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林氏闻听此言,神色立刻专注起来,身子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碧桃?她如何了?可是这几日忙着照顾嬷嬷,有哪里疏忽冒犯了?这孩子,我千叮万嘱要她务必恭敬小心,怎能如此怠慢?嬷嬷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回头我定好好说说她!”
张嬷嬷见薛林氏误会了,连忙摆手,脸上甚至带上了些许笑意。
“夫人误会了,绝非如此!碧桃那孩子,侍奉得再尽心周到不过,何来冒犯一说?”
“正相反,是老身与这孩子投缘,实在是……太合心意了。夫人您是知道的,老身一生在宫中沉浮,晚年出宫,辗转各家,见过伶俐的丫头不少,可像碧桃这般,既有悟性肯吃苦,心底又纯善懂得感恩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她不仅规矩学得好,难得的是那份沉稳通透和待人接物的真诚。不瞒夫人说,这些时日相处下来,老身私心里,早已将她视若子侄晚辈一般。”
张嬷嬷说到动情处,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恳切地望向薛林氏,终于将盘桓在心中许久的请求说了出来。
“夫人,老身知道这个请求有些唐突,但确是出于真心。老身孑然一身,无儿无女,此番蒙太后恩召返京,说是荣养,身边却也冷清。碧桃这孩子……老身是真心喜爱,也放心不下她。想着她在这府中,即便夫人您宽厚,终究是奴籍,前程有限。”
她略微停顿,观察了一下薛林氏的神色,才继续缓缓道。
“故而,老身斗胆,想向夫人讨个恩典。可否……让碧桃随老身一同入京?老身在宫中尚有些许旧日情分,太后娘娘又念旧。若带着她,或许能在宫中谋个稳妥的差事。凭她的资质,将来无论是在尚宫局某司学些本事,或是年纪到了由宫中放出,得个良家身份婚配,总比留在府里为婢要强上许多。这也算是……老身能为这孩子谋划的一条出路,全了我们这段师徒缘分。”
张嬷嬷说完,目光灼灼地看着薛林氏,等待着她的回应。
屋内一时静极了,只听得见烛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薛林氏面上温和的笑容未变,但端着茶盏的手顿在了半空。
她万没想到张嬷嬷会提出这个请求。
碧桃这丫头,自小在府中长大,是雪玲亲手调教出来的,性情模样、做事规矩无一不合她心意。
更何况,如今雪玲走了,就剩下碧桃最是称心顺手,她早已习惯将这丫头带在身边,实在是舍不得放走。
但张嬷嬷身份特殊,此番又是应太后之召,她开口要人,自己若直接拒绝,未免太不留情面,也怕寒了嬷嬷的心。
薛林氏心念电转,迅速权衡着利弊。
随即她放下茶盏,脸上重新挂上温婉的笑容,语气却十分坦诚。
“嬷嬷,不瞒您说,碧桃这丫头,我实在是喜欢得紧。”
她轻轻叹了口气。
“您也知道,我身边这几个丫头里,就数她最是沉稳妥帖,自雪玲去后,我便愈发倚重她。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私心里,是打算让她长久留在我身边,常伴我左右的,实在是不忍她远走。”
她见张嬷嬷神色微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嬷嬷疼爱她的心,我感同身受。这孩子也确实招人疼。既然嬷嬷与她有这段缘分,而我亦视她如半女…不如这样,我今日便当着嬷嬷的面,认下碧桃做干女儿,给她一个名分。从此以后,她便在府中以小姐之礼相待,不再是奴婢身份。如此,既全了嬷嬷对她的疼爱之心,也了我一桩没有女儿的遗憾,更能让她继续留在我身边,您看可好?”
张嬷嬷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心中百味杂陈。
她带碧桃入宫的打算落空了,不免有些失落。
但转念一想,薛夫人此举,无疑是给了碧桃一个最好的归宿。
认作干女儿,便是正经的主子了,虽比不得宫中可能有的机遇,但在薛府却是实打实的尊贵,不必再辛苦伺候人,将来婚配也能寻个好人家,确实比跟着自己这个老婆子入宫,前途未卜要安稳得多。
更何况,夫人是真心喜爱碧桃,必不会亏待她。
如此一想,张嬷嬷心中的那点闷气便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放下心头的欣慰。
她看着薛林氏真诚的目光,知道这已是夫人能做出的最好安排,便也不再坚持,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夫人此言当真?若真能如此,那真是这丫头天大的造化!老身…老身替碧桃谢谢夫人了!”
张嬷嬷说着,便要起身行礼。
薛林氏连忙拦住。
“嬷嬷使不得。”
她笑道。
见张嬷嬷应允,薛林氏心中也是欢喜,立刻便拉着嬷嬷商议起认亲的具体事宜来。
“如此一来,碧桃既是我的干女儿,便也是嬷嬷的晚辈,日后嬷嬷若在上京念着她,或是她惦记嬷嬷,通信往来也更是方便。”
“嬷嬷后日便要启程,这认亲的事,宜早不宜迟,总要在您走之前办妥,也让您能安心。”
薛林氏说着,示意丫鬟取来了黄历,两人就着烛光细细翻看起来。
“您看,明日如何?明日是“成日’,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薛林氏指着其中一页说道。
张嬷嬷凑近看了看,连连点头。
“好,好!就定在明日!时辰嘛……选在西时三刻如何?正是傍晚,寓意也好。
“西时三刻,甚好!”
薛林氏合上黄历,脸上带着笑意。
“虽说是认干亲,并非过继,不必惊动祠堂族老,但该有的礼数不能少。我会备下三牲果品,在正厅设下香案,让碧桃正式给我磕头敬茶。届时,我也要拿出我嫁妆里那对赤金嵌红宝的石榴花镯子给她,寓意前程似锦。”
张嬷嬷闻言,也笑道。
“夫人真是疼她!那老婆子我也不能落后。我那里恰好有一支早年得的白玉雕祥云纹如意簪,玉质温润,寓意也好,‘吉祥如意’,正适合给她做见面礼。愿她此后事事如意,平安顺遂。”
两人相视一笑,事情既已敲定,张嬷嬷便道。
“夫人,既然已经定了,不如现在就把碧桃叫过来,告诉她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也好让她提前高兴高兴,准备准备。
薛林氏也觉得有理,点头道。
“正该如此。另外,虽说不必大张旗鼓,但府里的少爷们总得知晓他们多了个妹妹。我这就派人去请珩儿、琛儿和玦儿过来,也让他们见见妹妹。”
说着,薛林氏便扬声唤人。
碧莲一直在门外候着,闻声立刻进来。
“碧莲,你去后院厢房,叫碧桃立刻过来一趟。”
薛林氏吩咐道,又转向另一个伶俐的小丫鬟。
“你去前院书房,请大少爷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再对另一个婆子道。
“你去惊蛰院和静思斋,请二少爷和三少爷也过来一趟。”
几人领命,各自匆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