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之法,量化生机
自那日论道后,何琼便成了“格物研习会”的常客,并与吕晨、李玄、韩湘子三人愈发熟稔。她开始尝试将吕晨的“格物”思想融入自己的丹道与医道之中,取得了不少令人惊喜的成果。
这一日,她带着一枚新炼制的丹药找到吕晨,神色间既有兴奋也有一丝困惑。
“吕师兄,这是我根据你提出的‘灵力靶向输送’和‘能量缓释’概念,尝试改良的‘生生造化丹’。”何琼将丹药递给吕晨,“此丹本用于重伤后激发肉身生机,但药力过于猛烈,易伤及本源。我调整了几味辅药的比例和炼制时序,试图让药力更温和、更持久地释放。”
吕晨接过丹药,入手温润,丹香内敛。他催动量天尺,仔细扫描丹药内部的能量结构和药性分布。
片刻后,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何师妹果然天赋异禀。此丹内部药力形成了多层包裹结构,如同设置了不同的‘释放开关’,会根据服用者体内气血状况和灵力波动,分阶段释放药力,确实比原版更优化。”
但他话锋一转,指出了一个问题:“不过,这种结构依赖丹药自身与服用者的气机交互,存在不确定性。若遇到气机紊乱的重伤者,可能无法精准触发释放序列。”
何琼点头:“这正是我困惑之处,不知该如何解决。”
吕晨沉吟片刻,道:“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不依赖丹药自身的‘智能’,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外置能量源’和‘药物库’。由我们外界介入,主动控制其药力释放。”
他取出一枚空白玉简,以神念勾勒起来:“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微型的‘灵力泵’和‘控制符阵’,将其与丹药结合。通过外部输入特定的、微弱的灵力信号,来精确控制丹药何时释放、释放多少药力,甚至可以根据伤情变化,实时调整释放的药性成分比例。”
他描绘的,俨然是一种基于修真技术的“智能药物输送系统”雏形!
何琼听得美目圆睁,被这大胆而精妙的设想彻底震撼了!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丹道的范畴!
“这……这真的可以实现吗?”她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理论上是可行的。”吕晨肯定道,“这涉及到符阵微缩技术、灵能信号编码、以及丹药结构的重新设计。需要器堂、阵堂和我们通力合作。”他看向何琼,“何师妹,你精通药性,负责设计最优的药物配比和释放序列;我来负责符阵和控制核心的设计;或许可以请器堂的雷烈师兄帮忙炼制微型构件。”
这个项目极具挑战性,但也充满了吸引力。何琼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用力点头:“好!我愿意一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吕晨的洞府变得更加热闹。何琼频繁往来,与吕晨探讨药性数据;吕晨则埋头设计控制符阵,并用量天尺进行无数次模拟推演;雷烈在得知这个新奇的项目后,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带着器堂革新派的弟子,开始尝试用各种灵材炼制吕晨设计的那些微小而精密的构件。
韩湘子的笛声有时会被用来测试不同频率的灵力波动对控制符阵的影响,李玄强大的神魂则负责感知构件内部极其细微的能量流动,确保炼制的精准。
“纯阳一会”的成员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紧密地协作起来。虽然过程中失败频频,那个“可控释放灵丹”的雏形屡屡崩溃,但没有人气馁。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这种基于明确目标、分工协作、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让何琼深深着迷。她感觉自己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