃迪尔内城内的龙国情报人员,让其收集奥斯曼贵族强征女子、克扣军饷、虐待土着士兵的证据,一旦奥斯曼拒绝妥协,便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从而为龙国主力部队进入巴尔干地区寻找借口。
帐篷外,寒风依旧呼啸,十二万日本仆从军的军营内一片寂静。士兵们虽不知道补给出现了问题,却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他们戴着黑色防毒面具,整齐地在营区内待命,手中紧握着步枪,等待着指挥官的指令。在他们的认知里,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服从命令、完成任务,便能实现“救赎”,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正被奥斯曼贵族当作博弈的筹码,肆意践踏。
而在苏莱曼帕夏的军营内,当苏莱曼收到赵烈的抗议函时,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没想到赵烈竟然如此强硬,敢直接拒绝进入阵地。一旁的卡迪尔贵族冷笑道:“帕夏大人,我就说这赵烈不好对付。不过您放心,他不敢真的不参战。没有我们的补给,他们的仆从军撑不了几天。等时间一到,他们要么带着黑火药武器上战场,要么就等着被协约国武装打败,到时候我们再把责任推给他们,龙国也无话可说。”
苏莱曼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就按兵不动,看看他赵烈能坚持多久。只要他妥协了,以后就再也不敢违抗我们的命令了。”
然而,苏莱曼与卡迪尔都低估了赵烈的决心。赵烈深知,一旦妥协,日后奥斯曼只会更加得寸进尺,不仅仆从军会遭受更多不公,龙国在巴尔干战场的话语权也会被大幅削弱。因此,他做好了长期对峙的准备——他已让情报人员联系国内,请求从龙国本土调运部分弹药与粮食,同时也在暗中与埃迪尔内的民间商人接触,以高价购买可用的物资,即便暂时无法获得足额补给,也绝不会带着黑火药武器让士兵们去送死。
夜色渐深,巴尔干半岛的战场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协约国武装在前线虎视眈眈,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在后方算计博弈,而十二万日本仆从军则被困在军营与阵地之间,成为了这场黑暗博弈中的牺牲品。赵烈站在指挥帐篷外,望着远处奥斯曼军营的灯火,眼中闪过一丝冷冽——这场与奥斯曼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十二万仆从军的命运,也将影响整个巴尔干战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