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时近正午,工坊外来了一行不速之客。
领头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自称是京城匠作监的司吏,身后跟着两名衙役。他手持公文,声称接到举报,要查验墨子谦的工匠资质。
按大周律例,凡在京中开设工坊者,需持有匠作监颁发的匠籍文书。司吏捋着胡须,目光在工坊内四处打量,不知墨大师可备有此文书?
墨子谦面色一沉:墨家技艺世代相传,何需那些虚文?
这可不行。司吏连连摇头,若无匠籍,便是私设工坊。按律当罚银百两,工坊也需查封。
沐晴心知这是赵擎在背后动作。她上前一步,温声道:大人明鉴,墨公子是王府特意请来的贵客,这些时日一直在为王府赶制军械。
司吏冷笑一声:王府的贵客,更该遵纪守法。若是让王府知道请了个没有匠籍的工匠......
话中威胁之意昭然若揭。若是不从,赵擎便可借此大做文章,甚至牵连到楚玄。
沐晴正要周旋,墨子谦却忽然开口:你要如何?
司吏眼中闪过得意之色:倒也简单。要么补办匠籍,要么......他故意顿了顿,将你那些机关图纸交由匠作监备案,以证技艺。
绕来绕去,终究还是为了图纸。赵擎这一招釜底抽薪,着实狠辣。
补办匠籍需多少时日?沐晴问道。
快则半月,慢则数月。司吏捋须笑道,这期间工坊需暂停营业。
这对墨子谦而言无异于断他生计。他这些年全靠接些零散订单维持,若是停工数月,只怕连购置材料的银钱都难以筹措。
沐晴沉吟片刻,问道:不知补办匠籍需哪些手续?
司吏从袖中取出一纸文书:需有三位在籍工匠作保,提交三件代表作以供查验,再经匠作监三位大匠考核通过。
条件如此苛刻,显然是有意刁难。
好,我们补办。沐晴接过文书,还请大人宽限几日。
司吏似笑非笑:最多五日。五日后若还未办理,休怪本官依法办事。
送走司吏,墨子谦一拳砸在墙上:欺人太甚!
这是赵擎的阳谋。沐晴冷静分析,他算准了你拿不出匠籍,要么交出图纸,要么关门大吉。
我宁可关了这工坊!墨子谦怒道。
然后呢?沐晴直视他的双眼,让赵擎得逞?让那些觊觎你技艺的人称心如意?
墨子谦沉默不语,拳头紧握。
沐晴轻叹一声:其实此事也不难解。三位在籍工匠作保,顾流芳应当能帮上忙。三件代表作,工坊里现成的就有。至于三位大匠考核......
她略作停顿:楚玄殿下或许能助一臂之力。
不必求他。墨子谦断然拒绝,我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此刻不是逞强之时。沐晴正色道,赵擎既已出手,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此事,否则后续麻烦只会接踵而至。
她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本记载着匠作监规章的册子: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他们按规矩来,我们就在规矩中寻一条出路。
墨子谦看着她专注研读规章的侧脸,忽然问道:你为何要如此助我?
沐晴抬头,浅浅一笑:因为我见不得明珠蒙尘,更见不得小人得志。
这个回答让墨子谦怔住了。他见过太多人对他有所图谋,或是贪图他的技艺,或是想利用他的才能,却从未有人如此纯粹地想要护住他的心血。
况且,沐晴眨了眨眼,你我还欠着阎王殿的债呢,可不能让你就这么倒了。
这句玩笑让气氛轻松了些许。墨子谦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道:那便......依你之意。
这是沐晴第一次听他如此顺从。她明白,这道心防,终于开始松动了。
当务之急,是先寻到三位在籍工匠作保。沐晴思索着,顾流芳那边我去说。至于代表作......
她的目光投向密室方向:或许该拿出些真本事了。
窗外,乌云渐聚,一场暴雨将至。但工坊内的两人,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他们不知的是,远处的阁楼上,赵擎正透过窥镜观察着工坊的动静。见司吏离去,他冷哼一声:看你们能撑到几时。
这场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