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苑雅集之后,萧景珩那首“冰心一片寄深宫”的咏荷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层层扩散。元景帝当众的赞许,虽未明言,但在场诸臣皆心知肚明,陛下对靖安侯的赏识已远超寻常臣子,那份对四公主婚事的“默许”,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朝堂风向悄然转变,以往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如今对萧景珩愈发客气,甚至隐隐带着几分对未来“帝婿”的敬畏。
然而,萧景珩并未因此志得意满。他深知,帝王心术,深不可测。默许不等于铁板钉钉,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如履薄冰,用实绩和智慧不断加固这份信任。他的“玉露凝香”计划,便是他精心布下的一着暗棋,意在润物无声中,将自己的形象从能臣干吏,进一步提升为懂得生活雅趣、心怀君上的“全才近臣”。
“凝香苑”内,已是另一番景象。原有的蒸馏设备经过能工巧匠的反复改良,效率与纯度大为提升。萧景珩并不满足于单一香型,他凭借前世记忆中对香水前、中、后调的理解,指导工匠尝试复方调配。以“雪魄梅魂”为基底,加入微量冷杉、琥珀,使其香气更显沉静悠远;又以初夏栀子、白兰为主调,辅以清茶、梨汁的意象,试图调制出名为“夏梦清和”的清新香型。每一款香水的诞生,都需经过无数次比例调试、静置陈化,过程繁琐至极,萧景珩却乐此不疲,常亲自守在香坊,一待便是整日,衣袍沾染着淡淡花香归来。
这些精心制成的“玉露”,并未急于市售。萧景珩将其定位为顶级雅物与战略礼品。他亲自挑选了最为完美的几批,配以特意从景德镇定制、釉色温润如脂、造型古雅高贵的影青瓷瓶,并以紫檀木镂空盒盛放,内衬明黄软缎,极尽考究。
赠予慕容皓的那份,附信上只寥寥数语:“北疆苦寒,偶得古方制此香露,有清心明目之效,聊供老元帅案头清玩。” 老将军戎马一生,初见这等风雅之物,初时失笑,然嗅闻之后,却觉心神一静,对萧景珩的玲珑心思更是赞叹。
赠予周秉正等清流官员时,则强调其“合于古礼,香可养德”,附上几句香道与修身养性的古籍摘录,投其所好,既显尊重,又不落俗套。
而进献宫廷的部分,萧景珩更是煞费苦心。他并未直接呈上香水,而是将《陈氏香录》中关于香药同源、颐养心性的章节加以整理笺注,工楷誊写装帧成册,连同数瓶特制的、香气更为舒缓雍容的“御制”香露(以龙涎香、沉香为基调,佐以微量檀香和薄荷),以“臣闻陛下近日操劳,偶阅古籍得此养心香方,谨依古法试制,伏乞陛下、太后、皇后娘娘闲暇品鉴,若能稍解圣虑,则臣幸甚”的名义,通过内侍省正途敬献。此举将“贡品”的性质巧妙转化为“臣子孝心”和“文化献礼”,姿态谦卑,心意恳切。
元景帝在养心殿批阅奏章至深夜,偶感疲惫,瞥见案头那造型雅致的瓷瓶,信手打开,一股清冽中带着暖意的幽香缓缓散开,竟真的觉得精神一振。他拿起那本笺注,翻看几页,见萧景珩的字迹工整清秀,注解引经据典,颇见功底,不由微微颔首,对随侍太监感叹道:“这个萧景珩,倒是处处留心。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如今连这等细致功夫也做得如此妥帖,难得,实在难得。” 皇后、太后用了,亦觉舒适,在闲谈中不免对元景帝夸赞萧景珩“有心”、“懂事”。这“玉露”虽未声张,却已如同细腻的丝线,悄然缠绕上帝后心扉,将萧景珩“忠勤体国、雅趣孝心”的形象深深植根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