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器房的地火灶余温未散,韩烨盘膝坐在青石板上,面前摊开一卷泛黄的兽皮卷——那是墨长老从阁中藏书阁翻出的仙界基础灵文图谱残卷。残卷边缘已经磨损,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唯有几处用朱砂勾勒的灵文图案,还散发着微弱的灵气波动。
凌玥端来一碗灵茶,放在他手边的石台上,轻声道:“韩大哥,这图谱据说是三百年前一位游方炼器师留下的,墨长老说上面的灵文早就过时了,你真要研究这个?”她看着那些扭曲如虫的图案,只觉得头晕眼花,完全看不出门道。
韩烨拿起图谱,指尖拂过其中一道“聚力灵文”的纹路,感受着残卷上传来的滞涩灵力:“过时的灵文里,藏着不变的道理。就像凡界的打铁技巧,哪怕过了千年,淬火的火候、锻打的力度,核心始终没变。”他从储物袋里取出之前失败的玄铁精碎片,碎片上残留着爆炸后的焦黑痕迹,“你看,这些碎片上的灵文之所以崩裂,就是因为我用了下界的刻法,强行套在了仙界材料上。”
凌玥凑近细看,果然发现碎片上的纹路断断续续,像是被硬生生扯断的线。“可仙界灵文和下界灵文,差别真的很大吗?”
“大,也不大。”韩烨笑了笑,从怀中掏出那本伴随他多年的《天工造物录》,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总纲图谱,“你看这里——下界灵文讲究‘顺’,要顺着材料的灵气流动刻制,就像在溪流里行船,得跟着水势走;但仙界材料的灵气太狂暴,像奔腾的江河,‘顺’是行不通的,得‘逆’,得用刻法强行改变灵气的流向,就像在江河里筑坝,把力量聚在一处。”
他将残卷上的“锋锐灵文”与《天工造物录》的记载对比,用炭笔在石台上画出两道线条:“你看这拐角处,下界灵文是圆弧形,讲究圆滑过渡;但仙界灵文是直角,甚至带着倒钩,这就是为了卡住材料里的狂暴灵气,不让它们乱冲。”
凌玥恍然大悟,指着残卷上另一处模糊的图案:“那这个‘固元灵文’呢?我看着和你之前刻的好像差不多。”
韩烨摇摇头,指尖点在图案中央的小点上:“差别在核心。下界灵文的核心是‘点’,像种子;仙界灵文的核心是‘环’,像锁。你看这里,”他用炭笔在固元灵文周围画了三个同心圆环,“这三个环就是用来锁住灵气的,一环套一环,才能压住仙界材料的躁动。”
说着,他拿起一块边角料玄铁精,运转《九转玄功》,将肉身之力凝聚在指尖,尝试按照残卷的刻法,在玄铁精上刻画简化版的固元灵文。指尖落下,玄铁精立刻传来剧烈的反抗,灵气像受惊的野兽般冲撞,试图将他的指尖弹开。
“就是现在!”韩烨低喝一声,指尖猛地转向,在灵文核心处刻出一个小小的圆环。
“嗡——”
玄铁精的震动突然减弱,狂暴的灵气像是被无形的锁铐捆住,乖乖地聚集在圆环周围。虽然只是一道简化的灵文,却比他之前刻制的完整灵文还要稳定。
“成了!”凌玥惊喜地拍手。
韩烨看着玄铁精上稳定的灵文,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取出一个空白的玉简,开始记录刚才的发现:
“1. 仙界灵文核心需刻‘环’,以环锁气,环数越多,锁力越强,但消耗材料灵气也越多。
2. 灵文拐角用直角或倒钩,忌圆弧,利用锐角改变灵气流向,增强灵文稳定性。
3. 刻制时需以炼体之力压制材料反抗,刻环的瞬间需骤然加重力道,形成‘锁闭’效果……”
他一边写,一边对照残卷和《天工造物录》,时不时停下来,拿起玄铁精碎片反复试验。阳光透过炼器房的破窗,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地火灶的余温混着灵草的清香,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凌玥坐在一旁,看着他时而蹙眉思考,时而提笔疾书,时而拿起工具敲打玄铁,不知不觉竟看呆了。她突然明白,为什么韩烨能在短短几天内就掌握仙界炼器的门道——不是因为他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他肯把别人用来休息的时间,都花在钻研这些枯燥的纹路和道理上。
直到夕阳西下,韩烨才放下玉简,长长舒了口气。玉简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心得,旁边还画着十几道改良后的灵文图案。这些图案既保留了仙界灵文的锁气特性,又融入了下界灵文的流畅线条,隐隐形成了一种新的刻法雏形。
“明天,再试试炼制短刀。”韩烨拿起那块刻有固元灵文的玄铁精,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只要掌握了灵文的奥秘,批量炼制凡阶上品灵器,甚至冲击更高阶的灵器,都将不再是难事。
凌玥递过早已温好的灵茶:“韩大哥,你先歇歇吧。看你忙了一天,连茶都没顾上喝。”
韩烨接过茶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他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又看了看手中的玉简,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在这陌生的仙界,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修行节奏——用凡界带来的底子,一点点啃下仙界的硬骨头,就像当年在猎虎村的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属于自己的铁器一样。
灵文图谱上的朱砂纹路,在暮色中仿佛活了过来,与他玉简上的新图案交相辉映,预示着一场炼器之道的革新,正在这废弃的炼器房里悄然酝酿。